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不忘初心 得始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秋风吹过的村庄——重庆晚报 副刊优秀作品选(2015)》序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不忘初心 得始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秋风吹过的村庄——重庆晚报 副刊优秀作品选(2015)》序
胡万俊
2016-11-24 09:27:12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9月13日,知名女作家阿黛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感叹:重庆晚报副刊能坚持办刊到今日,不能不说是一个活生生的奇迹。

    或许这可能是一个奇迹。据保守估计,从1985年5月1日重庆晚报文艺副刊《夜雨》正式创刊至今,31 年来,重庆晚报副刊刊发的各种体裁的文章,总量已超过10万篇。

    或许这真的是一个奇迹。那么,这个奇迹的创造者,首先应归功于始终坚定不移支持重庆晚报副刊发展的成百上千名作者,一茬又一茬,一代又一代,在砥砺中进取,在传承中延绵。

    这本《秋风吹过的村庄》,便是2015年152名优秀作者才华的结晶。为了体现对作者和创造性劳动的尊重,本书所选作品按照体裁分类,每一类中则按照作品见报先后排序。个别篇章遵照出版规范,进行了文字上的调整。本书的出版,得力于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米加德、副社长蒋登科的大力支持,也凝结了该社编辑的辛勤劳动,在此深表谢意。

    我们先浏览一下目录。入选者虽然仅仅是我们庞大写作队伍里的一部分,但名单依然耀眼——黄济人、吕进、邓高如、王明凯、傅天琳、李钢、蒋登科、李元胜、吴景娅、吴佳骏……组成重庆文艺创作领域的豪华阵容。

    合川、璧山、綦江、江津、大足、南川、万州、城口……这个名单涵括了重庆市大部分区县。繁荣基层文化,培养文学新人,强调群众性与包容性,等等,历来是重庆晚报副刊赖以生存的基础。

    其中,《蚁军》《真正的桥》等25篇力作,荣获首届(2015)重庆晚报文学奖。设立重庆晚报文学奖,是重庆晚报狠抓内容建设、提升办报水平的一次尝试,得到广大作者、读者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永才同志为此做出了肯定批示:我们的媒体要刊载真正的好内容,而不是被碎片化的信息掏空,并希望其能坚持办下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者永远是我们的衣食父母。长期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必须继续坚守“质量第一”的基本原则,坚守“团结作者、服务读者”的办刊思想,对不同渠道的所有来稿一视同仁,择优刊用,为党的文艺、新闻事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这是重庆晚报副刊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为重庆报业市场唯一每日出版的重庆晚报副刊,一路走来,也的确殊为不易。

    记得1985年重庆晚报创办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渝中区解放西路66号重庆日报社大院内,人们为便于口头上区分两报,将日报简称“本报”,晚报简称“小报”。

    一代又一代晚报人,发奋图强,革故鼎新,终使重庆晚报健步进入中国十大晚报之列。而如刘子茵、李天培、许可、周桂林、夏启荣、华万里、王华东、许大立、李西蜀、雷飞志、鲁纪岳、吴景娅、江波、张卫、贾昭衡、苏瑗、吴艺、林文、邓宇辉、汪旭、何国利、黄家骢、吴昊、朱一平等一代又一代晚报副刊编辑同仁,薪火相传,前赴后继,用自己青春的热情与无私的奉献,谱写着重庆晚报副刊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进行曲。

    前不久,我们向部分热心读者、作者征求对晚报副刊工作的意见。许多朋友异口同声地提到《杂花树》《寻常百姓》《一周笔会》《市井》《女人圈》和《名家》等当年影响广泛的栏目,他们虽对大环境下这些栏目的历次改版决策深表理解,但直呼丢了可惜。并对“中国著名作家重庆晚报笔会”等历次大型活动记忆犹新,如数家珍。其情其景,令人动容。

    近年来,我们立足本土,脚踏实地,陆续新辟了《重庆创作》《老重庆》《悦读》和《作文》等定位明确、后力强劲的版面,并结合具体内容定位,推出了“美丽中国系列文艺宣传行动”等社会活动,与綦江、江津、渝北、合川及巫溪等区县委宣传部合作,多角度、全方位展现当地青山绿水之美、风土人情之美、历史地理之美、人文环境之美、社会和谐之美、时代风尚之美及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状况,取得了明显成效。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新形势有新要求。我们的中长期目标是:形成版内版外结合、线上线下联动,努力打造包括纸媒、期刊、出版、公众号、网站及APP等全面融合发展的《夜雨》副刊集群……

    目前,网络技术、传播手段日新月异。比如,个人微信公众号等各种自媒体,泥沙俱下,铺天盖地,对传统报业形态形成剧烈冲击。我们在积极实现多媒体融合发展的同时,尤需广大读者继续与我们团结一心,多多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尤需广大作者继续与我们携手同行,用多姿多彩的生花妙笔,触动世界,打动人心。

  像报春的燕子一样,“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31年前,重庆晚报《夜雨》副刊创刊时许下的诺言。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们,始终在努力!

  (胡万俊)

     本文原载于《重庆晚报》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