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防治手册》 李丙军 王长军 贾德胜 主编 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年1出版 ISBN 978-7-5672-1019-6 16元
《埃博拉出血热防治手册》一书,系统回顾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发展史,阐述其病原学、临床学和防控知识,详细介绍个人防护和病原学检测方法,旨在提高军区卫生系统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能力,也为全军广大卫生人员提供学习借鉴,同时也作为部队官兵和社会大众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科普读物,提供有益帮助和科学指导。
节选: 序言 “埃博拉”是刚果(金)北部一条河流的名字。1976年,一种不知名的病毒侵袭埃博拉河沿岸55个村庄,致使数百生灵涂炭,有的家庭甚至无一幸免,“埃博拉病毒”因此得名,该病以发热、出血为显著临床表现,故名“埃博拉出血热”。1979年、1994年该疫情又先后在苏丹、加蓬等国发生大流行。2014年2月,西非又发生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目前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根据WHO报告,截至2014年11月23日,西非疫情累计出现埃博拉病出血热病例15 935例,死亡5 689人,感染及死亡人数均创历史新高。2014年10月8日,美国首例输入性病例死亡。西班牙也发现1例输入性病例。两国还分别出现2例和1例本地感染病例。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西非埃博拉疫情已升级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作为发展中的经济大国,我国与西非国家交往密切,贸易、人员往来频繁,不少中资企业在西非国家投资办厂,疫区国家也有大量留学生来华学习。为援助西非国家抗击埃博拉疫情,我国除原来派出的援非医疗队立即投入抗击埃博拉疫情外,我国军队和地方又派出了近千名医务人员紧急奔赴重疫区参与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输入性感染埃博拉出血热和援外医务人员自身感染风险进一步加大。
卫生人员作为防治埃博拉出血热的主要力量,也是埃博拉出血热感染的高危人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1月23日数据,目前已有592名医护人员在抗击埃博拉疫情中感染,340人死亡。美国及西班牙本土感染病例也是护士,加强卫生人员埃博拉出血热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迫在眉睫。为此,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编写了《埃博拉出血热防治手册》一书,系统回顾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发展史,阐述其病原学、临床学和防控知识,详细介绍个人防护和病原学检测方法,旨在提高军区卫生系统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能力,也为全军广大卫生人员提供学习借鉴,同时也作为部队官兵和社会大众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科普读物,提供有益帮助和科学指导。
(本文作者为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部长方胜昔) 来源:苏州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