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项目教程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机械设计基础项目教程
|
ISBN: | 978-7-5606-2602-4 |
条码: | |
作者: |
金 莹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32.00
折扣价:¥30.40
折扣:0.95
节省了1.6元
|
字数: |
499千字
|
出版社: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328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13
|
出版日期: |
2011-09-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按项目教学法、任务引领的思路进行编写,力求探索当前职业教育的新形式,强调职业技能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内容和形式全部焕然一新。 全书共六个项目,内容包括机械基础知识、常用机构、常用连接、常用机械传动、通用机械零部件及机械传动系统设计。项目下设有模块任务,并根据模块任务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技能训练;每个模块任务配有一些思考题与练习题,以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内容,加强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采用最新行业标准,内容简明扼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能力培养。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机械工程类和近机械类专业教学用书,参考学时为80~100学时,也可供非机械类相关专业师生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项目一 机械基础知识 1
相关知识 2
1.1.1 机器与机构 2
1.1.2 平面机构及其运动简图 5
1.1.3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10
探索与实践 14
技能训练——机构运动简图绘制 15
归纳总结 16
思考与练习 17
项目二 常用机构 20
模块一 设计汽车内燃机中的曲柄滑块机构 20
相关知识 21
2.1.1 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和特点 21
2.1.2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演化 22
2.1.3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25
2.1.4 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方法 29
探索与实践 33
拓展知识——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 34
技能训练——平面四杆机构的组装与特性观察 35
归纳总结 36
思考与练习 37
模块二 设计汽车内燃机配气机构中的盘形凸轮机构 40
相关知识 42
2.2.1 凸轮机构的应用、类型及特点 42
2.2.2 凸轮的结构和材料 44
2.2.3 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 46
2.2.4 盘形凸轮轮廓的设计 50
探索与实践 52
拓展知识——凸轮轮廓的加工及凸轮机构设计的其他问题 53
归纳总结 56
思考与练习 56
模块三 蜂窝煤压制机中的间歇运动机构 58
相关知识 59
2.3.1 棘轮机构 60
2.3.2 槽轮机构 62
2.3.3 不完全齿轮机构 64
拓展知识——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 65
探索与实践 65
归纳总结 66
思考与练习 67
项目三 常用连接 69
模块一 设计台式钻床中立柱的螺纹连接 69
相关知识 70
3.1.1 螺纹连接的基本知识 70
3.1.2 螺栓连接 73
3.1.3 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 77
3.1.4 螺纹连接件的材料和许用应力 81
3.1.5 螺纹连接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81
探索与实践 86
拓展知识——其他螺纹连接 87
归纳总结 89
思考与练习 90
模块二 设计减速器中齿轮与轴的键连接 92
相关知识 93
3.2.1 键连接的类型、结构和特点 93
3.2.2 平键连接的选用及强度计算 96
探索与实践 98
拓展知识——其他连接 98
归纳总结 100
思考与练习 100
模块三 机床刀架进给机构的螺旋传动 102
相关知识 103
3.3.1 螺旋传动的特点及类型 103
3.3.2 滑动螺旋传动 104
探索与实践 108
拓展知识——滚动螺旋传动与静压螺旋传动 108
技能训练——螺旋传动机构测绘 110
归纳总结 111
思考与练习 112
项目四 常用机械传动 114
模块一 设计单级齿轮减速器中的齿轮传动 114
相关知识 115
4.1.1 齿轮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115
4.1.2 渐开线齿廓及其啮合特性 117
4.1.3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 120
4.1.4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123
4.1.5 齿轮常见的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 126
4.1.6 齿轮材料的选择及热处理 128
4.1.7 直齿圆柱齿轮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131
4.1.8 齿轮的结构设计 137
4.1.9 标准的齿轮传动设计计算 139
探索与实践 141
拓展知识——其他齿轮传动 144
技能训练——齿轮的加工及参数测量 171
归纳总结 175
思考与练习 176
模块二 设计台式钻床中的普通V带传动 180
相关知识 181
4.2.1 带传动概述 181
4.2.2 V带的结构和尺寸标准 182
4.2.3 V带轮的结构及材料的选择 186
4.2.4 V带传动工作能力分析 187
4.2.5 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191
探索与实践 197
拓展知识——带传动的张紧、安装与维护 198
