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北欧陶瓷产品设计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北欧陶瓷产品设计
ISBN:9787562181071 条码:
作者: 于清华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56.00  折扣价:¥53.20
折扣:0.95 节省了2.8元
字数: 270千字
出版社: 西南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6-10-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陶瓷产品设计指借助设计的思维或技术手段,对陶瓷产品的功能、原理、结构、造型、色彩、画面、布局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包装,其目的在于提升陶瓷产品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以期达到较高的经济收益。芬兰、瑞典和丹麦这三个国家的陶瓷产品设计代表了北欧陶瓷设计的最高水平,了解其陶瓷设计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拓展视野、丰富知识。 《北欧陶瓷产品设计》是“中外陶瓷设计艺术丛书”之一种,本书围绕“手工情结”“批量制作”“3D打印”三大部分内容展开讲述,作者将其细分为芬兰的手工制瓷、瑞典的手工制瓷、丹麦的手工制瓷、芬兰的制瓷业、瑞典的制瓷业、丹麦的制瓷业、芬兰的陶瓷3D打印、瑞典的陶瓷3D打印和丹麦的陶瓷3D打印设计九个章节,回顾北欧陶瓷的发展历史,讲述北欧陶瓷的发展现状,同时展望了新技术、新形势下的北欧陶瓷艺术的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
于清华,女,1978年生,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产品设计系主任。现已出版学术著作五部,其中一部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学著作奖。 

章节目录:
第一部分 手工情结
第一章 芬兰的手工制瓷 003
一 芬兰的工艺和设计传统 003
二 芬兰工艺发展的促进力量 005
三 芬兰各地的工艺与设计传统 008
四 执着的手工制作者 014
五 手工情结的学院基础 023
第二章 瑞典的手工制瓷 035
一 瑞典的设计组织、协会与博物馆 036
二 瑞典各地陶瓷设计艺术的发展 040
三 执着的手工制作者 047
第三章 丹麦的手工制瓷 071
一 学院的设计教育与协会机构 071
二 思想与工艺之间 074
三 执着的手工制作者 076

第二部分 批量制作
第四章 芬兰的制瓷业 107 一 阿拉比亚公司 107
二 伊塔拉公司 113
三 玛丽麦高公司 116
四 金枪鱼设计公司 122
五 梁良与Elinno公司 125
六 芬兰木棚 130
第五章 瑞典的制瓷业 133
一 古斯塔夫博格陶瓷厂 133
二 罗斯兰陶瓷公司 135
三 索格弗恩公司 141
四 斯德哥尔摩设计工房 143
第六章 丹麦的制瓷业 145
一 皇家哥本哈根陶瓷厂 146
二 菜单公司 152

第三部分 3D打印
第七章 芬兰的陶瓷3D打印 159
第八章 瑞典的陶瓷3D打印 163
第九章 丹麦的陶瓷3D打印 165 一 茹格纳·茂森的陶瓷3D打印探索 166
二 弗莱明·楚·汉森的理论研究和设计探索 169
参考文献 173

