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转型时期企业家机制论》评介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转型时期企业家机制论》评介
徐二明
2003-02-12 15:56:04  来源:  
 
 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如何发挥企业家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以及如何建立高效的企业家队伍,已经成为理论界与实业界的一个非常热点的话题。人们希望企业家真正能够起到熊彼特所讲的那样的作用,成为经济增长的国王。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垣、刘益、张完定和宋宇等四位年青学者根据他们多年的研究,撰写了《转型时期企业家机制论》,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在书中,他们以企业家资源的供给、配置、使用过程为主线,分析了这一过程中的基本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力图说明有关问题的基本原因和改进措施。这是一部系统探讨转型时期企业家机制的专著,其显著特点有:
 1.本书首次提出并论证了企业家机制与当前我国企业改革的关系。20余年的国有企业改革,不但产生了许多改革的实践,而且产生了一系列的改革理论。随着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如何寻找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就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作者通过对已有改革理论(主张)的分析,提出了以建立协调一致的企业家机制,即企业家的选择、激励和监督机制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
 2.本书提出了企业家契约治理的观点。针对经济转型时期契约治理环境的特点,作者从我国改革的现实出发,分析了企业家契约的动态治理以及关系性契约可能的优势,运用法律契约理论对企业家契约中各种治理方式协调的可能性给予概括说明,提出了企业家契约的现代关系性治理+组织内计划契约+辅助契约法律治理的组合模式。
 3.对企业家选择的技术环节和制度环节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作者通过对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之间关系的分析,论证了拥有人力资本是成为企业家的必要条件。基于企业家才能的资源观提出判断企业家才能配置效率的标准。通过对企业家才能识别的动态性观点和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引进,利用模型(信号模型、搜寻模型和交易模型)对企业家的选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通过实证研究,对企业家内部提拔和市场选择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假说,并进行了检验。
 4.在对企业家的激励和监督的研究中,作者非常注意有关激励契约、激励手段和监督制度的设计。从契约的角度讨论了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从企业家才能支出的均衡分析出发,根据企业家对经济物品和非经济物品的相对偏好态度,应分别有针对性的采取经济激励与非经济激励方式才能取得较好效果。作者还提出一个激励组合模型,说明了非物质激励在对企业家激励中的重要性。从企业治理结构角度分析了对企业家的监督机制,分析了企业家活动监督的实质,给出了企业家道德风险的因素分析模型、监督交易模型和所有权结构模型,较为全面地对企业家监督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证。
 本书和他们的作者一样,具有鲜明的的特点,即观点明确、内容丰富、论证深刻,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他的两个方面。本书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即书中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而且实证研究获取资料的范围能否支持相关结论尚有待商榷。这也就给今后的进一步研究留下了伏笔。


来源:人大社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