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研习(中国政法大学案例研习系列教材) - 中国政法大学案例研习系列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研习(中国政法大学案例研习系列教材) 中国政法大学案例研习系列教材
ISBN:978-7-5620-4912-8 条码:
作者: 林鸿潮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33.00  折扣价:¥29.70
折扣:0.90 节省了3.3元
字数: 388千字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页数: 316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3-08-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共分14章,包括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基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诉讼的构造、行政诉讼的程序、行政诉讼的证据、行政诉讼的裁判、行政复议、国家赔偿等。
本书作者长期以来从事法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学术成果显著,教学经验丰富。本书是作者基于自己多年的学术研究成果,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撰写的。本书很好地实现了知识要点讲述和具体案例分析的结合。在体例上,先简述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然后针对具体的知识要点,征引并分析相关性很强的现实案例,提出思考问题,随后分析解读案例。总体而言,本书层次分明,条理明晰,特别是案例分析部分精辟入微,是一部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效结合的教科书,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的法学教育要求。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第一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案例一:汇丰实业公司诉哈尔滨市规划局行政处罚案

案例二:汇津公司诉长春市政府废止规章案

拓展案例

赖某诉广州市公安交管局交通违章处罚案


第二章 行政主体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案例一:溆浦县中医院诉溆浦县邮电局不履行法定职责案

案例二:刘燕文诉北京大学不授予学历证、学位证案

拓展案例

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不授予毕业证、学位证案

第三章 行政行为基础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案例一:孙志刚案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止

案例二:延安夫妻在家“看黄碟”被处罚案

拓展案例

百事可乐股权案中的无效行政行为之争

第四章 行政许可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案例一:北京市汽车尾号限行措施与小客车上牌摇号措施

案例二:九江市政府撤回“丽景湾”项目行政许可案

拓展案例

北京市出台高校毕业生落户年龄限制的指导性意见

第五章 行政处罚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案例一:北京小贩崔英杰杀害城管队长李志强案

案例二:杜宝良诉北京市西城区交通支队行政处罚案

拓展案例

任建宇诉重庆市劳动教养委员会劳动教养案

第六章 行政强制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案例一:刘秋海诉北海市银海区交警大队案

案例二:河南周口平坟事件中的行政强制执行问题


拓展案例

浙江省义乌市国土资源局申请法院执行行政处罚案

第七章 政府信息公开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案例一:周如倩诉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府信息公开案

案例二:董铭诉上海市徐汇区房地局政府信息公开案


拓展案例

黄由俭、邓柏松等5人诉湖南省汝城县政府公开“调查报告”案

第八章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案例一:吉德仁等诉盐城市人民政府会议纪要案

案例二:乔占祥诉原铁道部春运票价上浮案

拓展案例

陈绍宝诉宁波镇海区烟草专卖局行政处罚案

第九章 行政诉讼的构造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案例一:广东省湛江荣港汽车贸易公司诉湖南省常德市工商局行政处罚案

案例二:广州贝氏药业有限公司诉云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等九家行政机关行政许可案


拓展案例

田家乐诉北京市朝阳区民政局为其父亲与郑××办理结婚登记案

第十章 行政诉讼的程序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案例一:高永善诉焦作市影视器材公司房产纠纷案

案例二:闻达药业公司诉山东省临朐县人民政府国有土地使用证案

拓展案例

赵C诉鹰潭市公安局月湖分局姓名权案


第十一章 行政诉讼的证据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案例一:中海雅园管委会诉海淀区房管局不履行法定职责案

案例二:钱某诉某市建设委员会向第三人颁发房屋所有权证案

拓展案例

孙兆贵诉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闸北分局行政处罚决定案

第十二章 行政诉讼的裁判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案例一:东莞市裕福商业投资有限公司诉东莞市寮步镇人民政府、东莞市
公安局寮步分局强制拆除案

案例二:美国金箭集团诉北京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北京市工商行政
管理局行政诉讼案

拓展案例

韩某诉东营市公安局某分局治安行政处罚案


第十三章 行政复议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案例一:重庆市垫江县桂溪镇松林村6社28户被拆迁户与重庆市人民政府
行政纠纷案

案例二:郑贤玉诉佛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行政复议决定案

拓展案例

李七香等诉江西省兴国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许可复议决定案

第十四章 国家赔偿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案例一:唐慧起诉永州市劳教委行政赔偿案

