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史诗论 - 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丛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南方史诗论
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丛书
|
ISBN: | 7-81074-013-X/I·4 |
条码: | |
作者: |
刘亚虎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大32开 |
定价: |
¥35.00
折扣价:¥33.25
折扣:0.95
节省了1.75元
|
字数: |
334千字
|
出版社: |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1999-08-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论述了南方彝、苗、壮、傣等30多个民族的原始性史诗、英雄史诗、迁徙史诗的各种传播形态、源流、文本、类型、形象、艺术特点、文化根基、与其他民族史诗的比较、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多学科价值等。本书认为,南方史诗具有分别在祭祀仪式、生产征战环节、人生礼仪、娱乐场合演唱的传播形态,各具有不同的功能,早期的原始性史诗的胚胎是关于图腾、始祖的神话,祭祀图腾、始祖的祭词,萌生于原始先民征服、求同的欲望和“神秘互渗”的思维,随着形式对目的的不断超越而从祭词不断发展到史诗。家长奴隶制、封建领主制初期分别出现了英雄史诗。原始性史诗表现了天地形成、人类起源、早期创造等,英雄史诗反映了过渡时期“强者作了主,弱者降为奴”的征服掠夺战争和后期民族统一战争。它们包含奇孕、洪水、化生、射日、考验、离合等各种类型,塑造了图腾、始祖、与自然斗争英雄、部落征战英雄等各种形象,具有象征、隐喻、实与幻交替叠印等各种艺术表现特点。它们的文化根基是南方民族山地农耕文化、群体文化、神巫文化、口传文化等,在与其他民族史诗的比较中鲜明地体现出这些文化特质。它们的原始意象、叙事形态不断地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重现复活,具有永久的魅力和多学科的价值。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