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介绍 - 编辑荐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编辑荐书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介绍
2003-04-04 15:06:54  来源:  
 
 

 我国的教师和教师教育正面临一次历史性挑战,同时也是一次历史性机遇,能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百年大计。什么是高质量的教师?怎样培养高质量的教师?谁能胜任21世纪的教育?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问题。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涉及教师自身的素质,而且涉及教师教育的全过程,涉及教师教育的制度保障。为此,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上形成了一场教师专业化的运动。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这就要求教师的培养、培训机构,要求国家的教师管理保障制度,都要实现相应的重大变革。

 为促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师范院校、教育学院等教师培养培训机构和广大的师范院校、中小学的校长、教师,敏锐地感应这种变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为大幅度提高我国教师质量,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全国有关的专家、学者编写了《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对国外关于教师教育的理论、实践以及政策进行了详细而系统的介绍。本书分为理论篇、实践篇、政策篇三大部分,对国外关于教师教育的理论、实践以及政策进行了系统的介绍。理论篇包括教师专业化的理论进程、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实践篇包括政府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作用,教师教育机构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作用,教师任教学校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作用;政策篇包括教师专业化的政策保障、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教师教育课程鉴定制度。此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论述教师专业化的论著,它对当前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特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化

 专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其含义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各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了各种职业后,各种职业之间的高低及尊贱之别就成为人类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到17世纪,在欧洲部分职业群体更从诸多职业中分化出来,被社会认可为“专业”。由于那些被社会认可为专业的职业群体一方面对社会有不可或缺的功能,社会赋予从业人员极大的责任并提出了很高要求;另一方面,从业人员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履行社会职责过程中要花费更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专业群体拥有更多的社会地位资源,例如权力、工资、晋升机会、发展前途、工作条件,职业声望等,换言之,能占据社会分层中的较上层。因此,对于一些新兴职业来说,其专业化的过程就是提升职业群体社会地位的过程。

 霍尔提出了专业化过程的14个方面:清楚地定义专业的功能;掌握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知识的运用;为维护前途而进行超越专业的自我提高;在基本知识和技术方面的正规教育;对能胜任实践工作的人授予证书或其他称号;专业亚文化群的刨建;用法律手段强化专业特权;公众承认的独特作用;处理道德问题的道德实践和程序;对不符合标准的行为的惩处;与其他职业的关系;对用户的服务关系。

 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努力的过程。教师专业化进程必须放在整个社会背景中考虑,使之成为整个社会的职责,以合作的方式,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因为教育事业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事业,教师专业化的结果也必须获得社会的认可才能成功。

 教师专业化是个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霍利(Holey)曾明确地把教师专业化界定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注一门职业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应有的专业地位的过程;二是关注教学的品质、职业内部的合作方式,教学人员如何将其知识技能和工作职责结合起来,整合到同事关系以及与其服务对象的契约和伦理关系所形成的情景中。当前教师专业化更多地集中于教学专业化的内涵发展上,并且其内涵越来越广泛。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本质上是个体成长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

 二、教师专业化的目标选择

 综上所述,虽然教学工作的专业地位在法律上已得到了确认,但在理论上和现实中,教学工作的专业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教学工作在专业化的进程中还需做出多方面的努力。那么,应选择什么样的策略来缩小这些差距呢?在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中,有两种基本的目标取向:在专业发展制度的层面上,如何构建双重学科的专业发展制度?如何把已有的理论系统落实为实践的原则?在专业组织的层面上,如何建立一个同质的、具有权威性的专业组织?如何争取更大的专业自治权?这两者构成了教师专业化的两个目标:一是不断改善专业发展制度,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专业发展”目标;一是不断整合专业组织,争取更大的专业权力的“组织发展”目标。

 帕森斯(T.Parsons)认为上述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专业蕴含着两大基本特征:其一,一个专业好比是一个行会,意味着一个自愿的协会,其成员受到协会的限定,表明自我规范和自律的成员关系;其二,专业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这门职业控制着一套专门的知识理论体系,它的获得除了需经学徒式的训练之外,还要在大学里经过多年的研修。科学性为行会的存在提供了合理性,行会通过对从业权力的控制保证科学知识社会功能的权威性。

