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中小学教材版本不可轻动 - 教材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教材论坛
中小学教材版本不可轻动
作者:李星文
2013-07-08 08:12:00  来源: 北青网 
 

  教育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未来,教育基础不牢靠,人才培养一代又一代落后于人,必然拖累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因而,教育领域必得贯彻专家话事的指导思想和运转机制,将种种利益驱动的侵蚀和骚扰加以隔离。教育官员成为贪婪的食利者,要加以严惩。教材和教辅材料的定夺,必须真正以一线教师和教育专家的意见为准。

  7月6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报道了海南省教育厅和广东省江门市教育局着手更换部分中小学教材版本一事。教育部出台了鼓励教材多样化的文件,同时规定:一旦选定就要保持它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以免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是某些地区却违反教学常规、不顾老师反对,大范围更换教材。此情此景看上去十分蹊跷。

  教材选用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一般要由教育部门的官员、一线教师和教研员共同组成教材选用委员会,根据教材的质量、特点和当地学生的需求,谨慎地选定教材。而教材一旦选定,就要保持相当一段时间的稳定,教材稳定意味着课程稳定,课程稳定意味着教师的研修方向稳定,便于他们熟能生巧和积累经验,便于他们帮助学生稳定地提高课业水平。如果教材变化频繁,意味着课程内容的震荡,教师需要不断地切换频道,学生们需要适应不同的风格体系,对教学水平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十分不利。因而,教育部规定:除非教材的后续册次未获审定通过,否则2013年秋季学期各地仍然沿用2012年使用的教材版本,其他情况不得更换教材版本。

  从教育常识来看,教材版本不得轻易更迭。从相关规定来看,随意更换教材被明文禁止。是谁在逆潮流而动,下的教材更换令?记者采访江门市各区教育局,得到的答案是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采访市教育局负责人,说是“一线教师百分百的意见,专家百分百的意见”。采访多名普通教师,个个一头雾水。记者采访海南省教育厅,得到的答案也很模糊:“我们的领导要求我们压缩教材版本。”显然,两地都是教育主管部门在推动换教材之事,但当事情真的要被摆到桌面上说时,却又慑于舆论压力和违规之嫌而含糊其辞,无人直认其事。

  两地教育部门为何要冒着“风险”力推其事?没有人肯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事实上,与教材相连的是一个巨大的教辅材料市场,教材的更换意味着配套教辅材料的变化。中国共有中小学生两亿多人,教材加教辅每年的总花销至少在600亿元以上。江门和海南辖下中小学部分教材的变更,意味着与教辅材料有关的利益蛋糕要重新切分,意味着大量的真金白银将从一批人的口袋中流向另一批人的口袋。我们不知道,是什么人游说了教材版本的莫名异动,但通常来说,反常之举的背后必有利益输送链条在起作用。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意味着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确立。但以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看,至少有三个领域是不能完全交给市场打理的,那就是教育、医疗和基本的社会保障。教育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未来,教育基础不牢靠,人才培养一代又一代落后于人,必然拖累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因而,教育领域必得贯彻专家话事的指导思想和运转机制,将种种利益驱动的侵蚀和骚扰加以隔离。教育官员成为贪婪的食利者,要加以严惩。教材和教辅材料的定夺,必须真正以一线教师和教育专家的意见为准。

  《焦点访谈》的报道播出之后,教育部已要求两省教育部门立即处理,调整教材版本的不当做法已开始纠正。这是亡羊补牢的积极举措,反应也比较迅速。我们期待着两地相关官员能吸取教训,避免震荡,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话说回来,教材也不是完全不能更换,但一切皆要在遵守法度的框架下进行。



  来源:北青网2013/07/08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十年磨一剑”提升教材建设高度 人教版新版中小学教材以变求胜 (2012.09.13 9:58:45)
  • 中小学教材编写特色不足勿容忽视 (2012.05.28 15:21:06)
  • 北师大版中小学教材印装质量工作会议召开 (2012.04.17 22:07:34)
  • 中小学教材选择权上收? 课改十年轮回大倒退? (2011.11.03 14:11:37)
  • 十年磨一剑 真情铸未来 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3次全国中小学教材工作会议 (2011.09.27 14:26:21)
  • “国定制”回潮:中小学教材课改大变局? (2011.09.26 17:07:17)
  • 中小学教材编辑素质谈 (2011.08.02 11:19:26)
  • 出版社是中小学教材不可或缺的主力军  (2011.07.25 13:43:11)
  • 被指四大缺失,中小学教材为何屡受争议? (2010.12.24 9:52:33)
  • 人民教育出版社举行中小学教材建设改革学术论坛 (2010.12.24 8:18:58)
  • 更多...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