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教育科学出版社《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第2版)》(节选)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教育科学出版社《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第2版)》(节选)
克努兹·伊列雷斯
2021-12-14 09:16:34  来源: 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第2版)》(订购

  学习是什么

  人类历经数百万年的进化发展出了很多惊人的能力,能够做出各种理解和行动,这一点超越了其他物种的所能——“人是天生的学习者”这种说法一点也不过分。与此同时,我们注定要成为学习者,因为我们没有可能逃避学习,尽管我们并不总是会学习到自己或其他人希望我们学习到的东西。在当代社会,我们也被迫成为学习者。几乎所有国家都有义务教育制度,除此之外也有很多我们必须掌握的东西,否则我们便不能维持日常生活,不能在各种特定场合中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学习直接或间接成为一种强迫行为,因为交互关联最终使得学习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我们不能把自己限定在只学习自己喜欢或是恰好碰到的东西中。学习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

  人们对于“学习”一词的第一反应通常与“上学”有关。一般来说,学校是社会创办的机构,用以保证社会所有成员都能进行自身生存与延续所必需的学习。一位青年人或成人,通常其一生中的10000个小时是在学校中度过的,有些人花费的时间还要更长,这理所当然地对我们的成长产生了决定性和根本性的影响。

  大多数人记忆中的典型学习环境是课堂,在此略举一例。

  让我们来看一所学校中的数学课。课堂上孩子们正在学习除法。教师立于黑板前,解释如何进行除法计算。她在黑板上写下一道除法算术例题,一步一步演示如何来解题。有的时候教学可能会分小组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分组坐好,相互帮助来解这道算术题,他们在需要的时候会寻求老师的帮助。

  在这两种情况下孩子们都参与了预期中的活动。他们理解了教学的全部内容,记住了方法。他们也许马上就能理解,也许还需要演算多遍才能够真正掌握。

  不过仍然有些小学生在这方面存在点儿困难。有些小学生会觉得难以集中注意力。他们可能会觉得这些不得不学习的东西很抽象、很枯燥,或是他们很难想象自己可以用它来做什么。他们的思想开了小差,想着那些更有意思的内容或对他们更有意义的东西。他们也可能会觉得,即使自己努力跟上课堂教学的步伐,也很难理解教学内容。他们可能还没有正确地学会乘法,所以不能理解除法。又或他们在算术方面有更大的问题,需要教师的特殊对待。

  毕竟,这是学校中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不是所有人都学到了预期中的内容,而且有些学生遗忘得非常快。即使大多数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且每个人都学到了东西,但学生仍然可能没有在教与学之间产生一种自动的联结。例如,当班级进行百分数的教学时,相比学习除法,会有更多的学生觉得很难,而当他们接触到微积分时,就会觉得更难了。
事实是这样的:在校成绩较好的学生建立起了自信,并且常常有更大的热情去学习更多的内容,而另外一些觉得学习很难的学生则感到自己不擅长学校学习。对于相当数量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学校中所“学”到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自己在算术或数学方面很糟糕。

  与此同时,人们同样在校外学到了很多。儿童在入学以前就已经学到了大量基础性的东西,例如,学会说一种或多种语言,并且对于身处其中的社会环境,他们也懂得了很多。到了学龄期,他们仍然会在校外生活中通过玩耍和其他活动学到很多。我们都从自己的全部生活中学到了些什么。不过,我们所学到的有一部分是错误的,它们或者变成了某种障碍或阻力,或者教我们如何去逃避失败和不愉快的情况。

  仅仅这一个简单的例子和反思就已经可以充分地说明:学习有着多种而且是非常不同的过程。学习在性质上可以表现为积极或消极的,不过对个体来说,学习总有着某种目的,或者说必然与应对生活及其挑战有关。由此可见,这是一个非常广阔也十分复杂的领域,我尝试在本书中去追踪、分析、描述它,并进行系统化的工作;与此同时,我也会努力保持这个领域的复杂性,而不是试图去削弱它,我不想像以前很多研究学习的学者那样,把削弱这种复杂性作为目标之一——努力寻找一种所谓的基础性学习形式或学习过程。

