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则案例研习(中国政法大学案例研习系列教材) - 中国政法大学案例研习系列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刑法总则案例研习(中国政法大学案例研习系列教材)
中国政法大学案例研习系列教材
|
ISBN: | 978-7-5620-5195-4 |
条码: | |
作者: |
张凌 罗翔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32.00
折扣价:¥28.80
折扣:0.90
节省了3.2元
|
字数: |
347千字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277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4-01-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为配合刑法总则教学而专门编写的案例分析与研讨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十一章:刑法解释;刑法基本原则;刑法的效力;犯罪构成;正当化行为;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共同犯罪;罪数形态;刑罚体系;刑罚裁量;刑罚的执行与消灭。本书各章在体例上都是先简述知识概要,其次描述基本案情,最后进行案例分析。层次分明,结构得当,深入浅出,解析精辟,是一本质量很高的刑法总则案例方面的教材。 本教材是在法学理论教育基础之上,为配合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而编写的案例教材,体现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双向互动。本书编者特意选取了近年来社会上发生的影响较大的案例,目的在于及时地反映我国的刑法研究与司法建设现状。同时,作者运用知识点中的相关理论深入解析每个案件,对法院判决结论作出中肯评价,这有利于引导读者关注刑法的适用现实,激发探求法理及其运用的兴趣与热情,从而努力提高自己的法律实务能力。
|
作者简介: |
张 凌 男,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犯罪学学会常务副会长。 罗 翔 男,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兼任北京市延庆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3部,参编书籍若干。
|
章节目录: |
第一章 刑法解释
知识概要
第一节 刑法解释的原则和立场
经典案例
案例一:李宁组织卖淫案
案例二:孟动、何立康盗窃案
拓展案例
曹娅莎金融凭证诈骗案
第二节 刑法解释的种类
经典案例
许霆盗窃案
拓展案例
薛洽煌非法经营联邦止咳露案
第三节 刑法解释的方法
经典案例
案例一:谢新冲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案
案例二:谢忠德危险驾驶案
拓展案例
吴德桥绑架案
第二章 刑法基本原则
第一节 罪刑法定原则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案例一:肖志光等故意伤害案
案例二:魏荣香、王招贵、郑建德故意杀人、抢劫、 脱逃、窝藏案
拓展案例
刘俊破坏生产经营案
第二节 法益保护管辖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案例一:王卫明强奸案
案例二:胡斌、张筠筠等故意杀人、运输毒品(未遂)案
拓展案例
刘友祝拐卖妇女案
第三节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王勇故意杀人案
拓展案例
上海新客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王志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
第一节 空间效力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案例一:袁闵钢、包华敏骗取出境证件案
案例二:邵春天制造毒品案
案例三:BUSAMBU TEMBELE MAYETA盗窃案
拓展案例
沈容焕合同诈骗案
第二节 时间效力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案例一:夏侯青辉等故意伤害案
案例二:杨伟故意伤害案
拓展案例
萧俊伟开设赌场案
第四章 犯罪构成
第一节 犯罪客体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案例一:陈某盗窃案
案例二:弓喜抢劫案
案例三:方惠茹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
案例四:曾巩义、陈月容非法狩猎案
拓展案例
冯留民破坏电力设备、盗窃案
第二节 犯罪客观方面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案例一:邓玮铭盗窃案
案例二:刘祖枝故意杀人案
案例三:张某某危险驾驶案
案例四:李祥英传授犯罪方法案
案例五:贾志攀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案
案例六:王国全抢劫案
案例七:张兴等绑架案
案例八:陆振泉强奸案
案例九:张甲、张乙强奸案
拓展案例
罗忠兰盗窃案
第三节 犯罪主体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案例一:王伟华抢劫案
案例二:阿古敦故意杀人案
案例三:房国忠故意杀人案
案例四:吕辉受贿案
案例五:周敏合同诈骗案
拓展案例
邱进特等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第四节 犯罪主观方面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案例一:冯庆钊传授犯罪方法案
