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飘扬的“乌托邦”——《新教育之梦》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飘扬的“乌托邦”——《新教育之梦》
王军
2003-02-24 09:22:18  来源:  
 
 千百年来,在对人类理想的憧憬和寻觅中,一代一代先哲苦苦思索,于现实的废墟和思想的旷野上,已为我们建立起许多精美而灿烂的“乌托邦”:老子构想了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陶渊明幻想着欢乐和谐的世外桃源;曹雪芹造过空灵虚幻的女儿世界;今日,朱永新于应试湍流中,将一曲理想主义的教育之歌高唱入云。

 其实,倡导一种风气并不难。素质教育在今日之中国,已经不是一个新概念。最重要的是建设。上世纪初,美国天才作家塞林格也写过一本叫《麦田里的守望者》,他借小说的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一位生活在城市里的中学生,表达了一个白日梦:红尘扰攮中,我只想当一个诚实的守望者。塞林格对传统表现出来执着,引人共鸣。但那种坚守,更多的带有一种稻草人式的无奈和执着,它是被动地伤感地面向过去的。《新教育之梦》全方位地观照教育的现实和困惑,思考人的发育和发展,建构着属于自己心灵的教育大厦。书中充满了对先贤的继承和创新,却几乎没有专业的冗长引用和炫耀。

 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致命的弱点之一,在于任何理论上的创新,几乎都无法在实践的层面作出完美的回答。唯此,所有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都是有懈可击的。所幸人类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思想。《新教育之梦》全面地阐述了作者关于教育的若干基本观点,并干脆以“梦”冠以书名,在教育史上这恐怕是并不多见的。

 《新教育之梦》 人民教育出版社

  

 
来源:光明日报2002.2.24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