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现代通信系统(鲜继清)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现代通信系统(鲜继清)
ISBN:9787560612041 条码:
作者: 鲜继清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7 开本:16开
定价: ¥39.00  折扣价:¥37.05
折扣:0.95 节省了1.95元
字数:
出版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数: 368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12
出版日期: 2014-10-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现代通信系统是现代通信技术的集成,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主要讲述现代通信的基本特征、特点及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几类应用较广的系统。着重介绍各种现代数字通信技术,较好地反映了当代通信技术最新进展,是本书的最大特点。本教材的主要内容有: 数字通信基本概念、信源数字编码技术、现代数字交换技术、数字通信系统概述、数字光纤通信系统、数字微波与卫星通信系统、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和现代通信系统与通信网等。
本教材采用分散式结构编写,既做到前后呼应,自成统一体,又可分拆,自成章节,读者可根据需要选学。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非通信类专业的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作为从事信息产业的有关技术及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第1章 现代通信基本概念1
1.1 人类科技进步的产物——现代通信 1
1.1.1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 1
1.1.2 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础——微电子技术 1
1.1.3 现代通信技术的核心——计算机技术 2
1.1.4 光通信的基础——光子技术 2
1.1.5 卫星通信技术的基础——空间技术 2
1.2 现代通信的基本特征——数字化 2
1.2.1 现代通信系统与数字化 2
1.2.2 数字信号及数字通信的特点 3
1.3 现代通信的特点及主要内容 4
1.3.1 综合化 4
1.3.2 宽带化 5
1.3.3 智能化 5
1.3.4 个人化 5
1.3.5 网络全球化 5
习题 6
第2章 信源数字编码技术 7
2.1 概述 7
2.2 模拟信号时域离散化与抽样定理 7
2.3 语音数字编码技术 8
2.3.1 波形编码技术 8
2.3.2 参数编码技术 29
2.3.3 混合编码技术 35
2.4 数字音频编码标准 47
2.4.1 话音音频编码标准 47
2.4.2 高保真立体声音频编码标准 51
2.5 图像编码技术 55
2.5.1 概述 55
2.5.2 图像压缩编码基本方法 56
2.6 图像压缩编码标准 61
2.6.1 二值图像压缩标准 61
2.6.2 静止图像压缩标准 63
2.6.3 视频压缩标准 64
习题 73
第3章 现代数字交换技术 75
3.1 概述 75
3.2 程控交换技术 77
3.2.1 数字程控交换原理 77
3.2.2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85
3.3 分组交换技术 93
3.3.1 概述 93
3.3.2 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 94
3.3.3 分组交换的通信协议 102
3.3.4 分组交换的实现技术 113
3.3.5 帧中继技术简介 122
3.4 ATM交换技术 124
3.4.1 ATM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124
3.4.2 ATM协议结构 130
3.4.3 ATM交换实现技术 136
3.4.4 ATM支持IP的方法 139
习题 151
第4章 数字通信系统概述[STBZ] 154
4.1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154
4.1.1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结构 154
4.1.2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55
4.2 数字复接技术 157
4.2.1 数字多路通信原理 157
4.2.2 数字信号复接技术 159
4.3 数字传输信号帧结构 160
4.3.1 PCM30/32路基群帧结构 160
4.3.2 准同步数字复接(PDH)系列结构(以PCM 30/32路为基础) 162
4.3.3 同步数字复接(SDH)系列帧结构 166
4.4 数字传输信号的处理 167
4.4.1 信道编码变换 168
4.4.2 扰码与解扰码 170
4.4.3 差错控制(纠错编码) 172
4.5 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175
4.5.1 数字信号的无线传输 175
4.5.2 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175
