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自由教育及其践行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自由教育及其践行
ISBN:978-7-5621-8071-5 条码:
作者: 彭道林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小16开
定价: ¥55.00  折扣价:¥52.25
折扣:0.95 节省了2.75元
字数: 386千字
出版社: 西南大学出版社 页数: 316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7-01-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人即自由,自由即人。自由教育是关乎人的教育,满足人向往自由的天性。
该书所论自由教育,大致相当于博雅教育,但又有区别,指的是培养人热爱自由、珍惜自由、理解和运用自由,尤其是形成自由发散、灵活敏锐的思维,从哲学之必然世界中获得自由。通过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改革,深入理解教育与人的根本关系,运用全新的教学原则和教育方法,最终导向智慧与德行。

作者简介:
彭道林,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在《高等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现代大学教育》、《大学教育科学》、《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上发表论文18篇。

章节目录:
第一章 自由教育与自由 - 1 -
关于自由 -2 -
关于自由学术 - 4-
知识的三个层次 - 8 -
问题与命运 - 11-
教学何以成为艺术 - 15 -
自由教育的普遍化问题 - 18 -
关于人的学问 - 21 -
论《人论》 - 24 -
评“外壳”之说 - 27 -
自由教育的永恒性 - 30 –
附:人与大学之魂

第二章 自由教育的教学实践 - 41-
怎样理解教学过程 - 42 -
不同类型命题的意义 - 45 -
关于无限的学说 - 48 -
有永恒吗 - 52 -
自由教育的课堂践行 - 55 -
“五I”课程观 - 58 -
教育美学 - 64 -
课堂与自由 - 68 –
附:命题教学与自由教育 - 71-
“五I”课程观再释读 -77 -
关于课程理论的若干问题 - 85-

第三章 自由教育的哲学思考 - 91 -
德育的重要从何而来 - 92 -
重要性是获得的 - 95 -
何谓劳动 - 98 -
何谓全面 - 101 -
发展全面 - 104 -
艺术与自由教育 -107 -
教育与哲学 - 111-
自由教育在中国 - 115 -
自由课程 - 119 –

第四章 教育与人 - 123-
教育有多少种 -124-
关于应试教育 -127 -
应评教育 - 130 -
教育病理 - 133 -
素质教育 - 136 -
人去哪儿了 - 139 -
人需要些什么 -141 -
人的神性 - 144-
人是什么 - 147 -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 151-
应人教育 - 155 -
何种回归 - 158 -
内在物 - 161 -
知识产权问题 - 164 -
把自己培养成为自己 - 168-
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 - 171 –
附:论大学与大学章程 -175-
基于自由教育理念的大学应用人才培养 - 183-

第五章 教学原则问题 - 195-
关于教学原则 - 196 -
中国学者的论述 - 200 -
心理学的地位 - 203 -
元学习问题 - 206 -
智力与心力的协调 - 209
人的动力系统 -212-
意志力问题 -215 -
关于自信心 - 217 -
简论隐性教育 - 221 -
“大学现代化”问题 - 224 -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协调 - 228 -
认知发展与情意发展的协调 -232 -
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发展的协调 -235 -
思维训练与操作训练的协调 - 239 -
论神 - 243 -
深入与浅出的协调 -246 -
方法论问题 -249-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的协调 - 252 –
附:试论教学原则- 255 –

第六章 智慧与德行 - 269 -
梦想与现实 - 270 -
论智慧 - 273 -
论私有 - 278 -
道德智慧 - 282 -
知识与德行 - 286 -
论抽象 - 290 -
黑格尔的论述 - 295-
怀疑主义 - 298 -
永恒主义 - 300 -

参考文献 - 235 -
后记 - 235 –

精彩片段:
师生的积极性从哪里来呢?以学生为例,他们的积极性可能源于父母,不要愧对了父母的用心良苦,也可能是为了光宗耀祖,做一个好后生。也还可能是为了这所培养了自己的学校,实在是要去勤奋学习和修炼。如果有几位好教师,他们更可能这样想,学校不正是由教师们组成的吗?如果有一位好校长,这也会十分有利于他们积极性的增强,但这只是“有利于”,这个“利”还是靠他们自我实现。校长有影响,但亦非决定性的影响,决定者乃个体自身。
一般人都有争胜好强的心理。这正是竞技体育存在的前提。奥运会已成了当今世界最大的盛事。这也是源于古希腊的,也是希腊神话的今日再现。
这种争胜好强也构成了人的动力系统,却是在比较之中形成和发展的。这是外在因素对内在动力影响的结果。因而,外在环境之类,如果良好,就比较有利于自我动力系统的增强。所以,社会要努力变革自己、完善自己。人还有一种自我完善,那就是不让竞争变得无序并伤害自己。以NBA为例,其规则就越来越完善,既限制了粗野的行为,又让人的技能,聪明才能得以充分展现。换言之,这是人的理性与激情的美妙融合在竞技场上的表现。(节选自第五章)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