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一个人类沙文主义者对理性的颂歌——《思想无羁》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一个人类沙文主义者对理性的颂歌——《思想无羁》
汪清池(书评人)
2003-10-13 14:43:32 来源:
《思想无羁》是作为“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中的媒介文化系列中的一本书被翻译出版的,不过,正如何道宽在本书的译者序中所说的那样,这本书“兼有哲学、传播学的性质,讲知识进化,讲技术演化”,归入媒介文化系列并不准确。的确,在图书馆给这样的书编目的话想必会很困难。不过,读这样的书最大好处就是开拓我们视野,让思想自由地放逐,正如本书的书名一样。
本书作者——美国的保罗·莱文森是麦克卢汉的学生。在书中,他用进化的观点来考察理性、知识与技术的发展演化。这无非是沿着这样的一条路,即:达尔文首先在生物学领域提出进化论,马克思受到达尔文的巨大影响,将进化论用于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作者在这里又将进化论用于考察人类的理性,如此而已。莱文森沿习了启蒙运动的传统,相信并依赖人类的理性,认为人类的理性能够最终克服人类所遇到的困难。
本书的写作很散,关注范围广阔,不过这样的书还是有相当的可读性的,至少不像纯粹哲学著作那样,看一两页就会吓跑不少普通读者。但是就哲学角度来看,其中的有些论述不免浅薄。
莱文森是一个技术乐现主义者。他主张媒介的发展会具有“人性化趋势”,而且人在媒介演化中能够进行理性选择,这就是所谓的“补偿性媒介”。这种理论足以将技术决定论消解掉,更进一步,莱文森认为,补偿性媒介可以有意识地用来抵消技术引起的问题,也就是说他相信技术引起的危险仍然可以用进一步发展的技术来解决。当然,他也承认,并非在任何情况下,理性的最终胜利都打了包票。他认真地讨论了核武器给全人类带来的危险,但是他认为需要对此负责的不是技术的冲动,而是人灵魂中的野蛮。
其实,对于人类的理性与技术,并不完全像莱文森论述的那样。否则的话我们就很难理解无论在众多科幻小说还是在学术著作中讨论过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敌托邦(dystopia)图景。
对技术的形而上探索早已经在技术哲学中层开了,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不少关注技术的哲学家,如德索尔、艾吕尔、马尔库塞、海德格尔等等。我们知道,技术哲学与科学哲学有些不同,不具有太多的知识论的色彩。技术哲学的兴起更多地是由于我们的技术出了问题,也可以说是原有的理性出了问题。其实我们的时代处于一种巨大的技术危机之中。否则,如果完全相信本书作者莱文森的观点,那海德格尔所发出“只有上帝能够拯救我们”(only a God can save us)这样的感叹似乎就只是杞人忧天了。
不要说什么人类中心主义者,作者莱文森甚至明确地宣称自己是人类沙文主义者。他希望人类的智能“将宇宙变成殖民地,将星系建造地更适合人居住,要使得星星尽量为我们服务”,这就是他的“智能帝国主义”。
海德格尔过于悲观了?或许是莱文森过于乐观了?
我承认读这样的书有很多启发,但是我看不到书中论证的力量。我不知道20世纪中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众多的人为灾难应该如何置于人类理性的背景之中。
在作者那里,人类除了要实行智能帝国主义,要把宇宙变成殖民地以外,已经没有什么形而上的意义。“我们给星星坐标,给星星赋予意义,也给我们自己赋于意义”,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人类沙文主义者”。这竟使我联想起美利坚建国初期向西部的开拓与对印第安人的征服,这两者是何其相似!
想像这样的一幅图景,假如是莱文森所希望的那样,人类的智能果真能够将宇宙变成殖民地,而同时人类社会依然是极端的经济不平等,富人不断地掠夺穷人,人类社会依然充斥着战争、恐怖等等人为的灾难,这样的图景能够被认为是人类理性的胜利吗?这样的胜利与其被说成是人类理性的胜利,不如认为是美国理性的胜利。正如当年马克思所揭示的那样,人首先要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然后才是进一步满足精神需求。就整个人类而言,首先需要的是在地球上的解放,然后才是所谓的智能向宇宙的扩张。
事实上,在我们这个时代,急需的是对于人类理性的第二次启蒙。当然,这样的启蒙还是要依靠理性,但却是能够对理性自身进行反思的理性。靠理性来反思我们的技术、政治制度,靠理性来倡导人类社会的民主,减轻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不平等。要知道21世纪的今天,全世界还有相当比例的人口处于绝对贫穷之中。
在《思想无羁》一书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美国传播学学者的一种美国式的贵族思考,是对人类理性的浅薄的颂歌。莱文森的思想当然会给我们带来启发,但却只是思想游戏,而且潜藏着危险。
《思想无羁》[美]保罗·莱文森著 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24.00元
来源:中国图书商报2003.10.10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