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读陕师大社《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 - 专家推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专家推荐
读陕师大社《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
卞敏麟(天文学家、科普作家)
2003-10-16 16:11:25 来源:
◆席泽宗1955年在《天文学报》上发表了《古新星新表》;10年后,他又和薄树人合作发表了《增订古新星新表》。这两个表被美国译成英文后,在世界上再三转载,被各国学者引用已达千次以上。
◆写得明晰也许比写得华丽更加困难,而席泽宗之文风恰与阿西莫夫之所言不谋而合。
◆在学术研究中,能够通过缜密的分析、论证,提出富于启发性的新思想、新见解,以期引起讨论,深化认识,乃是非常可贵的。
《
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席泽宗院士自选集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文集。作者席泽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他在中国古代天文史研究中取得的杰出成就,得到国际天文、物理和科学史界的高度评价。20世纪50年代初,顺应国际科学界的要求,席泽宗受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的委托,花大力气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关新星和超新星的记录,最终于1955年在《天文学报》上发表了《古新星新表》;10年后,他又和薄树人合作发表了《增订古新星新表》。这两个表被美国译成英文后,在世界上再三转载,被各国学者引用已达千次以上。在《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这个书名中,“古新星新表”便占据了突出的地位。
席泽宗先生融会古今,学贯中西,其著述叙事清晰,推理严密,科学与人文并茂,学术性与可读性俱佳,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享誉全球的科学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曾就写作风格提出一种“镶嵌玻璃和平板玻璃”的理论,他认为,有的作品就像镶嵌玻璃,它们很美丽,在光照下色彩斑斓,但是你无法看透它们;而理想的平板玻璃,你根本看不见它,却可以透过它看见外面发生的事情。这相当于直白朴素、不加修饰的作品。阅读这种作品甚至不觉得是在阅读,理念和事件似乎只是从作者的心头流淌到读者的心田,中间全无遮挡。确实,写得明晰也许比写得华丽更加困难,而席泽宗之文风恰与阿西莫夫之所言不谋而合。从《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一书,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席泽宗的学养和文风。原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台长王绶王官院士为之赞曰:“苍天有眼眷斯文”,这是相当中肯的评语。
够格出选集者,自当著述宏丰。至于选集究竟怎么选,则常因人因时而异。席泽宗这部选集,贵在原创性,注重代表性,因而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有些文章甚至历时弥久价值愈彰。《自选集》始于1948年大学求学时代的短文“日食观测简史”,止于2002年的力作“不用为用众用所基———论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所选文章120篇,不分中外文,一律以发表时间先后为序编排。这样,既可刻画出席泽宗先生的人生轨迹,又约略可见我国科学史研究的历程以及与国外交流的踪影。此种构思,委实是很巧妙的。
大约8年前,我读过席泽宗先生的《科学史八讲》。这原是他于1990年春应邀赴台湾地区访问时带去的8篇讲稿,后由台湾联经出版公司出版。数十年来,席先生是赴海峡彼岸最高科研机构讲学的第一人,访问期间当地传媒频频报道,83岁高龄的物理学家吴大猷先生也会见了席先生。1996年1月14日,我曾以“中外科学数千年,探幽发微四十载”为题,在《科技日报》上对《八讲》发表管见。其第一讲“科学史和历史科学”,讨论科学史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及其与一般历史科学的互补关系。席先生在当地历史语言研究所作此讲演,促使该所后来成立了科学史研究小组。第四讲“孔子与科学”,是美国加州大学程贞一先生和席泽宗合作的论文《孔子思想与科技》的节要。它以《论语》中的孔子言行为据,对孔子思想进行系统分析后得出结论;“孔子的言行对科学的发展不但无害,而且是有益的。十三世纪以前,中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孔子思想中的这些有益成分也是其中之一。近百年来的落后,是这段时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造成的,不能归因于二千四百年前的孔子。再说得广一些,近代科学在欧洲兴起,和他们有希腊文化没多大关系;中国近代科学落后,并不是因为中国有孔子。”这真是发前人之所未发,可谓相当大胆。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文俊院士看了我这段介绍以后,立即找席泽宗要书,并于2月14日写信给席说:
“我拜读了《八讲》中的孔子一讲,论据令人信服,纠正了我的看法;但我想破除希腊对欧洲科学发展的神话,可能比纠正孔子对中国科学阻碍之说更为重要。因此,我十分希望您老能抽出时间,专文阐明此说,最好能登诸报端,以正视听,未知能俯允否?”
这就是《自选集》中后来引起争论的另一篇文章《关于“李约瑟难题”和近代科学源于希腊的对话》写作的来由。在学术研究中,能够通过缜密的分析、论证,提出富于启发性的新思想、新见解,以期引起讨论,深化认识,乃是非常可贵的。
我本人的专业背景和数十年来的工作经历,使我对这部《自选集》怀有浓厚的兴趣。我于1965年从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从事天体物理学研究30余载,不时兼及天文学史和科学人文,为普及科学著译不辍,且于1998年加盟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专事科技出版。在我工作所及的方方面面,牵涉席泽宗先生的著述不绝如缕,其求真务实的精神,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先生本人亦在“自序”中曰,“‘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我还是愿意把这一点点微小的贡献聚集起来,让世人利用,让世人评说。”我认为,这种“让世人评说”的意识和态度,在今天尤其值得提倡。
来源:中华读书报2003.10.15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