案例二:杨某某故意伤害案
案例三:朱家平过失致人死亡案
案例四:杨春过失致人死亡案
案例五:沈某某盗窃案
拓展案例
王岳超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第五章 正当化行为
第一节 正当防卫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案例一:谢立强假想防卫过失致人重伤案
案例二:邓玉娇故意杀人案
案例三:胡咏平故意伤害案
案例四:张宏凯在执行职务中击毙歹徒被判决宣告无罪案
拓展案例
李明故意伤害案
第二节 紧急避险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王仁兴破坏交通设施案
拓展案例
谭荣财、罗进东强奸、抢劫、盗窃案
第三节 被害人承诺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蒲连升、王明成故意杀人案
拓展案例
周某某非法行医案
第六章 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第一节 犯罪预备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案例一:张正权等抢劫案
案例二:尚天虎绑架案
拓展案例
黄斌等抢劫(预备)案
第二节 犯罪未遂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薛超伟敲诈勒索案
拓展案例
杨飞飞、徐某抢劫案
第三节 犯罪中止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案例一:黄勇、张海春、王小鹏入户抢劫案
案例二:孙运财破坏交通设施案
案例三:姜俊武强奸案
拓展案例
朱高伟强奸、故意杀人案
第七章 共同犯罪
第一节 共同犯罪概述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案例一:马汝方等贷款诈骗、违法发放贷款、挪用资金案
案例二:李尧强奸案
案例三:刘正波、刘海平强奸案
案例四:蒋勇、李刚过失致人死亡案
案例五:乌斯曼江、吐尔逊故意伤害案
案例六:陈家鸣等盗窃、销赃案
拓展案例
焦祥根、焦祥林故意杀人案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形式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案例一:叶燕兵非法持有枪支案
案例二:陈继明等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
案例三:胡忠、胡学飞、童峰峰故意杀人案
案例四:练永伟等贩卖毒品案
拓展案例
王立刚等故意伤害案
第三节 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案例一:黄德全、韦武全、韦红坚贩卖毒品案
案例二:被告人王国清等抢劫、故意伤害、盗窃案
案例三:侯占齐、李文书、侯金山等人走私、
贩卖毒品案
案例四:李春玲、赵美英、杜素容受胁迫故意杀人、
抢劫案
案例五:郭玉林等抢劫案
案例六:陈卫国、余建华故意杀人案
拓展案例
宋光军运输毒品案
第八章 罪数形态
知识概要
第一节 实质的一罪
经典案例
案例一:被告人李进才等抢劫、盗窃案
案例二:贾某非法拘禁案
案例三:彭定安破坏电力设备案
拓展案例
袁才彦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案
第二节 法定的一罪
经典案例
倪以刚等聚众斗殴案
拓展案例
黄艺等诈骗案
第三节 处断的一罪
经典案例
案例一:梁其珍招摇撞骗案
案例二:王昌和变造金融票证案
拓展案例
周洪宝妨害公务案
第九章 刑罚体系
知识概要
第一节 主刑
经典案例
案例一:谭某贩卖毒品案
案例二:李某危险驾驶案
案例三:刘本露交通肇事案
案例四:林某某诈骗案
案例五:张怡懿、杨臖故意杀人案
案例六:闫新华故意杀人案
拓展案例
贾淑芳故意杀人案
第二节 附加刑
经典案例
案例一:被告人鄂尔古丽·买买提盗窃案
案例二:王玉军、张××共同盗窃案
案例三:杨廷祥等抢劫案
案例四:惠三国非法拘禁案
拓展案例
张国涛信用卡诈骗案
第十章 刑罚裁量
第一节 累犯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案例一:丁立军强奸、抢劫、盗窃案
案例二:南昌洙、南昌男盗窃案
拓展案例
贺建军贩卖、运输毒品案
第二节 自首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案例一:陈国策故意伤害案
案例二:汪某故意杀人、敲诈勒索案
拓展案例
尚娟盗窃案
第三节 立功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王奕发、刘演平敲诈勒索案
拓展案例
胡俊波走私、贩卖、运输毒品,走私武器、弹药案
第四节 数罪并罚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代海业盗窃案
拓展案例
田友兵敲诈勒索案
第五节 缓刑
知识概要
经典案例
姚国英故意杀人案
拓展案例
徐通等盗窃案
第十一章 刑罚的执行与消灭
知识概要
第一节 减刑
经典案例
贾某某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电力设备罪案
拓展案例
李飞故意杀人案
第二节 假释
经典案例
张某抢劫案
拓展案例
对罪犯武某某假释案
第三节 追诉时效
经典案例
案例一:沈某挪用资金案
案例二:贾某盗窃案
拓展案例
张某某抢劫、李某某盗窃案
参考文献
|
精彩片段: |
前 言
