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天才画家的命运之差《幸福资本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天才画家的命运之差《幸福资本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为什么梵高受穷,毕加索却很富有
2015-05-07 13:37:43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幸福资本论》, [日]山口扬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定价:35.00元

    本书通过毕加索和梵高生前境遇的差别引出人们对金钱持正确态度的重要性,强调了正确的金钱观念对生活、社会的影响。作者在书中将他在工作生活中的经验感悟倾囊相授。旨在读者与其努力赚钱,不如去创造价值,用价值换取财富。
  
    说起天才画家梵高与毕加索,这二位的大名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吧。可他们生前的境遇却有着天壤之别。屡次更换工作的梵高最终投身于绘画。在他与高更合作失败后,饱受精神疾病的困扰,亲手割下了自己的耳朵。这也许是他一生中最著名的片段。梵高是在弟弟提奥的理解与支持下进行艺术创作的,但在他多达 2000幅的画作中,能在生前卖出去的却仅有一幅。

    与梵高相比,毕加索则要幸运得多。他的成功不仅与其卓越的绘画才能有关,更与他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7岁的毕加索在身为美术教师的父亲的引领下步入了艺术殿堂,并展现出了惊人的艺术天赋。后来,手把手教他画画的父亲说“我已经不能再教儿子画画了。”这充分地表现出毕加索非凡的绘画才能。

    更令人惊奇的是以91岁高龄辞世的毕加索为后世留下了超过7万幅画作。此外,他还拥有多所豪宅和巨额现金。他的遗产总值约为7500亿日元(约395亿人民币)。在美术史上,生前就能拥有如此多的财产的画家,从古至今,仅此一人。

    这两位大画家的命运为什么相差这么大呢?

    我想这是因为毕加索对“金钱”更感兴趣。下面的几则小故事体现了他对金钱的看法与态度。
  
    为什么毕加索的画卖得贵
  
    毕加索在出售自己的画作方面是个天才。每当他有了新作,他就会召集几十名熟识的画商参加他的画展。而且,在展览会上,他会将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详细地讲给大家听。想要卖得好,先要画得好。可如果仅仅只是一幅画,恐怕没人愿意为它出金钱。人们更希望购买的是和画作有关的故事。毕加索这样做就是在利用竞争原理把作品的价钱炒上去。这种把作品的价值转换成价格的方法,也就是今天广为人知的“货币化”过程。
  
    为什么毕加索爱用支票
  
    据说,毕加索即使购买生活用品也喜欢用支票付款。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其实,这里面有个小秘密。

    毕加索是位声名显赫的画家。如果他用支票购物,得到支票的店主会怎样处理那张支票呢?毕加索认为,店主与其拿着这张支票去银行兑换现金,倒不如将这张有他亲笔签名的支票当作艺术品,拿去装饰房间或者收藏起来。于是,为了不让店主们拿支票去兑换现金,毕加索就用支票去结账,这实际上相当于毕加索没花金钱就“买”到了东西。现在您该知道毕加索是怎样自抬身价,怎样用名声换取更多的金钱了吧。他的方法用现代金融术语来讲就是“信用创造”和“变现”。

    诚然,毕加索与梵高都是伟大的画家,都有着充实而幸福的人生:毕加索深得多位女性的爱慕,梵高也有弟弟提奥这样一位知音。可见金钱的多少和人是否拥有幸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幸福是愿望实现后的状态。要想得到幸福,人不仅要有足够的金钱还要有强大的意志力。

    对于金钱这个既寻常又奇妙的存在,人在年轻时就应该培养出能够俯视它的能力。这样才能将金钱视作生产某物的“原材料”,才能更好地驾驭它。

    本文摘自《幸福资本论》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幸福资本论:为什么梵高受穷,毕加索却很富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04.24 15:10:28)
  • 淡定是幸福的智慧——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的淡定从何处来》 (2014.11.26 13:42:52)
  • 追求心平气和的幸福 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有感 (2014.11.20 9:41:07)
  • 相信梦想,才会有未来《赢者之心》:华尔街英语创始人的幸福成功学 (2014.05.19 10:16:30)
  • 北京大学出版社《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第三版)》 (2014.04.24 11:06:11)
  • 告别批判,追求幸福——梁晓声的《中国生存启示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02.28 8:42:17)
  • 拯救倦怠的书卷——品读《幸福的向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02.26 11:12:58)
  • 教育,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收获幸福的教育》:一所从不考试的公立学校 (2014.02.11 9:42:23)
  • 清华大学出版社《幸福地活着》北大才子 资深律师田参军 为你诠释幸福地活着 (2013.09.11 15:51:44)
  • 冯友兰解读中国人的幸福价值观 《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06.18 16:45:24)
  • 更多...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