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
ISBN: | ISBN 7-301-03029-0/K·209 |
条码: | |
作者: |
陈炎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2-1 |
开本: | 大32开 |
定价: |
¥28.00
折扣价:¥26.60
折扣:0.95
节省了1.4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481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02-10-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研究的论文集。在近30篇论文中,作者通过大量的文献考据、考古论证、实地调查、对比分析,把连接中外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生,发展及由此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论述得淋漓尽致,充分反映了作者在这一研究领域的成就。通过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到从汉唐至明清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更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重走海上丝绸之路也会进一步加强海内外经济、文化交流。
|
作者简介: |
陈炎,男,1916年12月生,浙江省鄞县人。北京大学东方学系教授,兼任宁波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云南民族学院名誉教授、昆明郑和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和中国海交史研究会顾问、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和中国太平洋学会名誉理事。1946年毕业于国立东方语专后,留校任教。1949年该校与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合并,一直任教至今。近些年来,开创性地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是国内最早提出“海上丝绸之路”者。研究成果卓著,多次应邀出国参加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会议和讲学。1991年应邀作为中国惟一特邀代表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马尼拉举行的“海上丝绸之路”的综合考察和国际学术会议。主要学术著作有:《战斗中的马来亚》、《缅甸史》、《战后东南亚史》等。近十年来,在海内外发表的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专著有:《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等及论文百余篇,其中《略论海上丝绸之路》1986年获北京大学首届科研成果一等奖。
|
章节目录: |
目录 季羡林序 姚楠序 自序 中华民族海洋文化的曙光——河姆渡文化对探索海上丝绸之路起源的意义 丝绸之路的兴衰及其从陆路转向海路的原因 略论海上丝绸之路 古代浙江在东海丝绸之路中的地位 南海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6世纪前的泰国湾和泰国境内的古国在东西海上交通中的地位 阿拉伯世界在陆海丝绸之路中的特殊地位——兼论中阿经济文化交流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郑和下西洋对伊斯兰世界文化的影响和贡献 郑和下西洋促进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澳门港在近代海上丝绸之路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兼论中西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菲、拉美之间的文化交流 海上丝绸之路与日月同辉——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的体会 西南丝绸之路的历史及其发展前景——兼论德宏州的特殊地位和它的贡献 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及其贡献 中缅两国历史上的陆海交通和文化交流 中泰两国历史上的海上交通和文化交流 孔子思想的走向世界及其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 宁波儒商在海内外的创业及其对祖国的贡献 宁波港与海外各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缅怀我与美国飞虎共同抗日 回顾在“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的一些收获和体会 展望宁波与“海上丝路”文化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 孙中山在澳港台及太平洋地区的革命活动及影响 沉痛悼念恩师朱杰勤教授 风范彪千秋 英名传万代——沉痛悼念先师姚楠教授 我的良师益友、道德风范、精神力量——敬贺季羡林教授九秩华诞 追忆我与泰国奇石馆馆长周镇荣在中国寻石访友的往事 再版后记 附录 作者著作目录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