我校目前的刑法课有刑法总则、刑法分论、外国刑法,除此之外,还有刑法总论研讨课和刑法分论案例课,可以说刑法课程建设比较完善、细致。但是,案例课授课却存在着无教材、无模式,学生不知如何分析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教材选择了刑法总则中的一些经典案例进行分析,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如何处理实务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如何适用法律规定来解决纠纷,如何有效利用法律调查方式的学习方法。本教材采用的刑法总则的案例类型主要为法院判决。我国1997年对《刑法》进行了修改,此后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八个刑法修正案,“两高”颁布了若干司法解释,但是在刑法总则适用中仍然出现了法条形骸化、法条无法应对现实当中面临的纠纷,以及法条过于抽象而缺乏操作规范的问题等,时至今日也积累了不少案例。本教材将使学生掌握如何查找案例,如何查找案例的亮点、知识点,如何概括事实关系,如何分析法官的判决意见,最终学会通过判例去解决法律适用中遇到的问题,以期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一、研究判例的意义
1.判例促进立法完善。大陆法系国家成文法条比较多,而刑法条文修改也比较频繁,我国以司法解释的方式不断作出补充,而每一次刑法条文的修改或司法解释的出台都离不开判例的发展。特别是刑法总则的规定相对比较抽象和原则,无法涵盖、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复杂问题。通过司法判例的不断积累,不仅能够促进立法的不断完善,而且判例研究还具有推动刑法学理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2.判例可以解决刑事司法实务中出现的问题。在刑事司法实务中,遇到刑法解释、不作为犯、因果关系判断、故意和过失、犯罪目的、共同犯罪、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牵连犯等问题,而《刑法》的强制性规定、抽象性规定无法解决时,判例对刑事司法实务就会给予指导性影响。
3.判例可以促进法律解释的统一性。在学说对于某些理论存在争议时,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一些具有倾向性的或者明确的见解,将会起到统一法律解释的作用。例如,最高人民法院从1999年开始公布的“中国刑事审判指导案例”等,对于刑法解释的统一性就具有重要的作用。
4.法学院校学生可通过判例掌握刑事司法实务分析方法,提前进入司法人员的“角色”,缩短将来刑事司法实务独立处理案件的时间,提高案件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本案例教材的特点
1.本案例教材的构思。本教材由刑事司法学院刑法所张凌、罗翔组成课题组, 设11个专题,对92个案例进行评析, 附加了若干个拓展案例,通过对《刑法》专题进行细分来具体划分每个知识点并进行分析。选择的案例以《刑事审判参考》出现的经典案例为主,这些案例既包括适用中出现问题的知识点,也包括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特色。本教材既可用于案例课,也可以用于研讨课。
2.在案例事实和判决意见部分,尽量压缩了篇幅,这样可以增强案例的真实性,对学生更有吸引力。同时,很多判决书的说理比较详细,如果过度简化,就会变得无味,缺乏有效的信息供学生思考,因此,该部分保留了部分判决书原文。
3.评析部分。本部分没有过多写基础知识,只是就个案的特殊贡献和典型问题进行了分析。有的案例还提出了一些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但未提供结论意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思考,对问题做进一步探索。
4.在案例的搜索上,本教材从《刑事审判参考》以及法院网(最高院到地方法院)等选取了真实的案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新兴犯罪的出现,刑法总则部分还将出现一些新的有研究价值的案例,今后本课题组将继续关注并积累案例,以便能够不断补充、更新案例,完善本教材。
三、判例教学方式
本教材教学框架模式如下:
1.由老师指定或者由学生自行选择相关典型案例;
2.老师介绍该案例要掌握的知识点;
3.学生对案例进行解析,也可以将学生分成审判方、控辩双方,采取法庭辩论形式再现案例;
4.老师进行总结分析,对案例的争议点、理论知识点、案例分析的方法等进行说明。
四、学生分析方式
教材只提供了分析案例的基本内容,故学生不能过度依赖本教材,在分析案例时,应当注意采用以下方法:
1.阅读判决书原文,较为全面地了解案件的事实关系,在此基础上再将复杂的事实关系提炼概括为较为简练的事实关系;
2.阅读判决书原文,概括法官、检察官、辩护人的观点和判决要旨,找出本案的争议点和各种不同结论;
3.找出相关的学说,包括通说和少数说观点,特别应当注意查找针对本案的分析文章和评论;
4.提炼影响定罪的关键证据;
5.查找以前是否有类似的案例及判决的内容;
6.自己是否同意学者、法官的观点。
本书不仅适合本科生、研究生上课使用,也适合实务界参考。但是,因时间比较仓促,编著者能力有限,在案例的选择、评析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笔误也在所难免,望各位读者批评指证。
在本教材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孟永恒(北京市社科院博士后人员)、张伟(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人员)、张燕龙(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的大力协助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借此书出版之际,感谢中国政法大学资助编写本教材。感谢教务处的于志刚老师、田士永老师、朱亚峰老师给予的支持,并感谢为本次出版付出辛劳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尹树东副社长、阚明旗编辑、程传省编辑等。
编 者
2013年11月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