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亡党十年祭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苏共亡党十年祭
|
ISBN: | 7-81075-328-2 |
条码: | |
作者: |
黄苇町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2-10 |
开本: | 大32开 |
定价: |
¥22.00
折扣价:¥20.90
折扣:0.95
节省了1.1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江西高校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40
|
出版日期: |
2002-08-01 |
|
内容简介: |
以史为鉴,提高警惕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苏共亡党十年祭》推介 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2001年8月,一篇以特大号黑体标题出现在《南方周末》的头版,这篇文章被很多人争相传诵,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据来自各互联网站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02年2月的半年多时间里,中国内地已有两百多家媒体报道、转载了这篇近万字的文章;美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新加坡和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的三十多家主要通讯社、电视台和报刊,也在黄金时间和醒目位置作了报道、转载和评论。这就是著名经济学家、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社红旗出版社社务委员黄苇町同志根据他2001年7月13日在中共中央党校所作报告的部分内容整理而成的《苏共亡党十年祭》。 江西高校出版社约请作者在上述报告的基础上结合他在中央党校、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及一些中央部委、省市机关的专题报告的部分内容整理撰写了《苏共亡党十年祭》一书。2002年4月首次出版,短短一年来,重印8次,反响强烈。正如一些外电报道的那样,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和干部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潮中出现的,是一本应时的纪念文章,能产生如此持久、广泛的影响绝不是偶然的。该书以生动、通俗的语言,应用“三个代表”理论,从党群关系、干部路线、经济改革三个侧面简要地回顾了苏联剧变和俄罗斯改革的历程,通过大量的历史事实的深入剖析,对这一20世纪9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全书分为“苏共亡党十年祭”“谁是苏共的掘墓人”“反思俄罗斯改革”“历史在这里沉思”四个篇章。书中提出,被自己所代表的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抛弃,是苏共亡党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是党群关系的首先解体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而党群关系的解体是从党内干群关系的疏远开始的;苏共的掘墓人正是苏共领导层本身,选拔年轻干部不讲政治是重要的教训;俄罗斯改革的失败不是因为缺乏经验造成的,而是因为改革的主导权落到了利益集团手中;等等。 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这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苏共亡党十年祭》一书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苏联的亡国之痛中吸取治国之道,以共产党人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保持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作为论述的主线,使读者能够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正反两方面的教训中,获得对“三个代表”思想是我们“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生动认识。使各级干部深刻领悟“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时刻有着这么一股危机感和使命感。 《苏共亡党十年祭》一书出版以来,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陕西卫视、凤凰卫视、《科学时报》、《南方都市报》、《大公报》、《江南都市报》、《北京晚报》、《中国老年报》、《中华读书报》、《厦门日报》、《海峡都市报》、《凤凰周刊》、《中外书摘》、《南风窗》、新浪网、人民网、凤凰网等诸多电视台、报刊、杂志、互联网站等媒体对这本书作了相关专题报道、评论、转载、连载等。很多党支部用党费购买给每个党员作为平时学习的参考书。近期该书还被甘肃省委党校选定为领导干部的培训教材。黄苇町教授还应邀到吉林省委、省政府中心班子,武警总队,解放军总政,陕西、上海、甘肃、四川等省市机关团体作了专题讲座。有很多人还把该书和郭沫若先生的《甲申三百年祭》相提并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共产党人的力量便在于她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只要和人民站在一起,她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加强这种危机感的认识,不断加强自身党性的修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同那里的干部和群众一道,努力排忧解难,化解矛盾,打开工作局面。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始终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该书有助于加深读者对“三个代表”思想是我们“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最重要的党风建设的认识,是对党员干部和高校师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和形势教育的好教材。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