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第六版) -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第六版)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
ISBN: | 978-7-5611-2343-0 |
条码: | |
作者: |
刘庆明、杨丽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32.00
折扣价:¥28.80
折扣:0.90
节省了3.2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1-09-01 |
|
内容简介: |
大学校园将是你人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既充满诱惑,也布满很多“礁石”: 面对陌生的大学环境,你能很快适应吗?高职生的角色定位在哪里?你心理上接纳自己的社会角色吗?你是谁?你能客观地设计自己的的未来吗(职业生涯规划)?高职院校的学习仅仅是高中阶段的延续吗?你知道如何与来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个性、不同价值观念的室友友好相处吗?你想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吗?扩大人际交往,广交朋友的秘诀?你想打开爱情的“潘多拉”吗?你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吗?当你遭遇挫折,你如何来调整你的心态呢?人活着的意义和价值?你珍惜自己的生命吗?如何活出人性的风采? 以上这些困惑和疑问几乎是每位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面临的心理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这本大学生心理健康书阐述的主要内容,本书分十二章节来具体阐述。
|
作者简介: |
刘庆明 ,心理学硕士,高级心理咨询师,多年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编著、参编多部教材,其中主编的《高职生心理素质拓展》获得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
章节目录: |
第一章 心理健康概述 第一节 心理与健康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第二章 心理适应 第一节 环境适应 第二节 角色适应 第三章 自我意识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第二节 认识自我 第三节 悦纳与完善自我 第四章 健康人格 第一节 人格概述 第二节 不良性格及其调适 第三节 培养健康的人格 第五章 学习成才 第一节 学习概述 第二节 技能学习 第三节 学习的心理误区及其调适 第四节 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六章 人际交往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 第二节 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困扰及其调适 第三节 提高人际吸引力 第七章 恋爱与性 第一节 关于爱情 第二节 培养健康的恋爱观 第三节 恋爱中的心理困扰及其调适 第四节 大学生的性心理 第八章 绿色网格 第一节 网络概述 第二节 网恋 第三节 网络游戏 第四节 大学生网络心理素质的培养 第九章 情绪管理 第一节 大学生与情绪 第二节 理性情绪理论及其应用 第三节 情绪情感的培养 第十章 职业生涯规划 第一节 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第二节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第三节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第十一章 挫折应对 第一节 挫折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的挫折反应 第三节 大学生耐挫能力的培养 第十二章 珍爱生命 第一节 生命意识 第二节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第三节 自杀及其心理干预
|
精彩片段: |
二、建立健康的人际交往模式(P113)(理由:浅显易懂而又很实用) (一)我不好---你好,我不行---你行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指出,人在生命的初始是依赖周围的人生存的,与周围的成人相比,儿童常常感到自己的无能,因而从小就有自卑感,婴儿在潜意识中形成了“我不行---你行”的心理模式。人的成长过程就是逐渐克服这种心态的过程。有的同学由于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尚未完全摆脱儿时形成的这种心理行为模式,因而人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卑和恐慌,最为极端的表现是社交恐惧。 (二)我不好---你也不好,我不行---你也不行 不喜欢自己,也不喜欢别人,既看不起自己也看不起别人,既不会去爱人也不能体验和接受他人。 (三)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 常常表现为充满优越感,骄傲自大,自以为是。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自己对别人好,而别人对自己不好,并为此感到愤愤不平,把人际交往失败的原因都归咎于他人的责任。 (四)我好---你也好,我行---你也行 成熟的、健康的人际交往模式应该是“我好---你也好,我行---你也行”(理解、理性、宽容、接纳)。具有这种心态的人能充分体会到自己这种向上的强大理性能力,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爱自己也爱他人。这种人不是十全十美的人,却能客观地悦纳自己和他人,正视现实,并努力去改变能改变的事物,善于发现自己、别人和外部世界的光明面,从而使自己保存一种积极的、乐观的、进取的精神状态。
|
书 评: |
与一般的心理健康教材相比,本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前瞻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应该更多地关注大学生这个群体而不仅仅是是这个群体中极少数人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应以预防性为主,而不是集中于治疗性,“受之以鱼,莫如授之于渔”,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为主要目标 2.针对性 本书以高职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素质量身定做,结合社会和市场对高职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进行取材和内容设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3.操作性 考虑到学生学习这门课程主要是其实用性,本书设置了大量的可操作性的团体活动、心理测试、投射测验等项目,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心理素质。 4.内容深入浅出 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开设心理学专业课程,心理健康涉及的心理学理论又繁多,作者在选取了学生必须掌握的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时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尽量把深奥的理论用非专业的、浅显的语言表达,增强学生的吸收利用效率。 5.形式活泼多样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增强体验能力,作者运用了“心理知识”、“生活链接”、“心有灵犀一点通”“心灵感悟”、“他山之石”、“心理测试”、“团体心理拓展”“拓展阅读”、“推荐好书”等形式全方位、多纬度的心理驯练。 6.信息载体丰富 运用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心理咨询、心理测量学、哲学、团体动力学、伦理学、生命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极大地丰富了本书的内容,使得本书的知识信息兼顾心理健康的各个层次需求。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