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诸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福建省诸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
ISBN: | 7-5625-2727-5 |
条码: | |
作者: |
陈刚等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28.00
折扣价:¥26.60
折扣:0.95
节省了1.4元
|
字数: |
174千字
|
出版社: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1-12-01 |
|
内容简介: |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功能完整和良性循环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生产扩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很多国家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并不考虑水资源系统的平衡,造成全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河湖萎缩、水质恶化、生态恶化和水资源短缺等一些严重的水资源问题,严重制约着地区、国家甚至全人类的发展。 目前,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继全球气候变暖之后21世纪人类的第二大问题,也是诸多地区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造成水资源问题和水资源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人们没有考虑水资源是有限的,水资源的承栽能力是有限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对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等复杂问题的直接回应,也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决策提供水资源方面的支撑依据,已成为水资源研究领域中的基础课题。 虽然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但是到现在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从最初的具体的“容量”逐渐回归到抽象的“能力”,越来越强调可持续发展,这样更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综合分析学者们给出的概念,可将水资源承载能力定义成:在某一历史发展阶段,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持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条件,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情况下,某地区水资源能够支持人口、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能力。本文根据定义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深入分析了福建省各流域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人工、自然复合系统的结构形式和功能特点,利用DPSIR概念模型建立一套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再利用投影寻踪处理技术构建水资源承栽能力评价模型并计算评价结果,最后,探求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指标与水资源规划之间的耦合机制,进行基于承载能力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方案的评估与比选工作。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1 绪言 2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3 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研究 4 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模型 5 福建省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 6 规划年水资源分区承载能力评价与分析 7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PP源码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