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青少版) - 培文书系·人文科学系列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青少版)
培文书系·人文科学系列
|
ISBN: | 978-7-301-21930-0 |
条码: | |
作者: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48.00
折扣价:¥45.60
折扣:0.95
节省了2.4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3-07-15 |
|
内容简介: |
作者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从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诸历史运动、诸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及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和巴勒克拉夫的高度评价,并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甚广,影响很大。 本书上起人类起源,下迄21世纪初多极世界相持时期,上下数十万年,一气呵成。除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人口、移民、种族关系、道德风尚、思想意识等各个方面。读来新颖爽朗,有强烈的现实感。从文字内容来看,作者对庞杂的史料取舍恰当,对各种历史事件着笔简要,边叙边议,文字生动;从编写技巧来看,每章前冠以简明提要,承上启下,脉络清晰。
|
作者简介: |
L.S.斯塔夫里阿诺斯(1913-2004),美国加州大学历史学教授,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曾获古根海姆奖、 福特杰出教师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等一系列学术奖。他著作颇丰,除闻名世界的《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外,还有《1453年以来的巴尔干各国》、《奥斯曼帝国:它是欧洲的病人吗?》、《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等多部代表作。
|
章节目录: |
目录 出版前言 1 第一章 史前时代 3 第一节 食物采集者 3 第二节 食物种植者 4 第二章 欧亚古典文明(公元500年前) 6 第一节 最早的欧亚诸文明(公元前3500—前1000年) 6 第二节 古典文明开启欧亚整合(公元前1000—500年) 10 第三节 希腊—罗马文明 12 第四节 印度文明 17 第五节 中华文明 19 第六节 古典文明的终结 21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24 文明:诅咒还是福音? 24 第三章 欧亚中世纪文明(500—1500) 24 第一节 中世纪文明完成欧亚整合 24 第二节 伊斯兰教的兴起 26 第三节 突厥人和蒙古人入侵 28 第四节 传统拜占庭文明 30 第五节 传统儒家文明 32 第六节 革命的西方文明 34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37 发展中社会与“障碍性领先” 37 第四章 1500年前的非欧亚世界 37 第一节 非洲 38 第二节 美洲和澳洲 40 第三节 欧洲扩张前夕的世界 42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42 历史上的种族 42 第五章 1500年前的孤立地区 42 第一节 西方扩张时的穆斯林世界 42 第二节 西方扩张时期的儒家世界 45 第三节 扩张的西方文明: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46 第四节 扩张的西方文明:经济增长与国家建构 49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51 第六章 新兴的西方世界(1500—1763) 51 第一节 西欧的扩张:伊比利亚阶段,1500—1600 51 第二节 西欧的扩张:荷兰、法国、英国阶段,1600—1763 54 第三节 俄国在亚洲的扩张 55 第四节 全球整合的开始 57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58 地区自治与全球统一 58 第七章 西方霸权世界(1763—1914) 59 第一节 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59 第二节 欧洲的政治革命 63 第三节 俄国 68 第四节 中东 71 第五节 印度 72 第六节 中国与日本 73 第七节 非洲 74 第八节 美洲与英属殖民地 76 第九节 波利尼西亚 77 第十节 全球整合的巩固 78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79 马克思的误判 79 第八章 西方由盛而衰的世界(1914年以来) 79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震荡 79 第二节 殖民地的民族起义 82 第三节 1929年前的欧洲革命与和解 84 第四节 五年计划与大萧条 85 第五节 走向战争,1929—1939 87 第六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影响 88 第七节 帝国的终结 91 第八节 大同盟、冷战及其后果 92 第九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全球影响 94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97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全球通史》给了我强烈的现实感:它可以用来救治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由于陶醉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深重的精神危机的一种思想武器;它有助于人们理解未来——包含各种可能性和选择的未来。 阿诺德•J•汤因比 近年来,在用全球观点或包含全球内容重新进行世界史写作的尝试中,最有推动作用的那些著作恰恰是由历史学家个人独立完成的,其中以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最为著名。 杰弗里•巴勒克拉夫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这部《全球通史》,是全球史潮流的一部奠基性的杰作。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起,它就一直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教学的首要参考教材之一,对我国高校世界史教材编写工作产生了革命性影响。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毅 本书享誉世界几十年,与汤因比的《历史研究》齐名,但比《历史研究》通俗易懂。与《梦的解析》、《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时间简史》等并列为20世纪影响世界的十本书。 吉林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心教授,刘德斌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这部潜心力作自1970年初版问世以来,赞誉如潮,已成为全球史观代表性著作,与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基础》、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卡森的《寂静的春天》、霍金的《时间简史》和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等被媒体并列为20世纪影响世界的十本书。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于世,可谓经典之中的经典。 2005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版,译自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生前编订的英文第七版,也是该书最终版。出版后累计加印30余次。1990年代初起,它就一直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教学的首要参考教材之一,对我国高校世界史教材编写工作产生了革命性影响。 此次推出的《全球通史》青少版,仍然以英文第七版为蓝本,从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出发,保留原著精华和基本结构,目录、标题、编章节保持完整;在延续原版叙事脉络的基础上,精选那些影响深远、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删去了专业研究者关心的历史解释、历史反思、历史争议,降低理解门槛,力求传达原文简洁典雅之风,完整保留历史事实。总之,所有努力指向同一目的:保留原著最大特色——全球史体系,同时凸现史实脉络,便于青少年理解。 我们希望青少年朋友阅读本书后,能唤起对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之来龙去脉的求索兴趣,进而生长出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思考和探索世界新问题的精神。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