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广西师大社“教育新观察丛书”总序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广西师大社“教育新观察丛书”总序
胡东芳
2003-10-21 09:58:56  来源: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以及新课程的全面启动与推行,教育问题越来越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关注,教育类书籍也表现出越来越强劲的需求态势,特别是那些观点新颖、通俗易懂、形式生动、不落俗套、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教育类书籍更是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遗憾的是,在貌似繁荣的诸多教育类书籍中,学理思辨有余,面向大众不足,反映出教育研究所面临的脱离普通读者需要的尴尬局面。而在社会转型时期,教育实践者和广大民众最需要的是教育的思想启蒙——发现教育理想,更新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为。“教育新观察丛书”就是立足于这一现实并为满足这一需求,采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进行选题策划和组织撰写的。其基本理念是采取与以往教育研究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立论基点来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将一些身处教育理论和实践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对中国教育现状和前景的最新观察与思考推向社会,它力图通过通俗而富有启发的语言描述来准确反映当今中国教育发展中一些发人深省的现状及前瞻性问题,寓深刻的教育道理于浅显的话语之中,在激起读者阅读欲望的同时,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在将教育理论的作用实实在在地发挥出来的同时,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教育现实,思考教育问题,实践教育新理念,实现教育新理想。

 所谓教育新观察,就是换一种视角看教育。过去从事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人,往往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出发点来看待其他事物,所以我们难以理解在人类社会以外的世界里存在着教育现象,当然我们就不会知道它们的教育是怎样开展的,也不会知道它们又是怎样看待我们的教育的,更无法从它们那里汲取有益的经验。许多时候,我们己经不知不觉地形成了某种评判的思维定势,而我们的思维一经已有的框架束缚后,往往失之偏颇甚至是谬误还自以为是。今天,我们需要站在其他事物(包括动物,甚至无生命的物质)的角度来看人类,看人类的教育。也许,经常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会有助于我们真正认识一个人或一个事物的本质。由于我们是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接触了某种事物后形成的思维定势,所以也许可以适用于一定的范围。可是如果跳出了这个范围,我们面对的是无法穷尽的浩瀚世界,我们又如何去做呢?换个角度;我们或许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思维启迪。《教育童话——另类眼光看教育》就是这一视角的一次尝试。

 所谓教育新观察,就是换一种方式看教育。过去从事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人,往往是自说自话、自我鉴定、自我评价,所以很容易沾沾自喜,很容易为所采取的小小的改革措施或取得的小小的进步而自我陶醉,很容易固步自封,很容易夜郎自大。今天,我们有必要拿起比较的武器,看看别国的教育是怎样进行的,找找别国的教育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正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只有如此比较一番,我们或许才能够真正发现我们所沾沾自喜的教育研究中存在的差距与问题,并找到我们教育改革的方向。当然,外国的月亮并不比我们的圆,他们的教育也有种种弊端,我们的教育也不乏他们羡慕之处。但有了比较就有了鉴别,就能使我们对现行教育的弊端看得更清楚一点,就能让我们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就能为改造我们的教育提供更好的借鉴。《教育新思维——东西方教育对话启示录》就是这种方式的直接产物。

 所谓教育新观察,就是以一种近乎写实的手法来反映教育。过去从事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人,往往喜欢闭门思考,长于“拍脑袋”的方式,这种形式的研究虽然有其存在的合理之处,但是一味地闭门造车,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并无多大的好处。毕竟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教育研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而面对实实在在的教育现实,人们往往会发现那些所思所想不是过于烦琐、复杂,就是过于理想、空泛,与教育的客观现实还有很大的差距……事实上,我们所有的美好想法和做法都需要切切实实地建立在对现实的充分了解之上。今天我们需要直面教育中的问题,看一看究竟我们的学生怎么啦,我们的教师怎么啦,我们的学校怎么啦,我们的教育怎么啦……《与学校对簿公堂——校园官司启示录》就是这一写实精神的具体体现。

 所谓教育新观察,就是以一种反思的态度来研究教育。过去从事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人,在对教育现实问题的反映方面往往浓描成功、淡写失误;看“主流”、列功绩,报喜不报忧;在对教育现实的评论方面今是而昨非,苛责前代、溢美当今,把眼前的教育困境和难题归咎于前辈;在对教育现实的应付方式上是随遇而安,得过且过,以不变应万变。今天,我们需要用批判的眼光,需要有反思的精神来正视教育问题,辨明改革方向,变革教育现实。《困惑与超越——新中国农村教育忧思录》就是这一反思态度的真实写照。

