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投资学精要》:构筑投资理性的基础性著作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投资学精要》:构筑投资理性的基础性著作
陆强华
2003-07-16 09:09:29  来源:  
 
 《投资学精要》是一本大学经济管理类本科生通用的经典教材,在国外一直畅销不衰。但它的可读性和知识性却比一般的通俗类的经济读物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基于理财和培养基本投资素养的功能,这本书在国外的中产阶级中也十分地流行,在国外,中产阶级的个人财富一般来说都小有规模,个人投资已成为中产阶级生活的一部分。中产阶级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向成为主导财富聚合的不可忽视的因素。而谁能引导这部分人的投资倾向,谁就能引领投资潮流,这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现实的责任。正确的导向,能使整个社会的财富稳步增长,达到市场的理性繁荣。

 而这种投资文化的培养,无疑是一项长期基础性的工作。即使在金融市场成熟的美国,投资者在特定时期也会呈现出一种整体性非理性状态,这种非理性状态对整个金融市场“软性”基础造成损害。而我们把这种基础定义为投资理性,即对最基本的投资知识及规律的掌握。投资的理念,技巧及具体的操作是实践中的事物,应该是多样化的,但他们的土壤正是这种一统的投资理性。人们对这种投资理性的内化程度就决定了他们的投资素养。

 而在中国正日益崛起的中产阶级需要这个土壤,政府过多地掌握社会财富,在经济学中不是一种最优的选择,藏富于民才是最正确的策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正是遵循着这条思路的一个很重要的结果。在中国未来十几年,个人的财富在整个经济中的比例还将增加,这种趋势虽然可能被特定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所延缓如近几年为走出通货紧缩,中国加大了公共投资,分取了一大部分社会财富。但可以预见,这种趋势作为一种经济规律是不可逆转的。当前个人理财服务市场开始升温,各种投资理财的“花朵”争奇斗艳,吸引着很多人的眼光,毫不奇怪,人们总是愿意种植鲜花,而不愿意培土,因为培土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但是贫瘠的土壤如何能种出美好的花朵呢?

 无法想象,当一个缺乏投资理性的中产阶级拥有数以亿计的社会财富时,会发生什么情况。投资理性在文化上的缺失并不是单靠投资者在市场上的试错法就能弥补的。但已经有人看到了这个问题,《投资学精要》的问世,除了作为投资学教材之外,更注重通过对各种投资现象的解说、投资案例的评述及投资理论的应用来为投资者构筑一个建筑在投资理性之上的开放性的知识结构,它愿意为这个理财花园浇盖更多的土壤。

 投资是一个广阔的领域,这里主要指的是金融投资,金融市场是一个很敏感的市场,各个部分紧密相连,和真实经济也是休戚与共,在这种情况下,培养投资者的宏观视野和对事件的洞察力是十分必要的。《投资学精要》在一个充分国际化的平台上为读者提供了作为一个优秀投资者所必须知晓的有关金融市场运行的知识和整个金融市场的框架结构和内部各个子市场之间的传导机制。

 《投资学精要》还向读者介绍了当前所有投资者都十分关注的主要问题。通过阅读本书,你将掌握分析当前的一些问题和争论的技能,这些热点问题和争论也是国内外主流媒体以及专业性杂志所热衷报道的题材。

 《投资学精要》并不需要读者有投资学的背景知识,它对数学的要求也不高,但是它是一本相当严谨的书。它所阐述的很多基础理论和规律都是每个投资者应该掌握的,是一种基本投资素养的体现。但《投资学精要》决不是一种单纯的知识提供者,它更是承担了一种知识的启发和内化的任务。如在说明风险和收益时,作者极力向读者灌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观点。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很多人对私募基金记忆犹新,私募基金产生了很多问题,很多人被私募基金承诺的高收益所吸引,却忽视了背后隐藏的高风险。更严重的是还有许多不规范操作所导致的高风险。这种风险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投资者中几乎是不可能被接受的。结果当股市下跌时,出现了很多问题,不仅有经济上的,还有法律上的。但它的根源就在于投资者缺少对投资理性深厚的认知基础。

 通过阅读本书,你就可以在这个领域和任何人自由对话,而不是刻意去回避,刻意回避,这是一种知识结构的缺憾,也是生活品味的遗失。而自由对话,这是生活有形的标志,也是财富品质的体现。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可以领会投资艺术的真谛,使你在将陪伴你一生的投资生涯中,有一个很好的开始。即使你对投资已有所心得,当你重新来读这本书时,你也会有新的感受,《投资学精要》将会帮助你整理纷繁的思绪,寻找久候不至的灵感。


来源:人民大学出版社网站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