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像春天对待樱桃树般地对待你——西北大学出版社《谈戏》序言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像春天对待樱桃树般地对待你——西北大学出版社《谈戏》序言
毛时安(中国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
2021-11-18 09:19:28  来源: 西北大学出版社 
 

谈戏》(订购
胡安忍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21年9月出版

  为朋友的书作序,是件愉快的事,也是件为难的事。愉快的是,朋友的信任,那是比金子更为珍贵的友情。他把自己多年来苦心经营的著作中最为宝贵的几页留给了你,使你有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同时借以走进朋友的精神世界。面对一部书稿,仿佛看到朋友在灯下奋笔疾书的身影,洞察到他那些年在想些什么,思想开出了什么艳丽的花,结出了什么璀璨的果实。为难的是,如何才能不辜负作者的一片深情美意和信任呢?我知道,有人作序有ABCD的套路,还有人干脆请作者自己起草个稿子,看一下,签个名。写序,敷衍很容易,认真很困难。特别是对那些花了功夫有独特见解的著作,就更困难了。胡安忍的新著就属于这样的著作:质朴而结实。

  安忍的新著书名就两字,朴素。没有任何的花哨和点缀,就像他的为人。在这里,不妨顺便说几句题外话。人对外部世界和事物的认识、理解,常常为概念和理念所困。在我印象中,西北黄土高原,一片苍凉,甚或荒野,一望无际的漫天尘土裹挟着悠远的信天游。及至那年春夏之交入驻丈八沟宾馆,才发现那里也有碧绿的湖水以及岸边的桃红柳绿,更有潺潺小桥流水的江南景致。起初听秦腔,觉得那高亢入云的旋律吼得人震耳欲聋,慢慢竟听出了那慷慨激昂后面的悲凉沧桑以及让人心灵震颤的凄婉和深情。看过兵马俑,总以为秦人也个个像临阵的武士,身高马大,怒目贲张。其实,那里的人们,不乏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君子之风。五月的一天,在西安参加一个作品讨论会,安忍走到我面前,低低的声音,不好意思的语气:“毛老师,我有一本小书,想请您写个序……不知道……”那是一种你无法也不忍拒绝的恳请,谦和,沉稳,似乎遥远的雅言就是这样的。

  《谈戏》是一本具有系统理论的戏剧评论专著,而不是一般意义上零敲碎打的剧评文集(这里毫无贬义,文集也是一种表达戏剧看法的方式)。在陕西文艺界,有以赵望云、石鲁、何海霞、刘文西为代表,展现秦地山川风情,名为长安画派的陕军。有以叱咤风云的影片《人生》《盗马贼》《老井》《红高粱》《黑炮事件》《一个都不能少》《秋菊打官司》等,让世界为之惊艳的电影陕军。有路遥《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白鹿原》、贾平凹《废都》、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激情四射,轰动中国文坛的文学陕军。其实,还有一支充满活力、源源不断地给中国舞台增添满目春光的戏剧陕军。这里有在毛泽东、习仲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怀下创立的第一个红色表演艺术团体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有鲁迅先生曾经为其题词的民间戏曲社团易俗社和三意社,还有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先生掌舵的陕西省京剧院。进入新世纪以来,古老的秦腔和地方戏曲犹如千年老树栉风沐雨焕发出强大的青春活力。《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易俗社》……以紧贴三秦大地民生、历史的强劲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风靡大河上下,大江南北。

  近年来,陕西人艺、西安市话比翼双飞,接连推出陕军文学名著、名家改编的极具穿透力震撼力的话剧《白鹿原》《平凡的世界》《柳青》《长安第二碗》《路遥》在中国戏剧界掀起了一阵又一阵散发着厚重黄土气息的陕军狂飙。充满勃勃生机的陕西戏剧创作,为安忍谈戏提供了新鲜而丰富的艺术素材和强大的评论动力。《谈戏》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的空谈,而是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双向互动的结晶。安忍没有辜负陕西戏剧界艺术家们潜心创作的一腔心血。一本《谈戏》几乎覆盖了陕西戏剧这些年的方方面面,就像一幅陕西戏剧创作最新的微缩地图,八百里秦川的风光,涧、川、塬、梁、峁、坪、台,尽收眼底。

