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父权如山: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摘自《杰出教子密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父权如山: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摘自《杰出教子密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3-08-15 14:57:23  来源: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本文摘自《杰出教子密码:如何培养不“坑爹”的孩子》

  人们经常比喻“父爱如山”,我想说在我心中“父爱之重”是我们的生命可以承受的,但“父权之重”是我们的生命无法承受的。笔者曾经在国内一个著名心理医生的微博上看到这样的段子: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最终是那帮孙子的。—这个笑话,只有中国人能懂。所有语言中,也许只有中文里“儿子孙子”有骂人的味道。中国人,请警惕你们对子孙后代的敌意!不管这样说是不是有点极端,但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如果“爹”始终是儿子头上的一座大山,那儿子孙子恐怕只能越来越不济,最终大部分就只能“坑爹”了。

  当孩子试图超越父亲的时候,他们所用的武器正是父亲交到他们手中的剑,儿子只有用这把剑“杀死”父亲,才可以完成从男孩到男人的转化。所谓的“杀死”父亲是指精神层面上的超越,一个无法在精神上超越父亲的人,或者说无法颠覆对父亲的权威崇拜的人,是无法真正长大的。然而毁灭绝不是超越,因为毁灭只是一种伤害。父亲是无法被毁灭的,因为我们来自父亲,我们的血液和精神都抹不掉父亲的痕迹,毁灭他就等于毁灭自己。

  《满城尽带黄金甲》说的是一个父亲如何毁灭试图成为男人的孩子的故事,电影里的血雨腥风其实就是人们内心的一种反映。也许在很多表面平和的家庭内部,正潜伏着这样的危机。只不过,大部分时候,我们的传统道德和社会伦理帮了大忙,它们像忠实的警察,时刻看守着我们内心深处躁动的本能。一旦我们的内心升起了某种对父母不敬的念头,道德的警察就立刻发现并报警,我们顿时就会批判自己,于是一代一代内心蠢蠢欲动的中国人习惯了压抑和隐忍,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和自己的躯体一起,带进了坟墓,埋在了历史的尘埃中,而留下的都尽可能是道德高尚、品行优良、成就非凡的歌功颂德。

  《圣经》中上帝对亚伯拉罕的杀子之令只是一种测试—看看他是否心诚。当看到亚伯拉罕真的将孩子放在祭坛上,上帝立刻收回了成命—这只是一个有些过分的玩笑。纵览中国的文学作品,其视角更多的是站在父亲这一边,而西方的类似题材则更多的是站在孩子这一边,如《哈姆雷特》、《狮子王》等。如果我们的文化只能以父亲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我们就永远无法理解孩子的恐惧、悲伤、无奈的抗争。无论我们是否已经做了父亲,无论我们年纪有多大,我们的心灵不可能在这种贫瘠的精神土壤中真正地长大。所以我们在惯性的轨道上一边“坑爹”一边“掠夺”着孩子,一代一代地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与性格。

  想明白了这些人类共有的内心和隐秘,我们不妨来个将计就计,既然儿子有强烈的“坑爹”愿望,而且是从动物世界的丛林时代就已遗传下来的一种生存本能,那么,我们不如早早顺应和满足这种需要,而且完全可以设计出积极健康的“坑爹”模式,既满足孩子“坑爹”的原始愿望,又完成对孩子正确的教育。当孩子“坑爹”的需要被满足时,既能够消除孩子未来继续“坑爹”的风险,又增加了孩子在“坑爹”的经验中历练出来的超越困难、创造自我价值的可能,这其实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

  可恨的是很多人明明知道这个简单的道理,但是还是固守着父亲的尊严不肯就范,既不愿意为了顺应孩子的天性而弯腰低头,也不愿意一本正经地请教孩子、化解风险,这样的现象说白了就是我们宁愿自私地“坑儿”。如果我们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因为面子的问题选择了自私的利己行为,那么将来“被坑”的风险一定不小。


  来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清华大学出版社《爱,不留--陈光标裸捐之后》看中国首善的教子心经! (2013.02.20 10:02:14)
  • 让孩子熏着书香长大《状元爸爸的教子笔记》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04.14 13:46:04)
  • 培养快乐的、省心的孩子——《上班族妈妈教子宝典·心得篇》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02.28 14:22:28)
  • 有苗不愁长《上班族妈妈的教子宝典·心得篇》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02.18 15:14:38)
  • 亲子教育VS隔代教育——《状元爸爸的教子笔记:你会爱孩子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02.17 9:59:14)
  • 北京大学出版社《状元爸爸的教子笔记———不要把父母的爱放错地方》  (2010.12.31 11:02:50)
  • 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功——《状元爸爸的教子笔记——你会爱孩子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12.14 8:46:35)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上班族妈妈的教子宝典》 (2010.06.25 9:11:53)
  •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