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春天的脚步和你撞个满怀。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特别策划了【我有一间书房】主题活动,邀请了资深编辑和大咖作者们与大家分享他们的书房和精心推荐的图书。
这里有日常,有四季,有人生,有荡气回肠,温柔似水。
读一本好书,感悟自然,感悟人生百味,细细品咂,收获属于春天的限定满足。你准备好出发了吗?

相关推荐
☆ 我有一间书房 ▪ 大咖领读书单 ☆
———————— No.1 ————————
《格物致知—— 一位中学校长给青少年的三门人生课》 
推荐人 
重庆大学出版社 党总支书记 柏子康
———————— 推荐语 ————————
这是一本有声、有色、有趣的人文读本。重庆南开中学田祥平校长用有趣的文字、有色的美图、有声的故事,分享自己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品万般味”的思考和参悟。
作者拥有多元化的标签,他既是名校校长、教育家,又是美食家、专栏作家,活跃于社会生活的多个场景。记录生活、旅行和美食是他对教育的朴实表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品万般味”三门人生课的立意贯穿全书,通过睿智有趣的故事,给青少年们上了一堂“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动的课。本书在设计上也独具匠心,通过摄影作品的多维度呈现、拍立得的创意概念、藏书票的收藏意趣、有声故事的巧妙引入,共同营造出声色俱全、图文并茂的场景。
南开的“青莲紫”贯穿始终,让全书充满了生活的“轻快感”“立体感”和“仪式感”。
———————— No.2 ————————
《无限事》李元胜 
推荐人

重庆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陈晓阳
———————— 推荐语 ————————
这是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获奖诗歌集,它是一个很干净、很安静的世界,涵括了诗人对宇宙、时间、存在、虚无、生命与爱情的体察和思考,充满睿智和幻想。
李元胜的诗歌就是一个诗意的方程式。他的诗歌就像他和自然、生活的偶遇之作,漫不经心却又充满着浪漫哲思的气息。
———————— No.3 ————————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推荐人
重庆大学出版社副社长 石琴
———————— 推荐语 ————————
如果说,每个人的一生就如一个故事,那么,无论这个故事的过程是百折千回还是平淡如水,它的开篇和结局总是更引人关注。然而,我们对生的迎接,常常是期翼又周全,而对死的告别,却时常回避且仓促。
读《最好的告别》这本书,真是思绪万千。如何度过生命中的最后时光,这个话题,不仅是医生难以启口与理论上距离死亡不远的病人提及,更多的时候,是病人自己和其家属,更不愿意讨论和面对。对生的渴求,对企盼长时间活着的幻想或幻觉,犹如一道厚厚的屏障,将这个话题自然而然地屏蔽掉了。
感谢阿图医生,用他的经历、他的观察和他的思考,给我们上了关于衰老与死亡的生动一课。书中有段话引人深思:“数据表明,在临死之前入住监护室的末期癌症患者,其生命最后一周的质量比不接受这些干预措施的病人差得多。而且,在去世之后6周,他们的照料者患严重抑郁的可能性大了三倍。”能让亡者安宁地离去,让生者正常地生活,这样的方式,或许,才是我们面对亲人,抑或自己,离开世界时的最好的告别,才是每一个生命故事最圆满的结局。
———————— No.4 ————————
《健康人生 快乐百年(第3版) 》 
推荐人
重庆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 马宁
———————— 推荐语 ————————
身、心、习惯三合一,不断增强免疫力。健康有时需要心灵鸡汤式的科普书。《健康人生 快乐百年》就是这样一本书──健康知识的心灵鸡汤。
静下心来,从日常生活小习惯做起,身体才会大改观。
———————— No.5 ————————
《艺术的色彩——西方艺术流派色彩图典》周至禹 
推荐人
艺术分社社长 张菱芷

