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中国文学史料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中国文学史料学
ISBN:978-7-5617-8823-3/I.791 条码:
作者: 潘树广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大32开
定价: ¥180.00  折扣价:¥144.00
折扣:0.80 节省了36元
字数: 1100千字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2-02-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中国文学史料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潘树广教授主持。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该书是一部通贯古今的通论性文学史料学著作,目前国内较少同类专著。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序 贾植芳
前 言 潘树广
第一编 通论

第一章 史料与中国文学史料
第一节 史 料史料的涵义 “史料”与“历史文献”
第二节 中国文学史料
第三节 文学史料流传方式与载体的多样性

第二章 史料学与文学史料学
第一节 史料学
第二节 文学史料学

第三章 中国文学史料学的学科归属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 中国文学史料学的学科归属
第二节 文学史料学与语言学
第三节 文学史料学与艺术
音乐舞蹈史料与文学史料美术史料与文学史料
戏剧电影史料与文学史料
第四节 文学史料学与目录学
第五节 文学史料学与考古学

第四章 中国文学史料学的孕育与萌芽
第一节 周秦时期
第二节 两汉时期
《诗经》的笺注 楚辞的整理和注解 目录校勘之学
的兴起和文学作品的著录 民歌的采集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
文学专科目录的出现 诗文总集的编纂 文史要籍的笺注

第五章 中国文学史料学的初建与发展
第一节 唐宋时期
类书体式的改革 各体文学作品的结集 记事性与评
论性文学资料的编纂 史料学的理论建设
第二节 辽金元时期
诗文与作家传记资料的结集 戏曲小说史料的整理
马端临对史料学的贡献
第三节 明清时期
各类文学总集的编纂 戏曲目录的编订 诗文的笺注
文学批评资料的整理 史料学的理论建设

第六章 中国文学史料学的繁荣
第一节 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文学史料学
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近代文学资料的整理 实物史料
与口述史料的整理研究 古代词曲与小说资料的整理
研究 新文学资料的整理研究史料学的理论建设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文学史料学
古籍整理机构的建立和人才的培养 文学古籍整理出
版的新格局 近代文学史料建设的转机 现代文学史
料整理研究的兴盛 理论研究的深化和现代技术的应
用港台学者的史料工作及其与大陆的交流
第三节 中国文学史料学的世界性趋势
“世界性”观念的强化 国际学术交流的频繁
……
第二编 史源论
第三编 检索方法论
第四编 鉴别方法论
第五编 文学史料分论(上)
第六编 文学史料分论(下)
第七编 编纂方法论
参考文献
增订后记

精彩片段:
   继孙季良之后,选家众多,如天宝间芮挺章编《国秀集》、殷瑶编《河岳英灵集》,乾元间元结编《箧中集》,建中间高仲武编《中兴间气集》,元和间令狐楚编《御览诗》,大中间顾陶编《唐诗类选》等等。考之书目著录与唐宋文献记载,唐人编选的唐诗总集,不下60余种(诗文合集或唐诗与前代诗合集均未计算在内)。选集或纯粹录诗,或系以诗人小传(如姚合《极玄集》),或附以诗评(如殷皤《河岳英灵集》)。可惜这60余种选集,现存全本和残本仅10余种。
    宋人编纂宋代诗文,著名者如北宋杨亿(974~1020)缀辑的《西昆酬唱集》2卷。景德二年(1005),杨亿等奉诏于秘阁编《册府元龟》,修书之余写诗唱和,并约未参加修书的张咏等人唱和。后杨亿将这些唱和诗结集,取名《西昆酬唱集》(将秘阁比之为西方昆仑山上先王藏书之府)。该集收入杨亿、刘筠、钱惟演、李宗谔等17人的唱和诗,以五七言律诗为主,讲究用典、对仗和辞藻华美,影响甚广,后进学者争效之,号为“西昆体”。
    《西昆酬唱集》属专收某一流派作品的总集,南宋曾慥(?~1155)所编《本朝百家诗选》100卷(今佚)则兼采各家。吕祖谦(1137~1181)奉敕编选的《皇朝文鉴》(即《宋文鉴》)150卷,专采北宋,诗文兼收。据吕乔年《太史成公编皇朝文鉴始末》载,吕祖谦广罗当时文集,“所得文集凡八百”,可见宋人文集之盛。吕祖谦选材的原则是:对宋初诗文“所取稍宽”,因当时“文人尚少”;宋仁宗以后文士辈出,则“所取稍严”;对那些“有闻于时”的人,虽“其文不为后进所诵习”,亦尽力搜求;对那些“不为清议所予”的人,只要其文有可观之处,亦“不以人废言”。这些编纂思想,颇有可取之处。南宋时期,编辑并刊行当朝诗歌作出特殊贡献的,首推陈起。陈起字宗之,钱塘人,是诗人,又是出版家。
    ……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