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散文研究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
|
ISBN: | 978-7-5621-7921-4 |
条码: | |
作者: |
陈兴芜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60.00
折扣价:¥57.00
折扣:0.95
节省了3元
|
字数: |
334千字
|
出版社: |
西南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6-07-01 |
|
内容简介: |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散文”是一门特殊的文体,从“散文”的角度,梳理、认知我国古代的文学脉络,是一件极有研究和普及意义的工作。本书稿就我国“古代散文”这一主题,从先秦起至清止,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七个时期,用先总述后分论的逻辑结构,讲解、分析了各个时期的散文作家、作品,以期读者了解我国“古代散文”的全貌,进而深入学习和掌握之。另外,中国古代散文有文、史、哲结合和密切配合政治的传统。它深刻地揭露现实矛盾,具有关怀民生疾苦的现实主义精神。同时,中国古代散文题材丰富、体裁多样、风格多变、语言华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
作者简介: |
作者系重庆出版集团总编辑,文学硕士,曾在国内期刊发表44篇学术论文,并出版3部相关著作,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扎实的科研能力。作者长期从事图书编辑工作,曾多次获得中国图书奖、“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工作者”号等荣誉。
|
章节目录: |
第一章 先秦散文/1 第一节 先秦散文概述……………………………………… 3 第二节 《论语》、《孟子》、《荀子》…………………………… 7 第三节 《老子》、《庄子》…………………………………… 29 第四节 《管子》、《商君书》、《韩非子》……………………… 40 第二章 秦汉散文/57 第一节 秦汉散文概述……………………………………… 59 第二节 李斯的《谏逐客书》与铭文等……………………… 66 第三节 贾谊的《过秦论》、《治安策》等…………………… 69 第四节 晁错的《论贵粟疏》等……………………………… 74 第五节 枚乘的《七发》与赵壹的《穷鸟赋》、《刺世疾邪赋》 ……………………………………………………… 77 第六节 司马迁的《史记》等………………………………… 82 第七节 班固的《汉书》、《两都赋》………………………… 94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散文/101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散文概述…………………………… 103 第二节 曹植的《求自试表》、《洛神赋》等………………… 112 第三节 诸葛亮的《隆中对》、《出师表》等………………… 116 第四节 李密的《陈情表》与左思的《三都赋》…………… 119 第五节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 123 第六节 郦道元的《水经注》与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 126 第七节 庾信的《哀江南赋》等…………………………… 131 第四章 唐代散文/135 第一节 唐代散文概述…………………………………… 137 第二节 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与王绩的《醉乡记》等… 146 第三节 王勃的《滕王阁序》与骆宾王的《讨武曌檄》等… 150 第四节 陈子昂的诗文革新与书奏章表等……………… 156 第五节 韩愈的古文理论与散文创作…………………… 161 第六节 柳宗元的古文理论与散文创作………………… 169 第五章 宋代散文/181 第一节 宋代散文概述…………………………………… 183 第二节 欧阳修的古文革新理论与散文创作…………… 194 第三节 苏轼的古文创新理论与散文创作……………… 205 第四节 苏洵与苏辙的散文创作………………………… 216 第五节 王安石与曾巩的散文创作……………………… 229 第六章 元明散文/243 第一节 元明散文概述…………………………………… 245 第二节 虞集的奏疏、记序等……………………………… 257 第三节 宋濂的文论与《送东阳马生序》等……………… 263 第四节 归有光的文论与《项脊轩志》等………………… 268 第五节 袁宏道的文论与山水游记……………………… 276 第七章 清代散文/287 第一节 清代散文概述…………………………………… 289 第二节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与顾炎武的《日知录》等 …………………………………………………… 297 第三节 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与姚鼐的《登泰山记》等 …………………………………………………… 305 第四节 袁枚的文论与《祭妹文》等……………………… 316 第五节 龚自珍的“经世致用”之文……………………… 320 第六节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谭嗣同传》等………… 327 第七节 邹容的《革命军》等……………………………… 333 第八节 林觉民的《与妻书》……………………………… 338 后 记/341
|
精彩片段: |
诸子散文发展的第一阶段:《论语》、《老子》、《墨子》,由简短的语录体散文,向带有议论性的散文过渡。语言上,有文有质,韵散间杂,不重修饰,言辞简要,旨意深远,讲求逻辑。 诸子散文发展的第二阶段:《孟子》和《庄子》,由对话式的论辩散文,开始向专题论文发展,注意文章的形象性和感染力,语言生动流畅。修辞手法的运用,论辩的犀利透辟、铺张扬厉、气势磅礴、汪洋恣肆、奇丽诡谲是其风格特点,是后世论辩散文和形象化哲理散文的开山。诸子散文发展的第三阶段:《荀子》和《韩非子》,专题论述,重在说理,结构严密,讲究修辞。文章的朴实浑厚,说理的细密周详,文风的严峻峭拔、锋芒毕露,语言的排比对偶、辞采丰富和大量寓言故事的运用,是其主要特点。 先秦时期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共同的趋向是由简到详,由质朴到富赡,它们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和矛盾斗争,为现实的政治服务。善于叙事,说理透彻,描写生动,语言精练形象,风格多种多样,是我国古代散文的典范。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