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雇佣法经济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劳动与雇佣法经济学
|
ISBN: | 978-7-309-08545-7/D.535 |
条码: | |
作者: |
杨伟国 代懋 主编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39.00
折扣价:¥37.05
折扣:0.95
节省了1.95元
|
字数: |
372千字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302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3-11-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以中国劳动与雇佣法领域的实际问题为背景,并尽可能寻求劳动与雇佣法经济学理论对中国问题的解释。本书不仅介绍了劳动与雇佣法实践,告诉读者它是什么,更详细介绍了国外已有的相对成熟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 本书共11章。第1章是劳动与雇佣法经济学导论,对劳动与雇佣法经济学的起源发展、研究对象和学科边界等基本问题进行了阐述,便于学生全面理解本教材的内容和结构。第2章到第9章是对劳动与雇佣实体法的经济分析,按照劳动法经济学、雇佣法经济学和社会保障法经济学的顺序进行了介绍。在对实体法经济学进行了介绍之后,在第10章中对劳动与雇佣程序法进行了经济分析。第11章是劳动雇佣法与经济绩效的关系,研究了劳动力市场管制水平与构成对经济绩效的影响。 本书适合大专院校经管类师生选作教材作为相关领域实际工作者的参考用书。同时也可作为相关领域实际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
作者简介: |
杨伟国,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土生导师,教学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理论与政策、人事管理经济学、战略人力资本审计、人力资源指数.劳动与雇佣法经济学。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院长,为美国管理学会、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学会、美国职业开发学会等学术组织会员。先后任职于国家商务部(原外经贸部)、深圳海王集团、中国南光进出口总公司,南光捷克有限公司(布拉格)、中国光大银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1999--2000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阿登纳基金会联合培养博士生,2005年美国国务院国际访问者项目(IVP)学者,2005--2006年中德DAAD-PPP项目(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学者,2010--2011年美国汉弗莱学者(HHFP,美国宾州州立大学)。从事研究教学工作以来,主持或参与数十项国家社科重点、社科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社科院、教育部、财政部、人保部、国家工商总局、北京市委、苏州工业园区等各类科研项目,发表论文逾百篇,著有《战略人力资源审计》、《转型中的中国就业政策》、《劳动经济学》、《中国技能短缺治理》等(专著、合著、译著、教材)10多部。曾获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计划、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一等奖、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等奖项。先后主持或参与信息与通信、金融、国际贸易、工贸、电力、石油天然气、农业、制造业、人才服务等多行业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上市公司以及政府部门等公共机构的战略人力资源咨询与培训项目近百项次。 代懋,经济学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力资本审计研究所人力资源法律审计项目主任,2010--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研究专长为人力资源法律审计、社会保障法经济学,劳动与雇佣法经济学、人事管理经济学等。
|
章节目录: |
第1章 导论:劳动与雇佣法经济学
1.1劳动与雇佣法经济学的价值
1.2劳动与雇佣法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
1.3劳动与雇佣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4劳动与雇佣法经济学的学科边界
1.5劳动与雇佣法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1.5.1法律需求
1.5.2法律设计
1.5.3法律执行
1.5.4法律评估
1.6劳动与雇佣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论
1.6.1劳动与雇佣法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稀缺和理性
1.6.2方法论个人主义
1.6.3规范和实证法经济学
1.6.4法经济学的归纳和演绎法
本章小结
第2章 劳动法经济学:产业与劳动关系法经济学
2.1产业与劳动关系法简介
2.1.1美国产业与劳动关系法
2.1.2英国产业与劳动关系法
2.1.3德国产业与劳动关系法
2.1.4我国产业与劳动关系法
2.2产业与劳动关系法的经济分析
2.2.1工会和集体谈判的经济模型
2.2.2产业与劳动关系法的经济分析
2.3产业与劳动关系法的经济影响
2.3.1工作权法经济影响的文献综述
2.3.2经典文献解读1:《工作权法对美国工会的影响》
2.3.3经典文献解读2:《塔夫特哈特雷法对美国工会力量和集体谈判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3章 雇佣法经济学:反就业歧视法经济学