———————— 推荐语 ————————
为什么梵·高的画让人流泪,蒙克的画让人焦虑,莫奈的画让人觉得唯美?为什么立体主义的色彩是对梯度空间的探索,分离主义的色彩是颓废瑰丽的标志,表现主义的色彩是激情燃烧的狂放,后印象主义的色彩是感性理性的并举,达达主义的色彩是不拘一格的自由……
这是一本关于艺术色彩的百科全书式图典,一本人人都能读懂的艺术科普读物,没有枯燥的艺术理论,中央美院周至禹教授从色彩的视角,带你了解28个艺术流派,认识100多位艺术大师,鉴赏500多张艺术名作,让你懂得审美、学会审美,用艺术家的眼睛观看世界。
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愿疫情笼罩的2020世界读书日,多一些“艺术的色彩”!
———————— No.6 ————————
《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Ray Monk 
推荐人
北京出版中心编辑 姚颖 
———————— 推荐语 ————————
他在20世纪,两次改变了哲学发展的轨迹。
他曾参加一战被俘,获释后放弃巨额遗产做了一名乡村老师,编写小学生字典,因体罚学生被告上法庭,辞职后在修道院当园丁,给姐姐盖房子……在医院看大门,在挪威海边当隐士,终身未婚。
他工科出身,曾设计飞机螺旋桨,后因对数学的兴趣开始研究数理逻辑,师从罗素,罗素说“维特根斯坦的理论对我有深刻的影响”。在战场写出划时代的哲学作品,被多家出版社拒绝,几年后才得以出版,开启一种哲学流派……之后转而批判自己的思想,逐渐形成另一种新的思想,开启另一种哲学流派。临终前对弟子说他度过了美好的一生。
这是一本读之让人忘忧的书。
———————— No.7 ————————
《生命的博物馆》史蒂夫·帕克 著 庞丽波 译 
推荐人
图书营销部团购部主任 唐丽 
———————— 推荐语 ————————
生命是一场旅行,博物馆保留了地球上每一种生命的游记。
《生命的博物馆》是一本来自世界上藏品最丰富的自然博物馆之一——伦敦自然博物馆的书,讲叙的是吉米Doherty走进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幕后,与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近距离交流,了解该馆7000万件藏品的秘密。
与博物馆的严肃相对的是书籍设计中传递出的生命动感。
———————— No.8 ————————
《中国蝴蝶生活史图鉴》朱建青 谷宇 陈志兵 陈嘉霖 
推荐人
职教出版中心编辑 王晓蓉

———————— 推荐语 ————————
蝴蝶是一类完全变态的昆虫,幼虫多以植物为食,成虫有访花习性,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
《中国蝴蝶生活史图鉴》图文并茂地记述了264种国内蝴蝶的生活史及幼期特征,并附有相对应的成虫图片及219种相关的寄主植物照片,涵盖了我国蝴蝶全部的科以及90%的亚科类群,系统地介绍了蝴蝶的分类、生物学等基础知识,共收集照片2600余幅,真实再现了每种蝴蝶的生活史过程,真实反映了蝴蝶的体型、体色、体态以及卵、幼虫、成虫、蛹、分布等的特征,将丰富多彩的蝴蝶生活史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是一本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大型工具书和科普读物。
《中国蝴蝶生活史图鉴》可供农、林、环境监测、昆虫学相关人士学习和参考,也适合广大青少年、生物爱好者、蝴蝶爱好者、自然导赏员、艺术创作者等阅读和收藏。
———————— No.9 ————————
《花草物语,传情植物》薇罗妮克•巴罗 著 亚尼克•富里耶 摄影 袁俊生 译 
推荐人
图书营销部客服经理 张静
———————— 推荐语 ————————
植物历来是人类的情感图腾,本书状似描写植物,实则摹写人事。通过讲述一段段花草的传说,交代了一桩桩人类的往事。
从与100余种植物相关的精巧图片与民间传说中,我们可以一窥人类的热望与寄托、欲求与恐惧,从而理解人类生活形态多样性的由来。
这是一本热气腾腾、细小琐碎而又温情真实的生活图志,是史学家忽略的历史,是关于人们七情六欲的鲜活故事。
———————— No.10 ————————
《爱的起源:从达尔文到现代脑科学》托马斯·刘易斯 法拉利·阿米尼 理查德·兰龙 著 黎雪清 杨小虎 译 
推荐人
图书分社编辑 王瑾雅 
———————— 推荐语 ————————
《爱的起源》这本书整合了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进化生物学、人类学,以及艺术领域的相关内容,对爱与依恋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讨论。全书的风格微妙地介于严肃的科学期刊和通篇白话的自助书之间,将浪漫感性与前沿科学进行了无缝衔接。
书里所呈现的观点包括:个体的大脑会受到身边亲近之人的大脑的影响,尤其是在儿童时期;处于亲密关系中的双方,其边缘系统彼此同步;长期的心理治疗可以改善个体大脑的微观结构等。
做书,是一件细致用心的事,涤荡灵魂,沉淀人生。让我们和编辑老师们一起,来一场思想盛宴,与春天撞个满怀。一起读书吧!
来源:重庆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