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高校科技企业的制度逻辑》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高校科技企业的制度逻辑》
李岳云
2003-08-14 14:32:04  来源:  
 
  《高校科技企业的制度逻辑》
  袁靖宇著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中国高校科技产业发展起步于改革开放以后,是中国高校技术转移模式的一种制度创新,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历史和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化历史上的一个创举。通过近20年的发展,一批社会知名的高新科技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出现了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中国大学新现象”,即以一些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和智力优势为依托,形成充满活力、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高科技股份企业集团,并以其为骨干在校园周边形成大学科技园,同时在全国各地实现了广泛的产学研联合。与此同时,高校兴办科技产业也有一些不成功的教训,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教训比成功还多,从而在全社会引发了对高校要不要办科技产业的一场大争论。袁靖宇的《高校科技企业的制度逻辑》一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问世的。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科教兴邦”成为一个突出的世界性现象。随着科技革命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兴起,大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美国“硅谷”的崛起,标志着大学的功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大学作为知识传播、知识创新、知识转化的重要基地,正在从经济社会舞台的边缘,走向经济社会舞台的中心。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社会功能,从过去的“一个中心”(教育中心),演变为“两个中心”(教育中心、科研中心),今天正在拓展为五大功能:即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知识创新、发展科学文化的前沿;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基地;社会和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本国文化与世界文明成果互相交流借鉴的桥梁。

 无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成果,还是中国的改革实践,都已经证明了组织与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影响作用。高校科技企业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已经展示了其组织制度的巨大发展潜力,但同时暴露了许多制度缺陷。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严重滞后于实践。因此,《高校科技企业的制度逻辑》一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书首次回答了中国高校科技企业的经济学性质和组织制度的起源问题。该书在构建企业动因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从技术转移的角度分析和解释了中国出现高校科技企业的原因,分析了高校科技企业的发展中国家属性;从高校技术转移制度环境国际比较的角度,剖析了国外高校很少直接兴办科技企业的原因,分析了高校科技企业“中国特色”的属性。




来源:光明日报2003.8.14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