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磁器口风起云涌 地下党前仆后继 ——读雷平《磁器口风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磁器口风起云涌 地下党前仆后继 ——读雷平《磁器口风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05-17 10:55:35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磁器口风云》(订购)

  雷平/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定价:38.00元(平装)

  编者按

  从“华蓥山暴动”中死里逃生的“革命种子”,一个名叫林翰墨的重庆崽儿从被迫落草、组建智新社劫富济贫,到接受党的整编,开展武装斗争,解放家乡,誓死要在磁器口这半亩江湖,将革命进行到底。雷平先生的小说《磁器口风云》是有史以来最闹热、最深刻、最扎劲儿的古镇风云。

  民国末年,人民解放军的大炮声吼到了四川的大门口,重庆作为反动派的精神堡垒,白色恐怖到达顶峰。从各个战场上败退下来的国民党几十万军队集结重庆,困兽犹斗,要做最后的垂死挣扎。黎明前的黑暗,最黑,最暗,最恐怖。在歌乐山下、嘉陵江边,与渣滓洞、白公馆一山之隔的磁器口,从“华蓥山暴动”中死里逃生的“革命种子”、一个有革命理想名叫林翰墨的重庆崽儿,改造袍哥组织,除暴安良;接受党的整编,团结一切力量开展武装斗争,铲除恶霸豪绅,策应难友越狱,阻止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共地下党组织的继续破坏,把磁器口这半亩江湖搅得风生水起;在反动派的家门口,搬起石头砸天,艰苦卓绝,荡气回肠。

    人物鲜活,故事铿锵,节奏紧迫,风格硬朗,川东民俗跃然纸上,袍哥文化氤氲其内,极富方言韵味,能为重庆的红色文化、巴渝文化留下文墨,在《红岩》、《华蓥山游击队》之后,非《磁器口风云》莫属。

    自1946年蒋介石撕毁和平协议,国共两党天天干仗,中共南方局撤回延安,国民党反动派对家门口的中共地下党组织进行全力清剿,重庆地区大批共产党员和进步群众被关进了渣滓洞、白公馆,地下党组织几乎“全军覆没”。《红岩》中的疯老头华子良,其原型名叫韩子栋,中共地下党员,当时被关押在白公馆,在狱中装疯卖傻、隐瞒身份,利用一次到磁器口买东西成功越狱,那是1947年的事。1948年,为了阻止国民党反动派对党组织的继续破坏,营救被捕同志,迎接解放大军进攻重庆,中共川东临委领导3000多农民在华蓥山周边六县举行武装暴动,但不到一个月就被垂死挣扎的当局镇压了,革命局势跌入低谷。在国民党军、警、特、宪的汪洋之中,在老蒋的“核心”统治区爆发大规模革命,无异于猫钻灶孔。至此,重庆共产党组织的活动似乎销声匿迹了。共产党人就此放弃了吗?党组织把重庆遗忘了吗?《磁器口风云》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看鲜活的人物形象

    黄三蛋、金癞子、猪队副张牙舞爪,袍哥王长久、郝乡长黑白通吃,高华中、老肖、牛营长、货郎、师爷神秘登场,林秀才、大老黑、周首占、罗叫花儿、慧正法师“穿针引线”,家碧、珍儿、五姨太温柔亮相,亲情、爱情、友情、革命同志情谊让以林翰墨、水中蛟、鸡脚神、梨右章为代表的英雄形象,有血有肉,感人至深——可以迷茫、鲁莽、飙泪,甚至很傻很囧,也可以机智、谨慎、刚健,江湖气质与革命豪情义薄云天。这些人物形象是大环境中的小缩影,是磁器口民众乃至中华民族的缩影,加以集中、提炼、进行了艺术再创造。

  看跌宕的故事情节

    《磁器口风云》以人物为线索展开宏大叙事,通过林翰墨的成长足迹,串联起了特定的历史时期磁器口的人和事。林翰墨上过学堂,蹲过“班房”,越过狱,打过劫,杀过人,抢过亲,杀过人,干过仗,入水门寨组建了智新社,跟了共产党,参加了游击队,完成了从少爷、流浪汉、袍哥龙头舵爷到共产党员、游击队司令的蜕变。林翰墨那食古不化的“封建卫道士”父亲,为忠君斩杀了亲儿子,却始终郁郁不得志。林翰墨的兄弟伙水中蛟,从难民、渔民、土匪、红五爷到洗手干革命,遭遇困境后又“投诚”。林翰墨的宿敌金癞子(大名黄金锭),父子俩作恶一方,黄、林两家世仇,整林翰墨入狱,跟林翰墨抢女人,集结土豪恶绅、军警特宪剿杀智新社,结果,老爹被打死,老婆被抢走,自己也成枪下鬼。

  观袍哥大爷的市井江湖

    袍哥和江湖气质始终是《磁器口风云》一抹厚重的色彩。

    旧时磁器口帮派林立,堂口众多,其实这些堂口、码头、会馆背后当家主事的都是一个组织——袍哥会——与青帮、洪门并立为当时的三大民间帮会组织。民国时,据说当时的川渝男人“无人不袍哥”。

    好一句“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喊明了袍哥义利并行、黑白难辨的特质,点醒了袍哥“借钱吃海货”的江湖气质。小说男一号林翰墨,不仅“嗨”了袍哥,还要改造袍哥!为迎接解放大军进攻重庆解放家乡父老硬碰硬不收秤。

  品浓郁的方言韵味

    重庆人用重庆话写重庆的故事。

    近年来,在文学创作中加以方言元素,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文学界引人注意的现象。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金宇澄的《繁花》,参评作品四川作家颜歌的小说《我们家》,几乎都用本土方言写成。这些作品在使用方言进行表达的同时,字里行间保存了其时其地的风土人情,成为不可多得的佳作。雷先生的《磁器口风云》把重庆方言玩转到了极致。翻开书,“引子”迎面扑来麻辣的味道:“嘉陵江边磁器口,是一个说起来顺口,喊起来扎劲儿,叫起来响亮的传统小镇。”读下去,“杀贴”“巴适”“逗是”“清候”“除脱”“吃皮”“哦嚯”“醒豁”“关火”“妖艳儿”“搭扑趴”“丁丁猫儿”“短到、款到”……完全是一本方言词典。重庆方言的幽默一览无余,还特地用普通话做了脚注!

    口味麻辣,气质硬朗,各色人物粉墨登场,唱念做打各显神通,读来有川剧的阵仗,《磁器口风云》是一本革命题材小说,也是一本风俗小说、励志小说。你不妨读读这本书,重温前人的艰辛,绝对满满的正能量。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