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我们需要创造性地指导学生作文的好书 - 教材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教材论坛
我们需要创造性地指导学生作文的好书
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武汉市教科院教学研究室 徐国英
2003-02-20 10:14:49 来源:
新世纪的中学生应写什么样的作文呢?
大家知道,写作是中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写作能力是每一个中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全世界都把“读”、“写”、“算”作为人的基本能力。中学生应学写什么样的作文,这要根据社会与日常生活的需要而定。从这个角度看,真正有用的作文指导书,是内容与时俱进、文体指导丰富、体裁点拨到位的,关注并指导学生写作过程与方法的,是对不同的作文需求针对性很强的。根据我们的观察,这类作文指导书往往是专业出版经验很强的教育类出版社所出版的。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因此,引导中学生自学养成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关注自然的习惯和情感,指导学生通过观察与分析社会、生活、自然,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真切的感受与认识,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的作文辅导书才是有用的,如这两年出版的“性情作文”、“真言作文”、小作家“创作作文”就符合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对学生有启发写作兴趣和开拓思路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教育工作者、出版社就必须鼓励学生走出学校、亲近社会、亲近自然;还要鼓励他们在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尽量多读经典名著,以增长自己的见识,丰富自己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引导学生研究同代人的好范文,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对生活的感受力,以便学生能激发出写作创造力,学会用个人的眼光和心灵去感知和体验,用自己想说的话去写自己想作的文章。要真正解放自己的心灵,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如果有这种能使学生与自己同龄小作者沟通的作文书,那正是我们所期望的。最近看到一套《中国少年作家模范作文精华》,既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少年作家的创作作文范文,又有高洪波、陈忠实等大作家对孩子们别开生面的评说,更特别的是该套书中还有“作家谈作文改革”、“名家与你谈写作”、“大小作家对话录”这样的特色专栏,收录了邓友梅、陆文夫、李国文等众多成名大家对当前作文教改、作文辅导的独到见解,对我们语文教师、家长和同学们都非常有启发性。这样的作文书不仅让同代人得到了沟通,而且还让孩子们与当代写作名家沟通,正好补了作文课堂教学不足,这才正是合乎“创造性作文”教学原则的好作文书。
写作的过程是极富创造性的过程。创造性的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叙述,创造性地表现世界、描写世界,创造性地表现社会,描写社会,创造性地表现自己、描写自己。写作应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写作中可以创造性的表述真善美,不断地审视自我,完善自我。因此,写出个性、有创意,才是作文的关键所在。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一项报告所指出的:“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创造潜能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我们在作文中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无论是选材、立意还是结构和语言,都应有所创新,写出自我的独特之处。那么,对于市面上常见的那种写作知识加上老写作套路例文的所谓作文指导书,千万不要相信,更不要模仿。那是有害而无益的,而多参加诸如“中学生性情作文(网络)大赛”、“新概念作文大赛”这类提倡性情写作、自由表达、展示个性的作文写作锻练,对提高学生创造性地描述世界,描述人生,表达自身独特感受能力是极为有效的途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有一部分同学作文水平较低,其主要表现在语病较多,语感不强,思路混乱,前后矛盾,这些都是语言和思维方面的问题。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思想、语言的清晰和条理。美国的教育家海伯说:“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得充分,就必须想得充分;要想写得实在并富有想像力,那就必须在思想上想得实在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一个学生要想较好地学习写作,那他就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思考。这是一条规律,其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由此看来,在写作中,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必须在创新的目标下同步发展,不可编废任何一方面。我们新世纪的中小学师生确实需要认真领会国家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需要对照新的课标要求解剖学生的新习作,对学生的另类作品也要从语言创新和思维创新的角度去积极评价,这一点,在新近出版的《新课标作文导航》丛书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这个好趋势,它对学生新习作从“课标视点”角度的针对性分析、对习作的“咬文嚼字”的语言积累,对指导当前的新作文教改显然是很有帮助的。
来源:中华读书报2003.2.19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