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资本市场: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中国经济问题丛书) - 中国经济问题丛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资本市场: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中国经济问题丛书) 中国经济问题丛书
ISBN:7-300-04004-7/F.1220 条码:
作者: 洪银兴  相关图书 装订:0
印次:1-1 开本:0
定价: ¥25.00  折扣价:¥22.50
折扣:0.90 节省了2.5元
字数: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F1220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02-04-30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将经济发展、结构调整、资产重组、资本市场与市场化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揭示了资本重组和经济结构调整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了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资产重组的机制和路径。本书系统阐述了我国在买方市场背景和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下,结构调整的内容和机制;对现实中出现的各种资产重组的方式及其正负效应作了全面的分析。本书还对现行的资本市场结构及其症结作了深刻的分析,并相应提出了以进一步推进市场化的途径完善资本市场结构的途径。

作者简介:
洪银兴,1950年生于江苏常州。1987年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副校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

章节目录:
导    论  <BR> 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BR> 结构调整的行政机制及其弊端<BR> 股份制经济与资本市场的发展  <BR>第1篇  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    <BR>第 1 章  买方市场背景和结构调整机制的转换<BR>  1.1  买方市场的形成<BR>  1.2  买方市场的正负效应<BR>  1.3  现有买方市场的脆弱性<BR>  1.4  结构调整的机制和路径<BR>第 2 章  信息化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BR>  2.1    产业结构的结构性矛盾<BR>  2.2    制造业结构的升级<BR>  2.3    消费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BR>第 3 章  以市场化推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BR>  3.1    从结构调整入手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效益<BR>  3.2    国有经济的退出路径<BR>  3.3    企业资产结构重组<BR>第 4 章以非农化和城市化推动农村结构调整<BR>  4.1    农业滞后对工业的制约性<BR>  4.2    WTO条件下农产品贸易结构调整<BR>  4.3    发展优质高效农业<BR>  4.4    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化<BR>  4.5    强化城市功能与城镇城市化<BR>第2篇  资产重组推动结构调整    <BR>第 5 章 以重组推动企业结构调整<BR>  5.1    规模经济和资本向优势企业集中<BR>  5.2    组织企业团队<BR>  5.3    资本经营和企业重组  <BR>  5.4    竞争和合作 <BR>第 6 章 资产重组的内容和动机<BR>  6.1    资产和资产重组<BR>  6.2    资产重组的动机<BR>  6.3    资产重组的一般内容<BR>第 7 章 资产重组的类型和案例<BR>  7.1    企业存量结构的调整 <BR>  7.2    企业内资产结构重组 <BR>  7.3    企业间的重组模式 <BR>  7.4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类型 <BR>  7.5    典型案例<BR>第 8 章 企业融资结构及其重组<BR>  8.1    企业融资结构的国际比较 <BR>  8.2    金融结构的演变 <BR>  8.3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构成的演变<BR>  8.4    债转股与弱化国有资本退出障碍<BR>第3篇  资本市场实现资产重组<BR>第 9 章 企业重组绩效的实证分析<BR>  9.1    重组效率财务分析指标的选择<BR>  9.2    重组效率的实证分析 <BR>  9.3    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 <BR>  9.4    资产重组的安全性 <BR>第 10 章 资本市场对总量和结构的调节功能<BR>  10.1    证券市场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分析<BR>  10.2    证券市场的扩大内需功能<BR>  10.3    证券市场的结构调整功能<BR>  10.4    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BR>  10.5    利用资本市场促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BR>第 11 章 上市公司通过市场的产业转移 <BR>  11.1    资本市场的发展进程与结构调整并行<BR>  11.2    产业转移的路径 <BR>  11.3    产业转移的多种方式 <BR>  11.4    产业转移的动因、收益与风险<BR>第 12 章  高科技与风险投资机制 <BR>  12.1    科技创新与科技创业的衔接<BR>  12.2    知识资本和风险投资的结合<BR>  12.3    风险投资基金筹集与资本市场  <BR>第4篇  市场化完善资本市场结构<BR>第 13 章 资本市场股票上市的制度安排 <BR>  13.1    发行人的市场准入规定<BR>  13.2    投资人的市场准入规定<BR>  13.3    股票发行方式规则<BR>  13.4    新股发行定价规则<BR>  13.5    股票承销制度<BR>  13.6    发行市场信息公开制度<BR>第 14 章 资本市场股票流通的制度安排<BR>  14.1    证券流通市场上的交易对象约束 <BR>  14.2    证券流通市场上的交易主体约束 <BR>  14.3    流通市场上的交易过程约束<BR>第 15 章资本市场工具的创新和规范<BR>  15.1    股票发行与资本市场工具的发展<BR>  15.2    B股和B股市场 <BR>  15.3    企业债券和债券市场<BR>  15.4    可转换债券<BR>  15.5    投资基金<BR>第 16 章 资本市场的结构优化<BR>  16.1    证券市场主体结构<BR>  16.2    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的结构<BR>  16.3    发行市场与交易市场的有效衔接<BR>  16.4    主板市场和二板市场之间的结构<BR>第 17 章 资本市场的效率和市场化 <BR>  17.1    资本市场效率的多重含义<BR>  17.2    证券市场的市场化目标<BR>  附  录  参考文献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