 所谓教育新观察,就是以一种批判的眼光看教育。当然,批判并不意味着谴责或抱怨,也不意味着单纯的否定或驳斥,而是意味着某种理智的、最终注重实效的努力,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正视教育中存在的不合理的现象,追求教育的合理状态,最终让教育处处闪耀出人性的光辉,并让教育体现出人的存在与尊严。《让教育焕发生命的价值——审视教育中的“罪”与“罚”》就是这一批判眼光的当然结果。

 总而言之,所谓教育新观察,就是以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思维角度,与以往不同的研究思路,与以往不同的写作方式来重新体味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号召一切有识之士都来关注我们的教育,关注作为教育事业母机的教师,关注我们的学校生活,并为充实与改善整个人类社会中每一成员的精神世界提出有益的建议。

 在此,我们衷心地希望“教育新观察丛书”能够给广大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产生久远的回味——吸引您的不仅仅是每一本书建构起来的国内外教育现状叙事,也不仅仅是鲜明有力的教育问题展示,而且还有从各种独特视角对教育现实的看法,更有对未来的教育研究者发出的邀请。


“教育新观察丛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今年9月出版,共五本:

 《教育童话——另类眼光看教育》——童话可以为人们的思想和情感提供无限扩张的时间和空间。教育童话是充满美好愿望、绚丽幻想的教育世界,它不只是一个个幻想出来的故事,而且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世界。她能寓深刻的道理于浅显的话语当中,能给每一个关心教育的人以强烈的启示。她以动物界教育为人类教育的反映,如此观照教育世相,也是妙趣横生的。阅读这本书或许可以使你养成一种用旁观的眼神来看教育的习惯,给教育多找一些镜子,并经常照照镜子,以预防自己教育方法的陈腐和做作,使自己对以前的教育错误不再姑息。

 《教育新思维——东西方教育对话录》——本书既是对东西方教育的直观性感受的描述,又是对东西方教育比较思考的记录和见证。它们提供的不是有关教育的休闲的文字,而是关于教育的真实的思想。它们是想借西方教育的有益经验,来为中国今天的教育实践、中国教育的未来、中国教育的成功服务。具体地说,它们是根据作者在国外留学的经历以及在国内学习、工作的体验,采用以小见大、从平凡中见深刻的写法,把对国外教育的所见所闻,联系中国的教育进行的一番思考,既是在中西教育间展开的一次比较,也是对传统教育现象与观念的反思,更是对中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场对话。

 《与学校对簿公堂——校园官司启示录》——本书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发生在国内各种与学校有关的官司案例的记录,运用相关的教育法学知识加以透彻的分析,让你在品尝原汁原味的校园官司案例的同时,了解校园官司的全过程,把握校园官司的实质,其目的在于引导你如何避免校园官司的发生,如果发生了又如何解决,最终让你学会用法理去认识校园官司。

 《困惑与超越——新中国农村教育忧思录》——尽管农村教育历来为人们所关注,但环视当下的农村教育,我们又面临着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辍学率难降、扫盲陷入困顿、教师工资一拖再拖。对这些问题的拷问与解答构成本书的主要内容,本书围绕着农村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尤其是从“农村教育为农村实践服务”、“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这类耳熟能详的口号入手,展开追问、探索与辨析,以期引发诸位同仁对农村教育的注意和反思。

 《让教育焕发生命的价值——审视教育中的“罪”与“罚”》——本书透过教育领域中种种漠视生命的案例来拷问当下教育观念的合理性,以彰显教育场景中人的尊严与生命的价值。某些教育者人性的光辉在“爱”的烟幕中悄悄退隐,施行越出伦理底线的体罚,凭借自身的“霸权”,制造冤情、歧视学生,通过作业的重压、病理性的语言伤害幼小者的心灵,剥夺人格尊严的教育造成孩子自尊心的沉沦和真诚品格的缺失,“英雄教育”导致生命的悲剧。但中外优秀教师的教育智慧也折射出了“目中有人”的教育,这些经典的案例显示了教育的希望所在。在教育中不把学生当人,长大以后他们就做不了人。只有人道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让那些身心受到伤害的孩子也来好好教育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大人们吧!

 假如你面对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恨在心头口难开,
 假如你时常放飞想象的风筝却难以把线留住,
 那么,请打开这套书。
 假如你曾为孩子们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感动,
 假如你曾用心体味过他们的呼吸、呐喊、快乐与痛苦,
 那么,请翻阅这套书。
 假如你满怀教育的理想而又茫然不知所措,
 假如你是一位具有独特视角,热爱教育并愿为改进教育做一点努力的人,
 那么,请喜爱这套书。

 因为,这套书里关于教育的一个个直观的诉说,一个个亲身的感受,一个个直言的反思,或许启发了你的思维,说了你想说的话,做了你想做的事,体验了你想体验的教育人生。


                   2003年3月于华东师范大学
 
广西师大社“教育新观察丛书

来源:广西师大社网站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