3.1反就业歧视法简介
3.1.1国际劳工组织的反就业歧视法
3.1.2美国反就业歧视法
3.1.3英国反就业歧视法
3.1.4日本反就业歧视法
3.1.5我国反就业歧视法
3.2反就业歧视法的经济分析
3.2.1反就业歧视法制定的目标
3.2.2反就业歧视法的效果分析
3.2.3反就业歧视法的效率分析
3.3反就业歧视法的经济影响
3.3.1反就业歧视法经济影响的文献综述
3.3.2经典文献解读1:《英国反歧视法对相对工资和雇佣量的影响》
3.3.3经典文献解读2:《公平就业机会法对女性收入的有限影响:通过法律手段消除歧视的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4章 雇佣法经济学:最低工资法经济学
4.1最低工资法简介
4.1.1最低工资法的发展
4.1.2美国的最低工资法
4.1.3国际劳工组织与最低工资制度
4.1.4我国的最低工资制度
4.2最低工资法的经济分析
4.2.1最低工资法的完全竞争模型
4.2.2最低工资法的两部门模型
4.2.3最低工资法的垄断模型
4.2.4最低工资法对就业的影响:时间效应
4.2.5最低工资法对缓解贫困的作用
4.3最低工资法的经济影响
4.3.1最低工资法经济影响的文献综述
4.3.2经典文献介绍1:《最低工资就业效应——新泽西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快餐店行业的案例研究》
4.3.3经典文献介绍2:《最低工资就业效应——宾夕法尼亚州和新泽西州快餐店行业的研究:评论》
4.3.4经典文献介绍3:《最低工资就业效应——宾夕法尼亚州和新泽西州快餐店行业的研究:回应》
本章小结
第5章 雇佣法经济学:职业教育与培训法经济学
5.1职业教育与培训法简介
5.1.1职业教育与培训法的变迁
5.1.2典型职业教育与培训法介绍
5.1.3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法
5.2职业教育与培训法的经济分析
5.2.1职业教育与培训法律缺失的情况
5.2.2职业教育与培训法律存在的情况
5.3职业教育与培训法的经济影响
5.3.1职业教育与培训法经济影响的文献综述
5.3.2经典文献解读1:《超越贝克尔:非完全竞争市场的职业培训》
5.3.3经典文献解读2:《统一后东德非工作培训在收入和雇佣上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6章 雇佣法经济学:特殊群体雇佣法经济学
6.1特殊群体雇佣法简介
6.1.1残疾人雇佣法简介
6.1.2青年雇佣法简介
6.1.3妇女雇佣法简介
6.2特殊群体雇佣法经济分析
6.2.1特殊群体和非特殊群体同工同酬规定的经济分析
6.2.2特殊群体和非特殊群体同酬规定的经济分析
6.2.3特殊群体和非特殊群体不同酬规定的经济分析
6.3特殊群体雇佣法的经济影响
6.3.1残疾人雇佣法的经济影响
6.3.2青年雇佣法的经济影响
6.3.3妇女雇佣法的经济影响
本章小结
第7章 社会保障法经济学:失业保险法经济学
7.1失业保险法简介
7.1.1失业保险法的起源
7.1.2英国的失业保险法
7.1.3美国失业保险法的变迁及现状
7.1.4我国失业保险法的发展
7.2失业保险法的经济分析
7.2.1失业保险法经济分析模型
7.2.2决策过程
7.2.3搜寻行为和闲暇的需求
7.2.4期望失业期限
7.3失业保险法的经济影响
7.3.1失业保险法经济影响的文献综述
7.3.2经典文献解读1:《失业保险与失业持续期》
7.3.3经典文献解读2:《失业保险和随后的工作持续期:工作匹配与不可观测的异质性的对比》
本章小结
第8章 社会保障法经济学:职业安全与卫生法经济学
8.1职业安全与卫生法简介
8.1.1国外职业安全与卫生法简介
8.1.2我国职业安全与卫生法简介
8.2职业安全与卫生法的经济分析
8.2.1补偿性工资差异理论分析工作风险对个人职业选择的影响
8.2.2职业安全与卫生法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8.3职业安全与卫生法的经济影响
8.3.1职业安全与卫生法经济影响的文献综述
8.3.2经典文献解读1:《拯救一条生命的价值:来自劳动力市场的证据》
8.3.3经典文献解读2:《管制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一个关于美国职业安全和健康法效果的新视角》
本章小结
第9章 社会保障法经济学:养老保险法经济学
9.1养老保险法的历史起源与发展
9.1.1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9.1.2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9.2养老保险法的经济学分析
9.2.1养老保险的基本模式
9.2.2养老保险制度对劳动力供给影响的理论分析
9.3养老保险法的经济影响
9.3.1经典文献解读1:《社会保障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基于德国和整个欧洲的研究》
9.3.2经典文献解读2:《公共养老金缴费贡献是否对就业征税?》
本章小结
第10章 劳动与雇佣程序法经济学
10.1劳动与雇佣程序法简介
10.1.1国外劳动与雇佣程序法简介
10.1.2中国劳动与雇佣程序法简介
10.2劳动与雇佣程序法的经济分析
10.2.1劳动争议和解与诉讼
10.2.2劳动争议仲裁模型
10.2.3“一裁两审”机制下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博弈模型
10.3劳动与雇佣程序法的经济影响
10.3.1经典文献解读1:《对传统仲裁、最终报价仲裁和“组合”仲裁解决争议的比较》
10.3.2经典文献解读2:《测量仲裁对工资水平的影响:以警察为例》
10.3.3经典文献解读3:《就业歧视争议诉讼选择:以商业周期的影响检验PRIESTKLEIN假设》
本章小结
第11章 雇佣保护法与经济绩效
11.1雇佣保护法的定义
11.2雇佣保护法的测量
11.3雇佣保护法与经济绩效的关系
11.3.1对就业和失业水平的影响
11.3.2对就业和失业流量的影响
11.3.3对就业和失业构成的影响
11.3.4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11.4我国雇佣保护法与经济绩效的关系
11.4.1我国雇佣保护法的程度
11.4.2《劳动合同法》的影响
本章小结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