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爱国主义音乐审美 - 未名启迪·新视野教师教育丛书·音乐教育系列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爱国主义音乐审美 未名启迪·新视野教师教育丛书·音乐教育系列
ISBN:978-7-301-29395-9 条码:9787301293959
作者: 郑茂平 白雪 钟莹  相关图书 装订: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35.00  折扣价:¥33.25
折扣:0.95 节省了1.75元
字数: 344千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数: 228页
发行编号:7301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8-07-26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该书从爱国主义经典音乐的概念界定、历史发展规律、功能、审美形态与风格、美学、心理学等角度入手,探讨其历史与理论的相关问题。全书大致分为理论、历史、心理、美学四篇。每篇由研究文献集萃、文献综述、史论研究三章构成,由此勾勒出爱国主义经典音乐的历史脉络及发展规律、形态风格的整体面貌和本质特点、相关研究的前沿进展,从而为爱国主义经典音乐的学习与研究提供一部入门教材。 该书对爱国主义经典音乐的历史与理论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整体研究,在概念界定、功能、历史、形态、心理美学方面,基于学术界研究成果的综述,进行了创新性研究,提出了鲜明观点,由此较科学准确地描摹出爱国主义音乐的全貌和本质特点。 该书基于蒲亨强教授长期深入的教学与研究而成,既是一本爱国主义经典音乐史的研究专著,也可作为音乐学专业、音乐教育专业、音乐表演专业的研究生教材。

作者简介: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项目4项,正主持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1项,出版专著12部,论文120余篇。获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多项。

章节目录:
上篇 第一章“大我”的表现 第一节“大我”表现的人格基础 一、“大我”中的“道德性”音乐需求 二、“大我”存在的音乐文化语境 第二节“大我”表现的社会基础 一、“大我”的社会内涵 二、爱国主义音乐中的“大我”特征 第三节“大我”表现经典作品分析——以《忆秦娥·娄山关》为例 一、《忆秦娥·娄山关》创作的社会需求和文化语境 二、《忆秦娥·娄山关》的“大我”表现——以“小”映“大” 第二章“大理”的态度 第一节“大理”中的人性 一、“大理”的人性本质 二、“大理”的人格属性 三、“大理”的情感特质 四、“大理”的教化功能 第二节“大理”的价值取向 一、“大理”中的社会价值取向 二、“大理”中的民族主义取向 第三节“大理”表现经典作品分析 ——古筝曲《临安遗恨》《苏武牧羊》 一、古筝曲《临安遗恨》爱国主义艺术体现的形态分析 二、古筝曲《苏武思乡》爱国主义艺术体现的形态分析 第三章“大境”的趣味 第一节“大境”的审美效应 一、音乐“情境”的内涵 二、“情境”的多学科解读及音乐价值 三、“大境”在爱国主义音乐中的功能 第二节“大境”的社会性 一、爱国主义音乐中的社会情境分析 二、个体情境在爱国主义音乐中的社会性体现 三、群体情境在爱国主义音乐中的社会性体现 第三节“大境”的具体体现 ——以钢琴协奏曲《黄河》为例 一、“群体情境”对《黄河》题材和内容的影响 二、“个体情境”在《黄河》中的多层面表达 目录 爱国主义音乐审美 第四章“大爱”的形象 第一节“大爱”形象的类型化表现 一、爱国主义音乐中“大爱”的情感性表现 二、爱国主义音乐中“大爱”的对象性表现 三、爱国主义音乐中“大爱”的意象性表现 第二节“大爱”形象的形成路径 一、独特的音乐语言表现爱国主义“大爱”形象 二、宏大的心理表象构建爱国主义“大爱”形象 三、情感的运动状态活化爱国主义“大爱”形象 第三节“大爱”的具体表现——以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为例 一、时代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统一塑造出生动的大爱形象 二、个体形象与群体形象的完美结合勾勒出鲜明的大爱形象 下篇 第五章爱国主义音乐的民族风格 第一节民族风格的审美属性 一、何谓“民族风格” 二、音乐表演的民族风格 第二节民族风格的审美体验 一、对音乐作品中地域风格的把握与审美体验 二、对音乐作品中时代风格的把握与审美体验 三、对音乐作品中民族语言的把握与审美体验 四、对音乐作品中民族性格的把握与审美体验 五、对音乐作品中音乐形态的把握与审美体验 第三节民族风格的审美形态 一、歌剧选段《洪湖水,浪打浪》民族风格分析 二、二胡独奏曲《三门峡畅想曲》民族风格分析 三、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民族风格分析 第六章爱国主义音乐的身份认同效应 第一节身份认同的特征 第二节身份认同的形态 一、音乐审美身份认同的模式 二、爱国主义音乐身份认同的具体体现 第三节价值认同 一、音乐审美价值的潜在内化 二、音乐审美价值内化的机制 三、音乐审美价值内化具体作品分析 第七章爱国主义音乐审美意义的表现方式 ——以颂歌为例 第一节爱国主义音乐的颂歌特质 一、“颂”字解义 二、“颂歌”的文化特质 三、“颂歌”的主题及其演变 四、颂歌与爱国主义音乐的关系 第二节审美意义的表现方式 一、表现的含义 二、审美表现的主要方式 第三节颂歌审美意义的表现方式 一、一般意义的表现方式 二、音乐意义的表现 三、颂歌意义表现的四种方式 第八章爱国主义音乐审美意义的表现形态 第一节意义表现的主导因素 一、音乐特征与意义表现 二、语言特征与意义表现 第二节意义表现的语音要素 一、语音音响的基本要素与意义表现 二、语音的运动形态与意义表现 第三节意义表现的语音形态 一、直接表达方式下的语音形态 二、间接叙述方式下的语音形态 三、事物象征方式下的语音形态 四、情境烘托方式下的语音形态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