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初探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初探
ISBN:978-7-5646-2692-1 条码:
作者: 张爱军  相关图书 装订:0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56.00  折扣价:¥50.40
折扣:0.90 节省了5.6元
字数: 267千字
出版社: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页数: 224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5-06-02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的基础,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保证。本书为作者多年对于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成果总结,在阐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并提出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建立和求解的新途径——复杂适应系统(CAS)。本书内容还包括:水资源规划管理现状与进展、徐州市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分析、沂沭泗流域降水变化变化特征分析等等。

作者简介:
 张爱军,河海大学国际工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管理学博士学位,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曾任中国矿业大学兼职教授,江苏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人文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水利工作、行政管理工作,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多次参与南水北调东线规划、徐州创建节水型城市、水资源总体规划等重大水利工程研究。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水资源保护》、《科学管理研究》、《科技信息》等发表数十篇论文。

章节目录:
前言

上篇
1 水资源配置理论基础
1.1 水资源问题与挑战
1.2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
1.3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1.4 本书主要内容和方法
2 基于CAS的水资源配置基本理论研究
2.1 复杂性系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2.2 CAS理论应用于水资源配置的理论分析
2.3 水资源配置的复杂适应性描述
2.4 基于CAS的水资源配置过程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CAS的水资源配置系统解析
3.1 水资源配置系统的主体结构
3.2 水资源配置系统主体的刺激一反应规则
3.3 水资源配置系统主体的演化规则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CAS的水资源配置模型研究
4.1 基于CAS的水资源配置计算逻辑框架
4.2 基于CAS的水资源配置模型
4.3 基于CAS的水资源配置计算方法——混合遗传算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CAS的水资源配置模型的应用——以徐州市为例
5.1 徐州市基本情况
5.2 徐州市水资源配置系统主体分析
5.3 节水策略下徐州市基于CAS的水资源配置结果及分析
5.4 产业结构调整策略下徐州市基于CAS的水资源配置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下篇
水资源规划管理现状与进展
徐州市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分析
沂沭泗流域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徐州市创建节水型城市的启示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徐州段水污染防治方略刍议
徐州市建设节水型社会探讨
江苏省徐淮地区农业节水问题及对策研究
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江苏省城市生活及工业节水初探
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水资源管理体制探讨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几点思考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水利工程环境影响控制措施

精彩片段: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初探》:
  而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一方面,经济活动要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经济现象常常表现出随机性、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经济问题处理的是人的问题,进一步说是人的集合,不是单个的人的问题,因此,经济的真实过程和现象往往是非线性、不可逆演化、远离均衡的,如宏观经济变量的不规则涨落、股价的大幅波动以及某些经济时间序列的高度自相关性等,但传统经济学受到牛顿力学的局限,对于这些无法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因此,自从普利高津证明了经济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也遵从负熵定律以来,经济学家就开始寻找能够真实描述系统演化形态和处理不确定性因素的基本方程。人们在研究中发现,经济系统作为一个不断演化的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因此,运用复杂性科学的理论、方法对经济进行研究是必要的、可能的。如在1980年,美国经济学家司徒泽(Michael J.Stutzer)首先将混沌理论应用于经济学,在哈维尔经济增长方程中揭示了混沌现象,发表了题为“一个宏观模型中的混沌动力学和分叉”的论文;经济学家德依(Day.R)1982年和1983年分别发表的题为“非规则增长周期”和“经典增长中显现的混沌”的论文则完成了复杂性经济学理论上、试验上的突破,从而使复杂性经济学开始步入主流经济学的阵地。
  目前,经济系统的复杂性研究已经成为复杂性科学研究中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近年来,在经济系统复杂性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最新的成果,例如:元胞自动机在股票市场投资行为模拟研究、非线性动力学与社会心理学、对复杂性科学及其研究内容的思考、复杂自适应系统的策略观——被动元件产业案例、经济系统中的优化和演化、经济系统的密度周期性研究,等等。
  (2)复杂性系统在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复杂性系统在管理中的应用最大成就莫过于在管理思想和理论方面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组织管理系统非线性认识的突破
  复杂性科学的诞生,为管理科学家打开了认识组织中无序、不稳定和变化的新视野,也让他们看见了现实组织系统中的“紊乱”和“突现”,同时,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理论为管理者揭示了许多组织变化的内在规律。
  管理思想家们已经开始把复杂性系统当作理解和促进组织转换与更新的框架。1985年,Gemmil和Smith运用非线性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组织系统是如何解体、如何在经历危机后进行改组的问题;1988年,Nonaka揭示了有意图的无序创造性是如何导致组织的改组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模式;1989年,Kiel研究了政府组织在经历危机后的诸如预算削减等变化问题;同年,Leifer把复杂性科学作为“演化‘’方法去认识和分析组织的转型变化。
  利用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取得的上述成果,使管理学家认识到管理世界中的不确定、不稳定、无序是由管理世界本身内在的非线性造成的,从而打破了对组织变革的传统认识,形成了认识组织变革的新模式和框架。
  ②对组织与变革演化模式的认识
  1990年,richJantsch研究揭示了组织变化的三个阶段:确定性的变化、稳定的变化和耗散或转型的变化。这些关于组织变化与转型的观点形成了认识组织和变革的管理思想雏形,同时也提供了理解复杂性科学是如何改变关于组织与变革的传统管理范式的基础。
  ③对机械的组织和确定性变化模式的反省
  牛顿把世界看成有序、稳定、可预测的,对他来说,系统变化是确定性的,永远沿着固定的和可预期的轨道变化。牛顿对变化过程的观点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管理学家,使牛顿的机械决定论成为早期管理思想的基础。这种对管理和组织思想影响的极端表现是韦伯(Weber,1947)的机械的理想化官僚组织理论,这种理论把组织看成确定性的系统,它的变化结果是可预期的、可控制的,因为这种管理组织只允许逐渐变化到改变较大的过程和结构。对管理复杂性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传统的机械的组织理论的局限性和对复杂管理系统的不适用。
  ④对”突现“(Emergence)的认识
  按照复杂性科学的观点,人们认识到突现是指复杂系统中的行为个体(Agents)根据各自行为规则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没有事先计划但实际却发生了的一种行为模式(Stacey,1996)。对突现认识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意识到复杂组织系统中行为个体间交互作用的重要性,并认识到组织突现在突现事件中,整体行为模式不能根据其个体行为规则进行预测,并且整体模式不能还原为其个体行为(CMC,1998)。
  ……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