*4.5.3 组合调制方式 180
习题 182
第5章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 183
5.1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概述 183
5.1.1 光纤通信基本概念 183
5.1.2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 184
5.1.3 光纤和光缆 185
5.2 PDH数字光纤传输系统 190
5.3 SDH光同步数字传输系统 192
5.3.1 SDH光同步数字传输系统的概念及特点 192
5.3.2 SDH的开销(OH)功能 193
5.3.3 SDH系列的复用 195
5.3.4 SDH设备 200
5.4 SDH传送网 207
5.4.1 SDH传送网概念 207
5.4.2 SDH光缆传输线路系统 210
5.4.3 SDH系统组网、保护与恢复 215
5.5 SDH系统同步与定时 220
5.5.1 SDH系统网同步与定时概念 220
5.5.2 SDH组网同步中应注意的问题 222
5.6 光波分复用系统 222
5.6.1 光波分复用系统基本概念 222
5.6.2 光波分复用系统结构 224
5.6.3 光波分复用的分层模型及功能描述 225
5.6.4 光波分复用系统的主要设备 227
5.6.5 光波分复用线路光纤 230
5.6.6 光波分复用的主要技术 231
5.7 全光通信系统 233
5.7.1 全光通信系统基本概念 233
5.7.2 全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233
5.7.3 全光通信网及光网拓扑 234
5.7.4 IP over WDM(全光因特网) 236
习题 237
第6章 数字微波与卫星通信系统 239
6.1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概述 239
6.1.1 微波通信基本概念 239
6.1.2 微波传输线路 241
6.2 SDH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243
6.2.1 SDH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组成 243
6.2.2 SDH微波系统的主要设备 243
6.2.3 [WB]SDH数字微波传输系统的主要技术 247
6.3 卫星通信系统 249
6.3.1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249
6.3.2 卫星通信传输线路性能参数 251
6.4 通信卫星 254
6.4.1 同步通信卫星 254
6.4.2 通信卫星组成 255
6.4.3 观察参量 258
6.5 数字卫星通信系统 259
6.5.1 数字卫星通信系统概念 259
6.5.2 多址方式 260
*6.5.3 数字卫星通信系统帧结构 264
6.6 卫星地球站 267
6.6.1 地球站组成 267
6.6.2 地球站分系统 269
6.7 数字卫星通信系统范例 271
6.7.1 IDR卫星通信系统 271
6.7.2 VSAT卫星通信系统 275
6.7.3 其他数字卫星通信系统 281
6.7.4 直播卫星电视系统 282
6.7.5 海事卫星通信系统 283
6.7.6 非同步卫星通信系统 284
习题 285





第7章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287
7.1 移动通信概述 287
7.1.1 移动通信特点 287
7.1.2 蜂窝移动通信概念 291
7.1.3 移动通信分类 297
7.2 蜂窝模拟移动通信(TACS)系统 300
7.2.1 TACS制式特点 300
*7.2.2 TACS制式信道结构 300
7.3 蜂窝数字移动通信(GSM)系统 303
7.3.1 GSM系统结构 303
7.3.2 GSM制式特点 305
7.3.3 GSM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 306
7.4 GSM系统的主要技术与设备 316
7.4.1 GSM网的主要设备 316
7.4.2 GSM的语音编码技术 318
7.4.3 GSM系统的信道编码技术 319
7.4.4 GSM系统的数字调制技术(GSMK) 319
7.4.5 鉴权、加密与设备识别 320
7.4.6 跳频技术 321
7.5 CDMA移动通信系统 322
7.5.1 CDMA移动通信系统概念 322
7.5.2 码分多址扩频通信(DS)系统 324
7.5.3 N-CDMA(IS-]95)系统 327
7.5.4 N-CDMA系统的主要技术 331
7.6 数字移动通信的发展 334
7.6.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334
7.6.2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337
7.6.3 个人通信 338
习题 340
第8章 现代通信系统与通信网342
8.1 通信系统与通信网 342
8.1.1 通信网概念 342
8.1.2 通信网的物理拓扑结构 342
8.1.3 通信系统与通信网 344
8.2 现代通信网分类 345
8.2.1 现代通信网的分类 345
8.2.2 电话网 347
8.2.3 数据网 348
8.2.4 接入网 349
8.2.5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350
8.2.6 智能网 351
8.2.7 通信网的支撑系统 352
8.3 通信网的发展 355
习题 356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