精彩片段:
北欧的手工教育体系与工艺传统
  顾名思义,“手工”就是指靠手的技能做出的工作。“手工”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初等教育体系则始于芬兰,最早是由芬兰教育家欧诺·塞格诺斯(Uno Cygnaeus)提出的,他是一位牧师,被誉为“芬兰小学之父”。在欧诺·塞格诺斯的极力倡导和不断努力下,芬兰的各级教育体系,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芬兰的中小学都开设有手工课程,教学生学习剪纸、绘画、刺绣,以及用黏土、沙和颜料进行创作,芬兰的陶瓷产品设计师们都受益于这种教育体系,动手能力的培养让他们热爱手工劳作,并在成年后选择陶瓷产品设计行业,将这一爱好作为终身的职业追求。
  手工教育在19世纪开始受到北欧国家的广泛重视,其主要原因在于,通过手工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他们对于形状美的认知以及一般实用技巧的掌握。经过欧诺·塞格诺斯的不懈努力,芬兰政府终于在1866年将手工课程列入农村初等学校的男童教育中。芬兰政府规定,所有农村学校的男生和师资培训学院的男教师必须接受手工艺训练。1872年,这一制度从农村推广至城市。这一教育理念在1872年传入瑞典,瑞典设立了专门的手工艺学校,之后传播至挪威和丹麦,乃至英、法等国,还影响到美洲国家,不仅如此,日本的手工教育体系也是源自瑞典。在这些国家中,手工艺不仅是学校课程的一部分,它还与经济挂钩,成为家庭经济的助推剂,人们可以通过出售手工制品来增加家庭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手工艺的发展与持续繁荣。
  芬兰的小学手工教育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毛线编织技巧,能够用毛线制作一些日用品,比如手套、袜子、杯垫等,还要会烤制简单的糕点,会简单的木工工艺,能够独立制作小板凳,这些都是初级的手工制作要求。在芬兰的大学设计专业的教育中,学生经常要将自己的设计构想通过手工制作的物品呈现出来。北欧手工教育的普及,让手工技艺不仅是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专利,还是许多职业和生存所需的基本技能。
  瑞典自从1872年成功引入芬兰的手工教育体系之后,不断推广、改善和提高,现如今,瑞典中小学的劳动和职业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成为典范。瑞典在义务教育阶段非常重视手工劳动教育,近几十年间,虽然科技的发展引起了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很多手工制作的工作让位于机器大生产,但是,瑞典的手工教育并没有被削弱,反而有所增强。瑞典之所以重视手工教育,是因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习惯,可以促进学生身心成长,让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这一口号是我们常常提及的,但是瑞典更好地将这一口号贯彻到具体的手工劳作课程中。
丹麦具有悠久的手工艺传统,丹麦的许多知名设计师大都具有工匠背景。他们的手工技艺不仅来自于学校教育,还以师徒传承或父子传承的方式承继下来。丹麦的学院派手工教育体系的发展可以追溯至1875年,丹麦妇女协会(Danish Women’s Society)在这一年创建了“绘画和艺术工业学校”(The School of Drawing and Art Industry),也就是现在著名的丹麦皇家艺术学院。早期创建的目的是为女性提供训练绘画和其他技能的学习,帮助女性就业或者为工业生产服务。
  长久以来,北欧人民就有依赖双手进行自给自足的生产和生活模式的传统,早年间,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有限的自然资源让他们徒手制作日常生活用品、各种装饰品和玩具。资源的匮乏教会了北欧人珍惜和使用自然材料,这些手工制品历经岁月的磨砺,沉淀下来的是一份朴实无华的自然美,每件手工艺品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关于制作者、关于生活的故事。在芬兰的国家博物馆里保存的那些前工业时代的手工艺品,就如同记载芬兰手工艺传统的实物教科书:木质啤酒罐(图1-1)记载的是芬兰的酒文化和芬兰人嗜好饮酒的习性。现如今,已经步入高度现代文明的北欧人仍保留了手工制作的传统,这大抵与北欧的传统文化相关。
  “家”对于北欧人来讲意味深长,与南欧国家不同,北欧黑暗寒冷,一年有大半时间都是冬季,北欧人留在家中的时间要比南欧人多,因此,北欧人更注重家庭环境的营造。造访北欧人的家,会发现他们家中随处可见手工制作的工艺品。自小就接受手工艺训练,让北欧人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喜爱徒手制作各种家居用品。北欧人与家的这种特殊情感,也让北欧的家居用品设计非常出色,陶瓷产品只是其中的一个门类。在每年一度的芬兰圣诞市集中见到的那些手工陶瓷制品,都是芬兰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体悟的表现。其中与芬兰国家博物馆中展示的木质啤酒罐造型相似的陶瓷杯,也是对文化的延续与传承。日常生活用品经过不断设计最终成为设计品,这样的案例在北欧较为常见。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