 1980年,《世界教育年报》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主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提出教师专业化的目标有两个:其一是把教师视为社会职业分层中的一个阶层,专业化的目标是争取专业的地位与权力及力求集体向上流动。这种把教学工作放在整体社会结构中的分析是社会学者的研究取向。其二,把教师视为提供教育教学服务的专业工作者,专业化的目标是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这种以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为目标的取向应是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世界范围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的加剧,各个国家把教育摆到了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如美国政府在日本和德国经济腾飞的压力下,重新审视本国的教育状况,向全国大声疾呼:国家处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在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因此,人们对过去忽视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技能的提高的做法给予了强烈的批评,教师专业化的目标的重心亦开始转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上。1986年美国的卡内基教育和经济论坛工作小组、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了《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做准备》《明天的教师》两个报告,同时提出了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教师教育的改革方向,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卡内基工作小组关于教师专业的报告《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做准备》中再次肯定教师工作作为一门专业,是建立美国优良教育新标准的最大希望。报告批评美国由于师范教育改革的滞后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社会对他们的尊重。为此,工作小组呼吁,为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必须彻底改革美国的教育政策。报告指出,必须彻底改变师范教育的机构和课程教学计划,要取消教育专业的学士学位,本科教育应致力于宽广的文理教育和对所学科目完备的基础训练,师范专业训练应在研究生阶段进行。研究生阶段为期两年的教师硕士学位课程的目的是使师范生充分地利用教学的研究成果和优秀教师积累的知识,发展他们的教学和管理技能,培养他们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的习惯,为他们专业上的持续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霍姆斯小组关于《明天的教师》报告中对教师很少有机会在专业上得到发展的现状,教师发展自己所必须的专业是没有价值的观念及虚假的证书制度提出了强烈批评,认为师范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教育长期以来在智力上十分薄弱,使得许多未受良好训练的人进入教学专业领域,损害了这一本来就不受人尊重的专业的名声。尤其是虚假的证书制度不要求专业学院提高其标准,不要求它提高教育质量,使证书制度变成了机会主义专业化的一个武器。虚假证书的标准歪曲了什么是教师真正能做的,从而从根本上破坏了公众对专业质量的信任和尊重。报告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教学很少被人们选做终身职业,其原因是教学工作所需的专业教育,不论从质量上和数量上并不鼓励人们长期献身于教学,它变得更像一种谋生手段,而不是一种专业。报告认为,师范教育强调专门的学术性专业限制了未来教师对从事教学的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他们在教育学方面的学习,只限于少数几门大学课程和短期的教育实习。中学教学缺乏灵活性,课程是令人厌倦的课堂讲演等问题,大多可归罪于给中学教师的不完备的教育专业训练。

 霍姆斯小组报告提出,要通过提高标准、改革专业教育、进行专业分工等方法来提高教学工作的专业地位。

 霍姆斯小组报告认为,要改变教师专业地位的现状,提高教学专业水平和声望,必须对教师胜任工作的能力进行区分和任用,这种区分和任用可为教师专业的改进和发展创造机会并将激励建设性的专业活动。

 霍姆斯小组报告强调必须完善教师的专业教育。报告认为,有关教育的学术研究和经验研究都已经成熟,已为专业教育的课程在理论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专业学习的课程计划至少需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把教学和学校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研究。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是对学校教育现象的描述和解释,包括对教育的发展、目的以及学校教育的微观和宏观机制等,一个完好的教育课程能通过对现象的描述和解释使人们理解学校教育。二是学科教育学的知识,即把“个人知识”转化为“人际知识”的教学能力。教育领域中最独特的方面是课程,其核心是知识的价值和结构。专业教育必须发展未来教师呈现和重组知识的能力,发展在师生间建立有效的教学关系的能力。三是课堂教学中应有的知识和技能,即创造一种集体气氛,使各类学生都能学习并得到发展。四是教学专业独有的素质、价值观和道德责任感。五是各方面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报告提出要建立“专业发展学校”,一方面为教师提供各种机会,以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专业知识和实践的结合。

 显然,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了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一种专业,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有需要的教师请与人民教育出版社读者服务部联系,地址:北京沙滩后街55号人教读者服务部,邮编100009,电话:(010)64044211。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