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物联网工程导论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物联网工程导论
ISBN:978-7-5606-2658-1 条码:
作者: 王志良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17.00  折扣价:¥16.15
折扣:0.95 节省了0.85元
字数: 227千字
出版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数: 149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26
出版日期: 2011-09-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讲述物联网工程的入门教材。全书较为全面地讲述了物联网的应用、技术、服务、知识体系以及作为物联网工程师的合格人才标准,对于RFID技术、WSN/ZigBee技术、常见组网技术、微机电系统技术等物联网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讲解,对物联网的应用案例、技术支撑、知识体系以及物联网工程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等也进行了论述和讨论。本书图文并茂,在写作构思和结构编排上力图为读者提供全面、系统的讲述,使读者不仅对物联网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和认识,还能进一步理解相关理论和知识。
本书可作为物联网工程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需要掌握物联网基础知识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选读,还可作为希望了解物联网知识的企业管理者、科研人员、高等院校教师等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物联网的定义 1
1.2 物联网的起源 3
1.3 物联网的三大推动力 6
1.3.1 第一大推动力:政府 6
1.3.2 第二大推动力:企业 9
1.3.3 第三大推动力:教育界与科技界 11
1.4 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解析 11
本章小结 14
习题 14
本章参考文献 14
第二章 物联网应用案例 16
2.1 智慧城市 16
2.1.1 智慧城市概述 16
2.1.2 智慧城市 18
2.1.3 物联网与智慧城市 25
2.2 智慧校园 27
2.2.1 智慧校园概述 27
2.2.2 智慧校园的架构与技术核心 29
2.2.3 智慧校园的深化应用 35
2.3 老年人用物联网信息终端 36
2.3.1 系统功能 37
2.3.2 系统整体构架 38
2.4 智能电网 38
2.4.1 物联网与智能电网 38
2.4.2 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39
2.4.3 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 41
2.4.4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建设 42
2.5 智能家居 45
2.5.1 智能家居的概念 46
2.5.2 智能家居体系结构 47
本章小结 49
习题 49
本章参考文献 50

第三章 物联网的技术基础 51
3.1 物联网的三个层次 51
3.2 物联网的八层架构 52
3.3 物联网的四大支撑技术 55
3.3.1 RFID技术 55
3.3.2 WSN/ZigBee技术 60
3.3.3 常见组网技术 64
3.3.4 微机电系统技术 77
3.4 两个技术范畴 83
3.4.1 智能网络空间技术 83
3.4.2 物联网终端技术 86
3.4.3 物联网的标准体系 94
3.5 云计算 98
本章小结 101
习题 101
本章参考文献 101

第四章 信息处理与软件服务 103
4.1 智能信息处理 103
4.1.1 开放复杂智能系统 104
4.1.2 分布智能 106
4.2 服务科学分析方法 109
4.2.1 服务科学基本介绍 109
4.2.2 服务科学概念 111
4.3 方法与模型 113
4.3.1 服务科学的相关技术 113
4.3.2 服务工程方法论 114
4.3.3 方法论与霍尔工程方法 114
4.4 服务科学的数学基础——运筹学及相关理论 115
4.4.1 服务科学与运筹学 116
4.4.2 运筹学概述 116
本章小结 119
习题 119
本章参考文献 120

第五章 物联网的知识体系与课程安排 121
5.1 物联网的知识体系 121
5.1.1 物联网工程知识领域 123
5.1.2 物联网工程知识模块 123
5.1.3 物联网工程知识单元 124
5.1.4 物联网工程知识点 125
5.2 物联网的课程体系 126
5.2.1 总体培养目标 126
5.2.2 学制与学位 126
5.2.3 课程分类 126
5.2.4 课程设置 127
本章小结 129
习题 129
本章参考文献 130

第六章 物联网工程师的合格人才标准 131
6.1 物联网需要的人才 131
6.2 如何做人——物联网工程师职业道德 131
6.3 如何处事——中庸之道 136
6.4 如何做学问——刻苦学习,积极进取 136
习题 140
本章参考文献 141

附录 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伦理与职业行为规范 142
缩略语 148

精彩片段:
 
书  评:
物联网自诞生以来便引起了巨大关注,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将人类生存的物理世界网络化、信息化,将分离的物理世界和信息空间有效互联,代表了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与方向,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聚合性应用与技术提升。
作为一门专业前导性的课程,本书主要面向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新生,从物联网的应用、技术、服务、知识体系以及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物联网工程师的角度,阐述了本专业包括的内容。
作为第三次信息化浪潮,物联网的大力发展主要来源于三大推动力:政府、企业、教育界与科技界。目前,它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应用的角度讲,物联网已被广泛应用在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校园中,同时物联网终端在人体健康监护、智能电网、智能家居等领域也有广泛的用途。
从技术的角度讲,物联网分成三个层次和八层架构。三个层次分别是物联网感知层、物联网网络层和物联网应用层。物联网包括四大支撑技术:标签技术、传感技术、组网技术和微机电技术。
物联网是一次技术革命,代表了未来计算机和通信的走向,其发展依赖于在诸多领域内活跃的技术创新。物联网的支撑技术融合了RFID(射频识别)、WSN/ZigBee、传感器、智能服务等多种技术。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快速读写、长期跟踪管理,在智能识别领域有着非常看好的发展前景。以短距、低功耗为特点的WSN/ZigBee技术使得搭建无处不在的网络变为可能;以MEMS为代表的传感器技术拉近了人与自然世界的距离;智能服务技术则为发展物联网的应用提供了服务内容。
物联网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智能服务,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让人们享受美好的生活。
最后,物联网工程师应具备的道德修养与职业素质是:先学做人,后学处事,再学知识,培养健全的人格。
从总体上看,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1) 系统性好。在本书中,作者从各个方面阐述了物联网的相关知识,列举了物联网的相关技术,如标签技术、传感器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智能技术等,这些技术基本上贯穿于物联网研究的方方面面。
(2) 结构好。本书由浅入深,先讲明物联网的发展概况以及应用案例,然后讲述物联网的技术支撑、知识体系,最后介绍物联网工程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等,使学生对物联网有一个较为概括的了解。
作为全国高校物联网及其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小组和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研究专家组成员,作者在其组织的物联网工程教学研讨活动中,汲取了很多物联网工程的教学理念,这对本书的编写助益良多。同时,本书的出版得到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并得到第七批国家级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科技大学研究型教学项目的支持和资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由王志良担任主编。王志良规划了本书的总体编写思路、内容安排并指导文字写作;石志国负责全书的统稿和规划大纲工作;王辉负责全书的整理和组织工作;闫纪铮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具体意见。王志良、洪密、李秉杰参与了第一章的编写工作;王志良、王新平、胡四泉参与了第二章的编写工作;王鲁、王辉、郑思仪参与了第三章的编写工作;王志良、石志国、刘磊参与了第四章的编写工作;闫纪铮、谷学静、解迎刚参与了第五章的编写工作;王志良、于洋、牛晓鹏参与了第六章的编写工作。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一个战略性新型专业,正处在蓬勃发展时期,因为时间有限,有些内容本书未能全部涵盖。同时,由于作者的认识领悟能力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缺点与疏漏,敬请各位专家以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