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图书目前已经出版三本,分别是《财富与价值(小学低段)》潘席龙,祖强《家庭与传承(小学高段)》潘席龙,祖强《企业与梦想(初中段)》潘席龙,祖强。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假期延长,父母和孩子一起宅在家,真是亲子阅读的大好时机。财商教育最近几年越来越受到家长朋友们的重视。财商教育决定孩子一生幸福的能力,这几乎是海内外精英家庭的共识。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不要养成奢侈浪费、攀比挥霍的习惯,懂得金钱的来之不易;希望子女知道金钱要用之有度,未来不要成为拜金主义者或享乐主义者。 面对财商教育,家长们是否也面临以下烦恼: 知道财商重要,可自己又也没学财经专业,也非财经从业者,不专业啊? 孩子这么小,过早教财商,会不会学不懂啊? 财商是不是就是做家务给孩子付钱那一套啊,和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有点矛盾啊? 什么是财商 一提到“财商”两个字,许多人会以为指的只是人们赚钱、理财方面的能力;如果再进一步说到让孩子学习财商,不少家长则会本能地担心甚至反对:“孩子那么小就学这个,没必要。再说,万一孩子掉到钱眼里怎么办?” 殊不知,上述认识是非常片面、甚至错误的。人既有社会属性,也有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满足最基本的生命需要,才能维持生存;社会属性决定了我们必须维护基本的社会关系,才能融入社会。而这一切,没有基本的物质保障都是不可能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光明正大地赚钱,有何不可?财商是人们认识、创造和驾驭财富的智慧。未来真正的人才,不仅需要高的智商,突出的情商,也需要卓然的财商,“三商共举”已经成为未来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新趋势,智商带给我们面对自然界的自由,情商赋予我们面向人际的自由,而财商是为维护前两种自由提供基础和保障,是其他自由的前提。划重点,财商包含两方面: 一个人知道和控制金钱的能力。 一个人在金融方面的智力,是理财的智慧。 五德财商——基于中国文化与实际的财商 财商虽是外来词,但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典籍中,不乏对财经问题的深刻阐释和精彩讨论,虽然名称上不叫“财商”,但其核心理念和思想却是一脉相承的。而以老子为代表的先贤在“无为而为”主张下的“自然经济”观,儒家以仁为本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商君书·定分》中对 “一兔群逐”与“卖兔者满市而盗不取”的比较所体现出的产权思想等,充分表明中国文化中有许多闪光的财经思想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五德财商正是基于“厚德载物”这一基本思想,强调求财先积德的理念,将挣钱、用钱、保钱、投钱和融钱“五钱”之技,与我国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相结合,并指出德为财之源,即:用钱之德源于仁、挣钱之德源于义、保钱之德源于礼、投钱之德源于智和融钱之德源于信,以此指明积累财德、提升财商、获取财富的具体路径和行为方式。这套图书将解决您的哪些问题? 孩子几岁时,可以给他零用钱?该不该付钱给孩子做家务?压岁钱应该由谁说了算?……本套图书不会直白地告诉您这些问题的答案,因为培养财商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清单式、条目式的答案,而是日积月累,从生活的点滴入手,润物细无声的亲子互动的过程。该套图书设置了五位性格鲜明的主人公,从生活中的财商故事和小主人公爸爸开办的玩具厂等情节入手,由人物之间的对话,引发出对财经现象的讨论,尤其注重亲子之间的财商实践,诸如:一起对生活中的财经话题进行深度调研、思考并讨论;或者一起做一些小操作层面的实践。作者遵照“六合”的基本原则,即“古今、中外、财情、知行、亲子、课堂内外”的相互结合;按“五德财商”的理论框架进行选材和编纂,并力求财商、情商和智商的“三商并举、统一提升”;强调一切以受教育的孩子为中心,知识要靠孩子自己去发现,而不是老被灌输;书中很多财经知识点,我们会极力避免直接去“点透”,也不会给出所谓的“标准”定义或概念,而是故意留给孩子们去发现!智慧只有在深度思考中才能获得!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与孩子自身的成长一样,都没有捷径,这是世界上最耗费精力但却最幸福的事,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升级认知、躬身行动、共同成长。 本套图书目前已经出版三本,分别是《财富与价值(小学低段)》潘席龙,祖强《家庭与传承(小学高段)》潘席龙,祖强《企业与梦想(初中段)》潘席龙,祖强。
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