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夏业良:于细微处见真功 - 专家推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专家推荐
夏业良:于细微处见真功
2003-05-27 13:52:57 来源:
《生活中的经济学》茅于轼著 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对于财经管理类的初学者和社会上数量庞大的经济学爱好者来说,在教科书和习题集之外能够阅读一些结合我们日常生活实际场景的经济学随笔,的确是大有裨益的补充营养之举。在我读研究生时,曾经听到有位经济学家说过:“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经济学家,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悟性”。当时我还不大理解这“悟性”到底指的是什么?随着学习与观察的深入和拓展,自己也逐渐有了些直观的感受。这时再阅读起经济学家的札记和随笔,就感到收益颇丰。以后再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就有了一些经济分析的视角和感觉。
茅先生的这本书如同书名所示,从微观到宏观,从具体到一般,运用经挤学的原理和工具剖析了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分析往往从美国的生活背景人手,再加上自己对国内生活的感受和认识,给予读者举一反三的启迪和丰富的想象空间。比如说“喜欢搬家的美国人”、“赌博在美国”、“垃圾中的边际效用”、“美国的进口货”和“美国人如何存钱”等文章读来饶有趣味,同时在轻松的阅读中使读者获得一点经济学的入门知识。
正如茅先生所说:“不论多么深奥的道理,如果透彻地理解了它,必定可以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比如我们读到“再谈交易费用”这篇文章,就可以跟随茅先生的思路从自己的切身经历和感受,引发出对现行制度弊端和政策之不合理性的探询。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茅先生并不止步于写文章分析、批评或抱怨某些不合理的现象,而且还直接参与到影响政策制定或修补的进程之中。2001年茅先生写信给《北京青年报》,批评首都机场利用垄断地位制定不合理价格侵蚀消费者利益的现象。这一批评引发了国内机场服务体系及其价格方面的大调整,并开始引入有限竞争,客观上为旅行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毫不夸张地说,茅先生是目前国内极少数能够身体力行地实践自己的经济主张、为社会福利最大化直接作出贡献的经济学家之一。
来源:中国图书商报2003.5.23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