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现代通信系统分析与仿真——MATLAB通信工具箱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现代通信系统分析与仿真——MATLAB通信工具箱
ISBN:7-5606-0853-1 条码:
作者: 李建新  相关图书 装订:0
印次:1-1 开本:0
定价: ¥28.00  折扣价:¥26.60
折扣:0.95 节省了1.4元
字数: 549千字
出版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112400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00-11-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简要介绍了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详细介绍了MATLAB通信工具箱的主要内容和使用方法,其中包括与通信系统有关的MATLAB通信工具箱库函数和SIMULINK模块两大部分,并以典型的应用实例说明了基于MATLAB进行通信系统分析与仿真的方法。
本书内容丰富,通信系统中的MATLAB函数和SIMULINK模块资料齐全,参数说明详细。
本书可作为通信工程、电子工程和通信系统仿真等课程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通信领域的教师、研究生和科研人员参考,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第1章 通信系统基本理论 1
1.1 通信系统概述 1
1.2 信源及其编/译码 9
1.3 调制与解调 16
1.4 信道及其编/译码 32
1.5 同步 42
第2章 通信系统工具箱 49
2.1 通信系统工具箱 49
2.2 通信工具箱的安装 51
2.3 通信工具箱技术实现 51
2.4 通信工具箱教程 59
第3章 MATLAB库函数 134
3.1 信源、信宿及误差分析 137
3.2 信源编/译码 138
3.3 差错控制编码(纠错码) 140
3.4 调制与解调 154
3.5 滤波器设计 163
3.6 有限域计算 168
第4章 通信工具箱仿真模块 174
4.1 信号产生与观测设备 174
4.2 信源编/译码 188
4.3 差错控制编/译码 196
4.4 调制与解调 223
4.5 信号多址接入 276
4.6 发送/接收滤波器 282
4.7 信道 288
4.8 同步与其它 295
第5章 通信系统分析与设计实例 315
5.1 概述 315
5.2 SIMULINK动态仿真集成环境 316
5.3 通信工具箱分析与设计实例 327
参考文献 360

精彩片段:
 
书  评:
MATLAB是美国MathWorks公司推出的用于数值计算和信号处理的数学计算软件包。MATLAB与其它高级语言(如BASIC、FORTRAN、C等)相比,不仅语法规则更为简单,而且在解决工程数学问题和在科研教学的辅助方面更加直观、简洁和高效,因此风靡世界。
随着版本的不断升级,MATLAB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不同应用领域的专用库函数和模块汇集起来作为工具箱添加到MATLAB软件包中。借助这些工具箱,各个领域和各个层次的科研人员可直观、方便地进行分析、计算和设计仿真,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MATLAB推出的工具箱主要有信号处理(signalprocessing)、控制系统(controlsystem)、神经网络(neuralnetwork)、图像处理(imageprocessing)、小波分析(waveletanalysis)、通信系统(communicationsystem)等,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通信系统工具箱中包括了对通信系统进行分析和仿真所需的信源编码、纠错编码、信道、调制解调以及其它所用的全部库函数和模块。通信工具箱大大减轻了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编程负担,也为初学者快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通信系统的概念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工具。
全书共分5章,主要围绕MATLAB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展开,力图全面、实用。第1章对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基本理论作了简单介绍,是通信系统库函数和SIMULINK模块的理论基础。第2章介绍了MATLAB通信工具箱的内容、安装、技术实现和基本使用方法。第3章详细介绍了MATLAB通信库函数的内容,对每个函数的参数和使用都作了详细的说明。第4章详细介绍了通信系统中SIMULINK仿真模块的使用。第5章给出了几个典型应用实例,说明了如何利用通信工具箱对通信系统进行仿真和分析。结合实例,可以使读者迅速地掌握MATLAB通信工具箱提供的强大功能。
考虑到读者的各种层次,本书各章自成系统,不同层次的读者可根据需要选择阅读。
本书由刘乃安编写第1章,李建新编写第3章,刘继平编写第2、5章,熊静、王蔚和宾海参加了第4章的编写工作,李建新统校全稿。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毛红兵和柴永艳同志对本书进行了细致的编辑,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鉴于作者水平,再加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指正。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