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一部好书呢?好书是一部对读者有价值的书,但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价值。对学者而言,具体地是要有信息含金量,知识含金量、理论含金量,还对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那么,如果以此为标准,我们来看看中国经济数字一书,就会发现这是一部当之无愧的好书。 第一,本书信息量大,介于专题研究著作和统计年鉴之间,兼具二者功能。以年度中国经济状况和热点问题为主要描述对象,采取图表和数据为主,并配有适当文字说明的形式,介绍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数据丰富、条理清晰和分析简明扼要,为国内外人士了解中国经济发展全貌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简洁而信息量大、清晰而知识量大、定量化而定性分析深入的范本,其后还附上了中国经济大事记可供研究者参考。 第二,各年度围绕一个主题,形成自身的特色品牌。都紧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同时不同年度又有不同的主题,例如《中国经济数字地图2011》“十一五”总结与“十二五”解读,2012年的围绕党的十八大的路线方针对于经济发展进行了描述和深入解读。 第三,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全局有全面的分析,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各方面有深入的分析,许多结论与我们最近完成的 “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的结果很接近。如本书第二章分析了中国的宏观经济,谈到宏观经济四个稳,增长平稳、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农业基础进一步问稳固,这和我们“十二五评估”总体一致。我们发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5%,高于规划要求的年均7%的增长目标。城镇新增就业2487万人,完成了规划五年目标4500万人的55.3%。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两年都为4.1%,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 建议下一本主题可以集中反映“十二五”中期的评估和分析,因为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 第四,本书很有特色的是最后一节“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着重讨论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个重大命题,也通过中国实践很好地回答了这一命题,历史地回顾了1978年以来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变化,如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政府让利”,引入市场经济(1978-1991);第二阶段,市场经济的形成和政府改革的重大突破(1992-2001);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下的政府职能转变(2002-2013)。这一阶段性概括是有利于我们准确地、历史地了解中国处理这一重大关系的基本脉络,总结了中国的成功经验,同时也非常客观地指出尚未完成的艰难任务,即政府转型与市场建设,对于确定未来时间全面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战略规划(即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是有参考价值的。 总之,本书是一书在手,便知天下(中国)。是一部了解中国经济发展全面图景及发展趋势的数字导航图,既有信息含金量、又有知识含金量、理论含金量,还有实践含金量,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
来源: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