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清晰勾勒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轨迹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清晰勾勒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轨迹
刘文斌
2003-01-30 16:42:01 来源:
《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发展史教程
》
周忠厚等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创立,实现了文艺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认真总结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传播、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周忠厚等人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发展史教程》,在这方面做出了贡献。该书涵盖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发展史上的各个方面,比较清晰地勾勒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在全世界传播与发展的历史轨迹。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是个开放体系,它需要汲取各种不同派别研究者们所取得的成果,方可使自身不断壮大和完善。该书作者不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阿道尔诺、阿尔都塞、萨特、伊格尔顿、杰姆逊等人的文艺学思想做了评述,而且还专门列出“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当代批评”一章,对当今西方影响较大的女权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等批评流派在借鉴马克思主义时的得与失做了分析,从而,在丰富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宝库的同时,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发展过程中,曾有众多的人们为之做出过贡献。其中既包括世所公认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也有一些争议较大的历史人物,如德国的考茨基、前苏联的布哈林、托洛茨基,以及我国的陈独秀等。然而,以往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发展史,却只介绍前者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贡献,而不谈后者在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的作用,甚至将其当作反面教员予以批判。这不但有失公允,而且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极为不利。该书改变了此种做法,对后者的文艺思想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析,肯定其贡献,指出其不足,恢复了他们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发展史上应有的地位。这样做,充分体现出作者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态度,也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史。
该书的美中不足在于,它对有些应该评介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如前苏联的沃罗夫斯基、加里宁,以及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卢森堡、保加利亚共产党人季米特洛夫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贡献,未曾提及。
来源:光明日报2003.1.30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