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互联网+文化——发展纪事与观察思考》一本呈现中国互联网制度创新的难得著作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互联网+文化——发展纪事与观察思考》一本呈现中国互联网制度创新的难得著作
方兴东
2016-06-30 10:43:54  来源: 人民网 
 

  近日,《互联网+文化——发展纪事与观察思考》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文化产业的参与者、观察者与研究者,本书作者庹祖海以丰富的议题和开阔的视野,深刻形象地记录和分析了中国“互联网+文化”发展的脉络与历史,被业内视为是网络治理与文化发展相融合的一次学术梳理和实践总结。

  拿到《互联网+文化——发展纪事与观察思考》书稿后,花几天时间看完,对本书作者庹祖海的认识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补充。由于曾就职于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多年来,作者几乎参与了中国互联网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并对其中的思想历程予以记录,这样的工作对于研究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着独特的价值。

  2014年是中国互联网全功能接入的第20年,当时,我总结了互联网对中国的意义,核心就是创新。创新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商业创新、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这其中,商业创新无疑是最热闹而喧嚣的,也是最显性的。但是,后两者却是隐性的,我们普通人可以感知到互联网带来的文化和制度创新,却常常难以言说。这方面的资料很少,研究和总结的成果更是寥寥。也正因为如此,《互联网+文化——发展纪事与观察思考》这部著作所提供的第一手素材才更显珍贵。

  对于该书的出版,笔者有如下感受。

  首先,富有互联网精神。正如作者所说:“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能够发展,开放的、宽容的、张弛有度的管理制度是保障,特别是从人才、到机制创新到体制保障。”对于互联网管理部门来说,相关领导是否具有或者理解互联网精神,是非常关键的。作为一名曾就职于文化部文化市场司的学者型官员,作者体现的视野开阔性和思想的开放性,是相当突出的。这也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乐于与他交朋友的关键所在。细读本书也会发现,互联网精神始终贯穿其中。

  其次,本书内容的价值首先在于来源于第一手的实践。虽然互联网管理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和内容管理。但是,互联网最大的特性还是更宽泛的文化性。无论是中国互联网最大的收入来源——网络游戏,还是互联网最牵动受众的“网吧”,以及视频和动漫等势头强劲的应用,都有很典型的文化属性。当然,国内外关注中国互联网管理,主要聚焦在与意识形态相关的舆情。舆情是自上而下,而文化是第二位的,自下而上,更贴近大众网民的喜闻乐见。网络文化管理最重头的两个典型就是“网吧”和网游。是与非,罪与罚,功与过,直接影响着众多普通百姓和千家万户,构成了中国特色的互联网治理体系的重要节点。庹祖海他们来自第一线的实践与思考,无疑最鲜活,也最有说服力。

  第三,就是网络文化管理的全程性。由于体制特点,比如升迁和调动等,很多人从事的互联网管理工作都是阶段性和片段性的。而作者在网络文化管理方面的工作经历,有着非常难得的完整性。1994年互联网正式进入中国,作者即在文化部文化市场管理局(1999年改称文化市场司)工作,从事相关工作超过20年,这种经历是非常少有的。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边工作,边思考,边学习,边整理,形成了今天这本厚重的著作。

  第四,就是理论的新颖性。20多年来,中国互联网基本都是边发展边管理。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法,都需要因势利导,与时俱进。所以,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创新,是非常关键的。作为文艺学硕士,庹祖海有着良好的理论底子,加上工作上对行业和市场的深入观察研究,同时还积极介入互联网的个性化体验,这使得他的文章与纯粹基于文献研究的学者和一般的事务型官员不同,不乏闪光点和智慧。

  制度创新是商业创新的基本保障,网络文化的管理者无疑也是中国网络文化发展的推动者。所以,阅读本书,除了欣赏作者在“互联网+文化”各层面的思考外,更可以系统地领略中国网络文化的发展脉络。这么多年的工作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宝藏,本书是作者离开管理岗位之后潜心整理的成果,希望今后继续深入挖掘和不断发展,为互联网文化注入更多智慧。(方兴东)

  《互联网+文化——发展纪事与观察思考》(订购)

  作者简介

  庹祖海,1965年生于湖北松滋。198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88年9月至1990年10月任文化部团委副书记,1991年至1993年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1994年起历任文化部文化市场司演出处副处长、处长,音像处处长,2003年任文化市场司副巡视员,2004年至2014年5月任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2003年至2010年任文化市场司党支部书记。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任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监事会主席。2015年2月当选北京网络文化协会会长。2015年7月任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目录

  第一部分文化与网络

  绪论

  互联网与文化发展的三个视角

  网络文艺在转型融合中创新发展

  网络: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

  网络文化管理需要把握趋势找准定位

  网络文化综论

  网络时代的文化管理

  对网络文化研究的几点建议

  网络文化已成为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文化企业的第一身份是文化


  第二部分文化与市场

  如何处理网络文化与青少年问题

  2004年——中国游戏产业发展的转折点

  科学客观评价网络游戏

  改进游戏规则共建文明网络

  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方向

  关于发展数字内容产业的几点主张

  我们到底要什么样的网吧

  创造健康公正的无线娱乐发展环境

  关于网络游戏定位与管理的思考

  在人民网解读网游虚拟货币管理工作实录

  网游产品应使玩家素质提高

  中国网络游戏商业模式的发展与变革

  “健康”“适度”是网游管理的基本原则

  开展网络游戏评论是行业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

  在中韩严肃游戏论坛上的致辞

  网络游戏评论应该成为一种新的文艺评论样式

  移动游戏:娱乐产品转型的排头兵

  移动游戏的发展需要创新与协作

  关于发展应用游戏有关问题的思考

  “网瘾”诊断呼唤国家标准

  网络游戏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


  第三部分文化与社会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发展中互动

  动漫的概念可以更大些

  网络知识的创造和共享成为新潮流

  观众怎么看决定怎么演

  音乐产业面临结构性转型

  文化诚信理性:艺术品市场三论

  以创新思维建立网络音乐新生态

  中国艺术品市场十年:崛起与超越

  收费与正版不是等同关系
 
  艺术品市场鉴定如何管

  在融合中发展和规范网络演出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与中美合作

  “互联网+”时代的动漫产业与企业定位

 
  第四部分

  中国和平崛起中的文化使命

  选择决定未来——关于中国文化发展价值取向的思考

  微软“未来之家”访问记

  我在故我思——与改革开放同行

  文化市场管理需要加强信息服务创新管理方式

  一网情深追梦人

  如何激发文化活力

  网络文化协会可以干什么

  价值认同是文化金融融合的核心和关键


  附录

 
  微博选录

  《网络时代的文化思维》序

  网络文化的辩证思维——评庹祖海《网络时代的文化思维》

  网络时代的文化思维

 
  后记

来源:人民网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