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诗园蹊径诠妙思 - 专家推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专家推荐
诗园蹊径诠妙思
——《陌生化:约翰·邓恩的诗歌艺术》
刘意青
2002-07-04 16:16:42 来源:
《陌生化:约翰·邓恩的诗歌艺术》 李正栓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约翰·邓恩是17世纪英国诗人,他的诗歌代表了英国17世纪玄学派诗歌的巅峰成就。他突破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歌写作的传统模式,使用常人难以想象的诗歌意象,表达雅致入理的思想。其诗歌形式丰富多变,其机灵巧智无人能及,他开创了英国诗歌中的戏剧独白形式,影响了勃郎宁、丁尼生、艾略特、叶芝等几代著名诗人。尽管他诗歌的反传统风格颇受非议,然而,在其后的300多年时间里,总有人在偷读他的作品。20世纪,人们发现了他在17世纪就表现出的现代意识,曾掀起一股邓恩热。在我国,研究邓恩的人极少。李正栓教授的专著《陌生化:约翰·邓恩的诗歌艺术》,作为一部较全面和深入的邓恩评论,它“将20世纪俄国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用于邓恩诗歌的研究”,从而“使邓恩诗歌的诸多特点获得了内在统一”,是迄今我国邓恩研究中较有分量的新成就。
该书阐释了邓恩“陌生化”的思维模式,其诗歌意象陌生化的表现及其效果,以及诗人利用口语体和不规则标点与排版的缩进造成阅读的受阻现象,令人信服地揭示了陌生化理论的确可用来概括和统领对玄学派诗歌的认识,它渗透在该诗派诗歌主题、意象和语言的方方面面。
邓恩在“告别词:莫悲伤”一诗中使用冰冷的用金属做成的圆规双脚来比喻连在一起、永远分不开的一对情人。这个意象生生地把两个毫不相关的事物拽在一起,产生了比红玫瑰、太阳、星星、月亮等用俗了的爱情比喻更震动人心的效果。但是,也正是这种对奇喻的偏好使玄学诗人背上了沉溺于雕虫小技和字面游戏的恶名。作者对邓恩研究的一个贡献就是他采用陌生化的理论,特别是把陌生化作为玄学诗人的思维模式来审视邓恩的诗歌,这样证明了诗人的追求并非只是肤浅的“语不惊人死不休”,证明了这是邓恩把诗歌从煽情引向哲思的一种手段,也是他的世界观的真实反映。陌生化的思维模式还表现在邓恩对“俗爱”和“圣爱”与众不同的看法上。作者指出,邓恩诗歌中大量出现了“俗爱”和“圣爱”的类比,它们更多地是以“俗”喻“圣”,而且其中绝对见不到贬俗抬圣的简单、浮浅的败笔。
该书另一个亮点是作者对邓恩诗歌技巧上陌生化表现的细致探讨,这样系统的梳理在我国邓恩研究中当数前茅。邓恩在诗歌中使用口语化句式和词汇实际上是先于华兹华斯认识到了英诗通俗化的必要,而他使用的对话和独白等形式则预示了维多利亚诗人布朗宁、哈代的诗歌取向。这里,作者用“太阳升起来”(The Sun Rising)等小诗与伊丽莎白时代的诗歌进行了对比,有力地证明了邓恩在英诗发展上的重要贡献和他的前瞻性。
《陌生化:约翰·邓恩的诗歌艺术》用流畅生动的英文,夹议夹叙地把我们引入了邓恩诗歌的奇异天地,把许多不大好懂的诗歌解读得深入浅出。由此,读者会对玄学诗歌有一个新认识。
(刘意青: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光明日报2002.7.4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