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法律的比较:美丽的和愁人的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法律的比较:美丽的和愁人的
刘辉
2003-04-09 14:30:53 来源:
现今言及国际范围内的比较法学名著,学界自然会联想到勒内·达维德和德国的康拉德·茨威格特及他的高足海因·克茨。他们分别出版了《当代主要法律体系》和《私法领域的比较法概论》。这两部著作被比较法学界誉为经典,并被译成多种文字。
然而,这两部比较法学著作远未能全面反映比较法学的重要成就,更未能反映中国法学界的比较法学研究成果。正基于此,高鸿钧和贺卫方先生,又主编了一套“
比较法学丛书
”。第一批丛书有《比较法律文化》、《英国法与法国法:一种实质性比较》、《比较法的力量和弱点》、《法典编纂论——一个比较法的视角》,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在这套丛书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在《当代主要法律体系》和《比较法总论》之外的其他国外著名学者为我们呈献的全新的比较法学视域、研究道路和分析结论,而且还可以看到中国青年学者在比较法视野下的专题研究成果。
饶有趣味的是,在丛书的《英国法与法国法:一种实质性比较》中,我们还看到了一个与在《当代主要法律体系》中似乎截然不同风格的勒内·达维德,作为法学博士和哲学博士的达维德似乎不只是“长于对义理的宏观概括和抽象议论”,“法系”也不再作为一个关键词和一种宏大叙事和结构性关怀而存在。我们看到的是对作为两大法系各自代表的英国和法国的微观的法律制度、法院和法律家、程序和证据,甚至具体到行政法、合同法、侵权行为法和劳动法等部门法的条文和实践层面的研究与分析。相信读者在阅读完该书后也一定会对其“细致考辨和准确解析”的功夫留下深刻的印象。
《
法典编纂论
》是本批丛书中惟一的一部中国学者专著。作者封丽霞为国内法学界最年轻的女博士之一。这部著作对法典编纂的历史、背景、作用及其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比较研究,至于具体内容,读者会见仁见智,但至少代表了中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美丽,总是愁人的”,而比较则不仅仅是“愁人”的,而且尚需既有“放眼物外,反观诸身”的胆识和勇气,又有“择善如流,胸有乾坤”的定力和从容气魄。比较法作为一门学科,坦白地说,迄今为止我们尚未能超越移介西方为我所学和所用的阶段。所以我们一方面需要继续地做译介和学习的工作,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和背景。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更多立足于“本土”和“当下”,关注和解决中国法律和法学问题的原创作品。或许,这正是“文丛“辗转悱恻难以释怀之处吧。
来源:中华读书报2003.4.9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