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他的演讲影响着美国教育 - 编辑荐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编辑荐书
他的演讲影响着美国教育
——《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译者谈
涂艳国
2003-05-29 14:17:01 来源:
近些年来,我国有不少人(包括教育工作者、留学生家长、留学生)热衷于出书介绍美国的教育,其中有些书确实值得一读。但要真正了解美国的教育,恐怕还是看美国人自己写的书为好。《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就是一本美国人写美国教育的书。
该书是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欧内斯特.L.博耶博士的一本演说选集。博耶曾任纽约州立大学校长、美国联邦教育署长、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对美国教育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先后出版了《中学:关于美国中等教育的报告》、《大学:美国大学生的就读经验》、《学术水平的反思:大学教授的工作重点》、《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等研究报告和著作。他的不少著作被认为在美国教育研究工作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的教育政策。由于博耶在美国教育工作中的卓越成就和广泛影响,他先后被140多所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成为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获得荣誉博士学位最多的人。
博耶不仅是一位教育家,而且是一位演说家。事实上,发表教育演说成了他影响美国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专门为了纪念博耶而建立的博耶中心里,至今还保存着他的1400多份演讲手稿。为明了起见,我把这本书的书名译成《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从这些演讲里,我们既可以把握博耶的教育思想之大概,也可以了解美国教育改革状况之一斑。
博耶演讲的论题十分广泛,涉及到教育的基本经验和深层价值,纵贯美国教育的全过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乃至终身教育。其主旨在于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具体来讲,如何通过教育改革来提高教育质量呢?就基础教育而论,根据博耶的看法,应当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对于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可以提供有益的启示。
比如优化环境,博耶说:“要办好一所学校,首先必须建立一个真正的学习化社区,这是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博耶在研究基础学校的改革过程中发现,在一所目的不明确、师生之间缺乏交往、家长不参与对其孩子进行教育的学校里,要想取得教育上的优异成绩,根本不可能。
但是,社区并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博耶赋予社区一词非常丰富的内涵,社区问题实质上就是学校的文化问题,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方式问题,就是人们的态度和价值观问题。他的研究结论是,要把学校变成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学校必须具有六种特质:学校必须是一个目的明确的场所,它负有明确而重要的使命;学校必须是一个互相交流的场所,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信任地倾诉与倾听;学校必须是一个公正无私的场所,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平等的对待;学校必须是一个纪律严明的场所,建立了明确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学校必须是一个互相关心的场所,学生有一种安全感;学校必须是一个欢庆聚会的场所,通过开学典礼等活动把学校里的所有人聚集在一起。
除了建立学习化的社区以外,还要重视具体教育情境的优化。“优质教育实际上就存在于这样的教育时机之中,即具有好奇心的学生和能够激励学生的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对教师的成功而言,他们需要更小的班级,特别是在初等学校,那里的年幼儿童经常需要个别的关心和指导。有些人觉得班级规模的大小无所谓,博耶对此感到非常吃惊:“我不得不指出的是,说这话的人在过去的30年里没有花上5分钟时间与3个以上的孩子呆在一起”。
他还谈到,没有伦理道德统率的知识比无知更危险。
为了避免野蛮行为的发生,为了使学生免受现实世界邪恶势力的影响,博耶认为教育必须重视学生品德的培养。他提出了七种基本的美德,并相信这些美德适合于每一所学校和每一个学生。具体来讲,每一所学校都要运用言语和行动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诚实、尊重他人、负责、同情、自律、坚忍和奉献等传统美德的教育。只有具备这些美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3年5月29日第8版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