  《谈戏》给人留下的第一个鲜明印象是,作者对于陕西戏剧创作实践(包括由此延伸扩展的兄弟省市的相关优秀剧目)宏观地、巨细无遗地全方位观察。纳入他视野的不仅有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迟开的玫瑰》、陕西人艺的《平凡的世界》、西安市话的《柳青》《麻醉师》那些享誉剧坛的名团名作,还有诸如商洛市商州区山花艺术团的《紫荆树下》、渭南市华州区剧团的《大将郭子仪》等许多鲜为人知的剧团剧目。特别是,他对那些地处偏远地区并不出名的作者作品投去一瞥真切关注的目光,予以条分缕析的评论,真正体现了作为一个戏剧评论家的艺术良知和艺术眼光,也让我对陕西戏剧创作现状有了不是浮泛而是深入的认识。《谈戏》让我看到,一个地方的戏剧繁荣,绝不是表面上热热闹闹,而是来自广阔而扎实的艺术土壤的厚度。上海百岁老画家朱屺瞻谈画,有所谓,要表达出无穷时光的“微茫”,又要有生化天机的“微妙”。在我看来,安忍谈戏,始终能够紧贴当下极其鲜活的戏剧创作实际。他是切切实实把自己曾经担任艺术处处长的工作转化成了戏剧评论的养料,其中既有一览无余的广度,又有直接地气、深耕戏剧现实土壤的一定深度。

  《谈戏》有着强烈鲜明的理论意识。戏剧评论如何运用理论的犀利敏锐穿透纷繁的戏剧现状,给创作以切实有力的理论引领,这是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安忍谈戏,重点借鉴依仗的是黑格尔的美学思想。黑格尔美学以“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为核心,构筑了艺术美学的宏伟大厦。他的美学思想涉及了艺术美学的一般原理、历史类型、具体艺术门类的方方面面,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于后来的美学研究和文艺评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进入新世纪、新时代,特别是围绕建党百年,我们的戏剧创作出现了带着“井喷”色彩的繁荣,但不可否认,由于文艺理论评论的滞后,创作思想、观念的非艺术化追求,不少剧目陷入了空洞化、概念化、说教化的泥淖。在《谈戏》中,安忍坚持以黑格尔的美学思想研究现实戏剧创作。在涉及当下许多重要理论问题上,他的论述不是浅尝辄止,而是力求全面深入。

  所谓全面,即从“什么是戏剧”出发,以“人”为中心,阐明了戏剧创作的人性表达,戏剧创作的主体性精神,戏剧人物的情致等等事关戏剧创作健康发展的关键性话题。所谓深刻,即围绕所提出命题,逐一展开,渐次深化,追根溯源,探寻规律。如他在讨论戏剧精神性时,详尽地分析了戏剧矛盾冲突的各个方面,得出了许多极富启发性的结论。譬如借助黑格尔“理念本质上是一个过程”,“意义在于全部运动”的思想,通过对话剧《麻醉师》的评论,指出冲突是人物我之为我的“过程”展示。他从黑格尔对于艺术发展史的描述中,引申出新编历史剧与现实生活人自身建设的密切关系,提出“人在精神的征途上,一直在追求一种自由状态,自我完善的状态”。

  他还指出,“英模戏”要实现人性化,应努力做到:破除“真实”思想,树立“假象”观念;淡化“宣传”心态,重视“审美”功能;摒弃“简单”制作,强化“成长”意识。他批评当前戏剧存在着从政策出发、从主流意识形态倡导的思想观念出发、从歌颂人物道德出发的创作误区。在评论《迟开的玫瑰》和《大唐玄奘》时,他呼吁戏剧创作要远离功利目的,努力追求精神价值。他对于戏剧人物情致的不厌其烦的分析和论述,从什么是情致说起,步步推进,最后落脚于情致显现于人物性格,强调了人物性格的整体性、丰富性、特殊性和坚定性,从而使黑格尔曲高和寡的“情致”观,呈现出与当前戏剧创作现状同频共振的生动气象。