技能训练——带传动装置参数测量 200
归纳总结 201
思考与练习 201
模块三 设计链式输送机中的滚子链传动 203
相关知识 204
4.3.1 链传动的组成、类型及应用特点 204
4.3.2 滚子链及链轮的结构与标准 205
4.3.3 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209
4.3.4 链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计算 210
探索与实践 214
拓展知识——链传动的布置、张紧及润滑 215
技能训练——链传动装置参数测量 218
归纳总结 218
思考与练习 219
模块四 汽车变速箱的传动设计 221
相关知识 222
4.4.1 轮系的概念及分类 222
4.4.2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224
4.4.3 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226
4.4.4 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229
探索与实践 230
拓展知识——齿轮系与减速器的应用及选用 230
归纳总结 233
思考与练习 234
项目五 通用机械零部件 237
模块一 设计单级齿轮减速器中的输出轴 237
相关知识 239
5.1.1 减速器中轴的功用、类型及材料 239
5.1.2 轴的结构设计 242
5.1.3 分析轴的受力情况 247
5.1.4 轴的强度计算 249
探索与实践 251
技能训练——轴的装配结构分析与装配草图绘制 255
归纳总结 256
思考与练习 257
模块二 减速器中滚动轴承的选用 259
相关知识 260
5.2.1 滚动轴承的组成、类型及特点 260
5.2.2 滚动轴承的代号 264
5.2.3 滚动轴承的类型选择 266
5.2.4 滚动轴承的计算与尺寸确定 268
5.2.5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方法 275
探索与实践 283
拓展知识——滑动轴承 285
技能训练——滚动轴承与轴系结构的测绘与分析 293
归纳总结 296
思考与练习 296
模块三 选用带式输送机中的联轴器 299
相关知识 299
5.3.1 联轴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 299
5.3.2 联轴器的选用 304
探索与实践 305
拓展知识——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功用及类型 305
技能训练——联轴器和离合器的安装调试 310
归纳总结 312
思考与练习 312
项目六 机械传动系统设计 315
相关知识 316
6.1.1 机械系统方案设计概述 316
6.1.2 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的一般步骤 319
6.1.3 机械传动系统的特性和参数 320
6.1.4 机械传动系统的方案设计 321
6.1.5 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顺序 323
探索与实践 324
归纳总结 326
思考与练习 326
参考文献 328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为了适应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按照高等职业教学要求,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相关改革的要求,培养和造就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编者结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规律、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对学生机械设计方面的能力要求编写了此书。 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突出高职特色,本着强调基础、注重能力、突出应用、力求创新的总体思路,优化整合课程内容,删去了不必要的内容。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突出以下特点: (1) 打破课程传统学科体系,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规律,以项目为依据将课程内容进行层次化重构,教学内容与后续专业课程紧密衔接,突出了实践性和应用性。 (2) 项目教学与创新思维方式相结合,突出项目化。 (3) 降低学习起点,理论以够用为度,突出实践性;增强知识的可用性和实用性,加强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及训练。 (4) 项目下设有模块任务,并根据模块任务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技能训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5) 为了便于自学和提高应用能力,书中每个模块后附有归纳总结和一定数量的思考题与练习题,以加强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全书均采用机械设计最新国家标准和法定的计量单位。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程联社(项目一),山东大王职业学院陈为全(项目二)、朱建平(项目六),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雷艳惠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李娴(项目三),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金莹、张小粉(项目四),河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杨彩红、马永杰(项目五)。本书由金莹、程联社担任主编,由雷艳惠、张李娴、张小粉、陈为全担任副主编。全书由金莹负责统稿。 本书由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朱凤芹副教授担任主审,承蒙朱老师认真细致的审阅,她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对编写给予了很大帮助,在此谨致以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读者和同行提出宝贵意见。 E-mail:xiaojinzi2005@126.com。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