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文化概论(修订版)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中国戏曲文化概论(修订版)
|
ISBN: | 978-7-301-20610-2 |
条码: | |
作者: |
郑传寅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49.00
折扣价:¥46.55
折扣:0.95
节省了2.45元
|
字数: |
363千字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420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2-06-01 |
|
内容简介: |
戏曲是中华文化之树上的丰硕成果,是世界剧坛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所赖以生长的文化土壤决定了它的特殊道路、审美形态和精神特质。本书将戏曲文化置于华夏文化的宏阔背景之下来加以观照,通过戏曲反观华夏文化。同时又将中国戏曲视为世界戏剧的一个部分,借助比较方法概括其民族特点。
|
作者简介: |
郑传寅,197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同年留校任教至今,曾任武汉大学中文系、艺术学系主任和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现为武汉大学艺术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中国戏曲文化概论》、《古代戏曲与东方文化》、《欧洲戏剧史》等。
|
章节目录: |
第一编 戏曲文化的特殊道路 第一章 海纳百川——戏曲文化的多元“血统” / 5 一 戏曲起源诸说述评 6 1.导源于古代宫廷俳优说 6 2.导源于皮影戏和傀儡戏说 11 3.导源于古印度之梵剧说 14 4.导源于宗教仪式说 20 二 考察戏曲起源的方法和原则 34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5 2.文化演进途径的多样性 36 3.不能用艺术的起源代替戏剧起源 37 三 戏曲文化的多元“血统” 39 1.戏曲文化的远源 43 2.戏曲文化的近源 45 第二章 山重水复——戏曲文化的迟缓发生 / 62 一 戏曲何以晚出诸说质疑 64 1.成说述要 64 2.我之浅见 76 二 戏曲何以晚出之我见 98 1.历史意识的过早觉醒与神话的历史化进程 99 2.“言志”传统与对再现艺术的隔膜 106 3.“求实”精神与对稗官野史的排斥 117 4.清心寡欲的“养心”要求与对心灵震荡的避忌 119 三 戏曲勃兴于元的原因 127 1.成说述要 127 2.我之浅见 135 第二编 古代戏曲的审美形态 第一章 悲喜沓见——古代戏曲审美形态的优长与缺失 / 151 一 戏曲分类批评的几种主要方式 152 二 关于古代戏曲中有无悲剧的争论 156 三 西方古典戏剧审美形态的优长与缺失 165 四 古代戏曲审美形态的优长与缺失 167 五 中西戏剧美的融合与互补 169 第二章 哀而不伤——古典悲剧概观 / 173 一 衡量悲剧的“尺度” 174 1.亚里士多德的“尺度” 174 2.黑格尔的“尺度” 177 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尺度” 182 4.我国学者的“尺度” 188 二 古典悲剧的“贫困” 192 三 古典悲剧的特点 202 1.构成成分:苦乐相错 202 2.悲剧人物:女性为主 203 3.悲剧结构:先否后喜 215 4.悲剧效果:令人酸鼻 230 第三章 乐而不淫——古典喜剧概观 / 232 一 传统深厚 236 二 地位突出 237 1.消愁解闷:戏曲艺术家的共同追求 238 2.插科打诨:戏曲剧目不可缺少的成分 242 3.尊重丑角:戏行的传统习惯 246 4.天下夺魁:古代戏曲批评对喜剧名著的着力推崇 250 三 特色独具 253 1.美刺得兼:古典喜剧的样式和功能 253 2.喜以悲反:古典喜剧的美感成分和审美品格 288 第三编 戏曲文化的精神特质 第一章 浩然正气——古代戏曲对民族气节的礼赞 / 301 一 抵御外侮 304 二 存亡继绝 306 三 为国效节 308 第二章 社会良心——古代戏曲的民间情怀 / 309 一 卑贱者最高尚最聪明 310 二 高贵者最卑鄙最愚蠢 314 三 惩恶扬善以慰衷肠 321 第三章 自择佳偶——古代戏曲对封建礼教的背叛 / 330 一 对闺门之礼的控诉 332 二 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摒弃 336 三 对门第和功名观念的否定 341 第四章 整体直观——古代戏曲所表现的民族思维方式 / 343 一 什么是思维方式 344 二 包诸所有与和而不同 351 三 团圆之趣与无往不复 368 四 感性的沉迷与实用理性 371 第五章 游目骋怀——古代戏曲所表现的时空意识 / 373 一 中西戏剧所表现的时间意识 375 1.以太阳的一周为限 375 2.一句慢板五更天 380 二 中西戏剧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385 1.西方古代戏剧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385 2.古代戏曲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390 三 古代戏曲所表现的时空关系 394 1.时空统一 394 2.以时制空 394 四 戏曲时空意识形成原因诸说述评 395 1.不同艺术门类之影响说 395 2.缺乏物资条件说 398 3.讲唱文学影响说 399 五 戏曲时空意识形成之我见 400 1.时空意识与宇宙观 400 2.时空意识与生产方式 407 3.时空意识与宗教精神 410 跋 / 413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本书以“戏曲文化的特殊道路”、“古典戏的审美形态”、“戏曲文化的精神物质”等三篇八章的结构,探讨了古典戏曲的一系列重要的问题。全书在篇章安排上兼顾了史论交融,反映了作者在戏曲史方面的深厚功底。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