  《谈戏》对当前戏剧创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不仅提出了极为中肯的批评,而且发表了极具建设性的重要看法。譬如关于戏剧创作的主体性原则,他毫不掩饰地指出,主体性缺失是目前戏剧创作的一大弊端,同时从素材处理、戏剧行为、时空结构诸方面,提出克服这一弊端的路径。在书中,安忍特意仔细地分析了希腊悲剧的得失和莎士比亚戏剧经典剧目的艺术成就,为戏剧创作确立了一个参照的艺术坐标。他的戏剧评论,不为时风所动,独抒己见,始终坚持一个评论家必需的独立清醒理性的品格。

  《谈戏》有力排众议的坚持。在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陷入截然相反的论争漩涡时,作者以康德的哲学“美是道德的象征”,“无目的的和目的性”,肯定了女主人公乔雪梅这一舞台形象的审美价值。《谈戏》有直面不足的勇敢。他直言不讳地指出新编历史剧《千古药王》的不足是“把人写成了神”。无论发现、坚持、批评,《谈戏》始终理性而冷静,没有激烈火爆的言辞。最近,我在接受一家报纸采访时,提出文艺批评要在“去极化”前提下旗帜鲜明。从某种意义来说,今天我们需要从中庸之道中学会如何进行有力的文艺批评。在我看来,安忍的《谈戏》,在理念上体现了中庸之道说理的力量,在方法论上反映了折衷主义的兼顾两端的从容睿智。

  《谈戏》让我感兴趣的还有黑格尔的当代命运。我和安忍大学同届,1978级。曾记得,当年黑格尔《美学》作为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之一种出版时,在我们这些莘莘学子中引起的激动。进入90年代,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弗洛伊德、杰姆逊、福柯、拉康、德里达以至齐泽克、阿甘本,带着现象学、存在主义、结构主义、新批评、心理分析学派、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各种思潮,眼花缭乱地涌入中国文艺批评界,很快淹没了黑格尔。黑格尔的美学和哲学,难读甚至不乏艰涩。安忍对黑格尔美学的坚守和再度阐释,并且以黑格尔美学分析、评论、研究当下戏剧创作,以理论的刀锋解剖戏剧创作现象,让黑格尔的深奥回到了艺术的厚土中,得出了许多有启发意义的规律性结论,走出了一条如何让古典美学理念与现实文艺现象结合的路子。

  最后,我想特别说一下。艺术需要有质量的繁荣,离不开艺术家的潜心努力。但是,大家都很容易忽视其背后一批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其中就有许多像安忍这样曾经担任过包括现任的文化职能部门的艺术处长。几乎所有文艺作品的诞生,都有着他们无名无利忙忙碌碌的身影。“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我从内心敬佩他们。我一直记得过去我和安忍、和那些艺术处长们相处期间,他们那朴素谦和的微笑。

  突然想起聂鲁达《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中的诗句:

我要从山上带给你快乐的花朵,
带给你钟形花,
黑榛实,以及一篮篮野生的吻。
我要
像春天对待樱桃树般地对待你

  在《谈戏》中,安忍就是“像春天对待樱桃树般地对待你”那样,虔诚、真诚、坦诚、热诚地对待戏剧艺术,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他朴实而深沉的感情。

  本文为西北大学出版社《谈戏》序言。

  《谈戏》作者胡安忍简介

  胡安忍,戏剧评论家,研究员。作者长期从事戏剧理论研究和剧目评论,曾在诸多报刊发表大量戏剧理论评论文章。出版有戏剧评论集《从人性出发》、《幕外戏谭》、《烦乱的雨丝》等。本书依仗黑格尔等人美学思想,结合近年戏剧创作实际,联系国内外经典剧目,撰写出八章二十多万字的谈戏专著,并附有二十一篇约十万字剧评文字。既有戏剧美学研究心得和对戏剧规律的探讨,又有戏剧演出观感和剧目评论,理论联系实践,实践激活理论,是一部颇具特色的戏剧研究著作,一部戏剧主创人员、戏剧管理人员、以及戏剧从业者爱好者增进专业修养的参考书籍。

来源:西北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