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医疗社会史”的力作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医疗社会史”的力作
王思治
2003-04-24 09:53:01 来源:
余新忠博士著《
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
》(以下简称《瘟疫与社会》),从医学、社会学、历史学多视角研究清代苏南、浙西、浙东十一府的疫情与社会,是一部跨学科研究“疾病医疗社会史”的专著。“疾病医疗社会史”是一个前人涉猎较少的领域,近年来虽然有少数学者关注于此,但还处于起步阶段。科学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开创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创新。博士余君,选题既富开创性,论述尤其精详,读来引人入胜。
《瘟疫与社会》从一个新的领域深化了清代社会历史的研究。人所共知,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而人在历史上的生存状况除受政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外,其自身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如何,自应是社会历史研究的范畴。也就是说,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本应包括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社会形态)和人类本身的再生产两个方面,因为人们生活质量的好坏无疑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然而,传统主流历史学多偏重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等领域,而忽视历史上“人”的生存状况的研究。本书的面世,标志着“疾病医疗社会史”富有成果的进展。
“疾病医疗社会史”的研究,需要有病理学和医学的知识。史学工作者因医学知识的不足,多望而却步。余博士不畏艰难,能知难而进,其求真的治学追求,表现为科学的勇气是以潜心学业为基础的。例如,清人记载瘟疫之病情与症状,缺乏(也不可能有)现代医学的确切描述,为把握清代江南以肠道传染病为主的瘟疫种类,除阅读大量古今医书、医学著作外,又求教于医家、大夫,以弄清清代文献对瘟疫症状的笼统记载,从而确定以肠道传染为主的瘟疫主要是霍乱、肠道炎、伤寒,而并非有的学者所说之鼠疫。作者对江南疫情的相关因素,诸如生态社会背景、时空分布、瘟疫成因、死亡人数之考订,条晰精详,并有个案研究,可谓对清代江南瘟疫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同时,对清代瘟疫学派也有论列,尤其是《江南分府疫情年表》,几乎究尽有关方志、旁及其代史籍制成,对江宁等十一府自顺治迄于民国,网罗史料,勾勒疫情,虽是附录,却占全书近十分之一篇幅,颇见功力。全书引用方志、清人文集、笔记小说等文献资料400余种,中外今人论著200余种,共600余种。故而论说有据,不见无根之游谈。对已有的研究成果,既择善而从,又辨明是非,阐明己见,令人信服。
作者的旨趣是从瘟疫与社会的互动与官府社会的反应,透视传统社会自身的活跃与发展,以及当时乡贤阶层的作用(包括吸收西方文化),从而论证传承与变化是历史发展的轨迹,进而对明清停滞论以及用西方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来解读近代中国历史,提出辩难。如前所说,作者的观点是在研究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提出的,因而具有实证与逻辑的说服力。
通读全书掩卷回思,正如作者所说:“尽可能准确地揭示清代江南瘟疫的疫情及相关状况,对于这样一个前人甚少涉猎的课题来说,无疑是最为基本的。”余博士撰著的目的是:“希望尽可能告诉人们一段‘真实的存在’。”同时,“更重要的还是借此揭示出中国近世社会变迁中一部分‘真实面相”。
(《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新生代学人文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来源:中华读书报2003.4.23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