案例二:浙江张氏叔侄冤狱申请国家赔偿案


拓展案例

麻旦旦申请陕西省咸阳市公安局、泾阳县公安局国家赔偿案

精彩片段:
前 言

一直以来,我都致力于推动行政法的通俗化和普及化,使行政法学这个学科对于法科学生和法学爱好者来说能够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可亲近的学科,而不是枯燥、冰冷、繁琐,令人望而生畏的学科,并希望能够按照这样的理念来建立一个这样的教材体系。按照我的初步设想,这个通俗化、普及化的教材体系包括三部教材:一部入门教材、一部案例教材和一部图解教材。
关于入门教材的编写,我曾经过较长时间的探索,先后出版过几个不同版本的教材,直到2012年在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行政法入门》一书基本定型,现在撰写的这本案例教材正是这个教材体系中的第二部。我在撰写这本案例教材时,着重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或者说这部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尽量保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保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历来是编写案例教材的一个难点。因为,任何案例中蕴含的问题都只可能反映学科体系中的若干个有限知识点,而不可能完整地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板块。即使是将多个案例加以组合,仍然容易挂一漏万。这就几乎注定了,读者想通过一部案例教材来完整地掌握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是不可能的。因此,案例教材往往只能被当作主干教材的辅助读物来使用,这使得案例教材所独有的可读性、启发性、灵活性等特点受到了削弱,这是十分令人遗憾的。我在撰写这部教材时,就想尽量解决好这个问题。因此,全书与行政法的主干教材一样,仍然是按照行政法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来完整地展开的。在具体的知识内容上,本书在以典型案例所揭示的问题为核心展开介绍的同时,尽可能地介绍其他相关知识和背景知识,并在每个章节的知识概要部分对该章节的基础性知识做尽可能全面但又简明扼要的介绍。通过这些方式,我希望能够尽量地克服案例教材知识体系不完整的弊端,力争使读者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就可能较为系统地掌握行政法的基本知识。
2.突出所选案例的典型性。实践中的行政法案例浩如烟海,对同一个知识点的阐述可以依托无数不同的案例来展开。但是,不同的案例,其典型性是不同的。所谓典型性,主要是指一个案例在发生时受到关注的程度、在制度变迁的历史上产生的影响力、其所包含法律问题的尖锐和复杂程度等。据我了解,有些案例教材在选择案例时比较随意,或者一味求新,其采用的案例固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启发读者的思考,也能够引申出若干法律问题作为讨论、阐发的主题,但由于这些案例的影响力比较有限,受到的关注度不高,读者无法从中发现人们对这些案例的不同评价和观点碰撞,也不能从中窥见有关制度演化变迁的历史轨迹。这样,案例的作用就无法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本书在选择案例时特将典型性放在第一位来考虑。根据每个章节的主题,我尽量选择与这个主题相关的、关注度最高的、影响力最大的案例作为素材,在同等条件下再选择最新的案例。而在案例的表述上,本书直接使用法院的判决书或者新闻媒体对案件的报道加以剪裁,而不做过多的处理加工,以此来保持案例素材的鲜活性。依托于这些经典案例所展开的阐述,一方面可以使读者对有关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另一方面也向读者展示了有关行政法制度的变迁史,使得教材本身更富于启迪性和可读性。
3.尽可能保证写作风格的通俗性。对于教材尤其是本科教材,我认为通俗性、可读性应该成为其必备的品格之一,而这一点也恰恰是教材与学术专著、学术论文的重要区别所在。所谓教材,顾名思义,就是用于教学的材料。同样的知识,在教材中可以用不同的文字来表述,但是表述的效果可能是不一样的。什么样的文字最容易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什么样的问题最能够引起和保持读者阅读的兴趣,什么样的文字最能够增强知识传播的效率,在教材中就应当使用什么样的文字。在这样的前提下,只要不因词害意、引喻失义,教材中的问题通俗一些、浅白一些,甚至看起来不是那么学术、不是那么严谨,都不应该成为问题,而恰恰应该被提倡。基于这一理念,这部教材也尽量遵循样的写作风格,而这样的写作风格,与案例教材这种体裁的品格也恰恰是相吻合的。
当然,上面的这几点仅仅是我在撰写这本书时努力的方向,是作者力图实现的目标,也是本书写作思路上的一些基本考虑,并不意味着本书已经实现了这些目标。事实上,由于写作时间比较紧迫,加上作者本人学术水平有限,这部教材在写作的过程中还留有许多遗憾,希望读者们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同仁们能够不吝批评指正,以利于作者继续修订、完善这部教材。


林鸿潮
2013年7月21日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