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与中国乡村治理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乡村振兴与中国乡村治理
|
ISBN: | 978-7-5504-3270-3 |
条码: | |
作者: |
冯俊锋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88.00
折扣价:¥83.60
折扣:0.95
节省了4.4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8-01-01 |
|
内容简介: |
在《乡村振兴与中国乡村治理》一书中,作者提出没有乡村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在中国行将实现“两个百年梦想”的征途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成为合力救赎乡村世界的良方,而新型城镇化正是新时期实现农村现代化,进而实现乡村治理的有效路径。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大规模持续流动涌入城市,是现阶段的基本事实,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所面临的现实课题。作者通过对中国近代以来主要乡村治理个案的历史考察,比较客观地评价了其历史地位与现实影响,并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实施路径,揭示出新型城镇化是中国乡村治理的很好“结合点”与优选“切入点”。
|
作者简介: |
冯俊锋,男,1973年3月生,四川仪陇人,先后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获文学硕士、历史学博士学位,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后。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三联生活周刊、四川日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等报刊发表、转载新闻、文学、评论及学术作品500余篇,主要作品有:《象征主义对中国新诗的影响及嬗变》,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复印中心现当代文学卷第五期全文转载,入选《中国现代文学100篇论文选读》;《启蒙的式微与传统精神的归隐-对五四文化启蒙运动的再评价》;《翟永明:没有诗的生命是一种缺憾》;《新型城镇化应有哪些警觉》;《以政务公开取信于民是最好的善治》。学术专著《百年光影的民国记忆--国民党在大陆时期对电影的管理与控制》(九州出版社出版2013年出版);《我是弱者,因为我是记者》2006记者节前夕《中国青年报》发表后,2000多家网站和多家刊物转发,并引发新闻界关乎记者命运的持续大讨论。论文与新闻作品多次被引用或例举。
|
章节目录: |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本书注重现实理论与个案实证研究,并对现实政策走向进行了多维度解读。同时,既注重从历史上考察我国乡村治理功效,亦注重运用“全球化”语境考察中国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功用。作者多年基层工作实践,及广泛调研在书中均有体现。 此外,该书既有理论上的深层次探讨,亦对现实问题提出破解之策,系统地问答了中国乡村治理何去何从、乡村何以振兴等问题。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