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的终结:用科学究竟可以将这个世界解释到何种程度》清华大学出版社 曾经有个学者说过这样的话:“科学之外,进步不过是一个神话”。这句话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提出了“证伪主义”的波普尔,在科学认识上刷新了人类的认识:敢于批判性思维,不断被质疑,是科学精神的核心。这和传统的科学认知“科学是经验积累的产物,被证明或者被无数次重复验证的科学理论就是永远正确的”,很不一样。
未来具备了这三类知识的人,将会显示优越的竞争力。《科学美国人》的资深记者霍根,曾在他的著作《科学的终结:用科学究竟可以将这个世界解释到何种程度》描写到,不少思维活跃的美国前沿科学家都是人类学和古文化的爱好者。他们研究的科学决然不是宗教,但是,他们比任何人都敏感于那些古老民族的神秘文化和宗教,并从中大量汲取了养分。
不仅如此,几乎每一个当代在创新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可以挖掘到他们从这三类知识体系汲取想象力和感受力源泉的痕迹。需要提醒的是,很多人在学习这类知识时,往往过于重视其实用性,忽略了其精神和思想,用这样舍本逐末的方式学习,难免会适得其反。
在机器学习日新月异的未来,人们可以做到也需要做到,像曾经普及文字那样将科学、艺术及古文化的知识普及到每个人,让这三类知识体系所承载的精神和思想充满未来人类的大脑,使更多人的人具备想象力和感受力,成为人工智能不可替代的人,而选择阅读方向,将成为把控人生航向的重要抉择。
来源:清华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