  学习的定义

  “学习”一词的使用极为广泛,而且它在使用中也常有不同含义。通常来说,我们可以区分出四种主要含义,除去某些特定的情境,这些含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得最为频繁。

  (1)学习一词可以用来指发生在个体身上的学习过程的结果。在此,学习的含义是学到了什么,或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学习一词可以用来指发生在个体身上的心智过程,这些过程可以导向含义(1)中所指的变化或结果。这种含义也常常被界定为学习过程,这也通常是学习心理学所关注的。

  (3)学习一词可以用来指个体与学习材料以及社会环境之间的所有互动过程,这些过程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含义(2)所指的内在学习过程[导向含义(1)所指的学习含义]的前提条件。

  (4)学习一词不仅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在官方和专业背景中,也或多或少地被等同于教学一词。这表明有一种将“教”与“学”混淆的普遍倾向。

  含义(4)显然是不太适当的,前3种含义都有其合理性和重要意义。不过,要想看出具体情境中的学习所对应的是哪种含义常常很难,而且,它们只有在被仔细分析之时才能加以区分,在日常实践中则不会被区别使用。为了克服这些不确定性,我在此从广义的视角把学习界定为:发生于生命有机体中的任何导向持久性能力改变的过程,而且,这些过程的发生并不单纯由生理性成熟或衰老机制导致。

  我特意将学习定义得非常广义和开放,采用了诸如“任何……过程”、“生命有机体”和“持久性能力改变”之类的表述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局限。关键点在于,学习意味着一种改变,且在某种程度上是持久性的改变,比如说在被新的学习覆盖以前,或因为生命有机体不再使用它而被逐渐遗忘以前,它是“持久性的”。同样关键的是,这种变化不是由生命有机体中预先存在的潜能的自然成熟导致的,即便这种成熟可能对于学习的发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先决条件。

  采用术语“生命有机体”是因为并不只有人类才能够学习,有一些动物研究对于理解学习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本书探讨的中心内容是人的学习,有关其他生命有机体学习的内容只有在涉及对人类学习的理解时才会被提到。

  同样重要的是,采用此种定义意味着许多被命名为社会化、素质提升、能力发展、治疗等的过程,成为此学习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并被视为学习过程的特定种类或审视学习的特定视角。术语“发展”被理解为学习与成熟的“涵盖性术语”,由此,我认为心理学中关于“学习先于发展,还是与此相反”的“经典”争论是错误的。学习是发展的一部分。

  我认为基于这种对学习的广义、开放的理解来进行研究是极为重要的,主要是因为,对于学习是什么,以及诸如社会化或治疗之类的名词指的是什么,我们不可能严格区分出这些概念之间的界限。而且,实际上我们只有把所有因素都纳入其中,才有可能洞悉它们之间的重要联系和互动模式。

  最后,还需指出的是,这个定义反过来也意味着限制和扭曲,即所学知识中的一些数量或质量上的限定也被视作个体所学到的某种内容,例如,学习选项的数量或性质变得难以把控或有威胁性时。

  本书的结构

  本书中所论述的用以理解学习的理论或框架,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导论性质的本章及下一章,内容涵盖了理解学习的一些理论基础,这些基础综合了来自心理学、生物学、脑生理学和社会科学许多不同理论的学术贡献。

  接下来是本书的第二部分,也是全书的中心部分,论述的是学习的结构和性质。第三章构建了一个模型,用以表示学习的两种过程和三个维度——内容维度、动机维度和互动维度。第四章对学习进行了分类,详细论述了四种基本类型的学习。第五、六、七章则基于全部三种维度,对一些有关学习的内容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第八章对于学习作为一个整体的最重要因素进行了综述。

  第三部分仅包括第九章,内容与当下最重要的学习障碍类型有关,即探讨如果期望中的学习未能出现,或是学习过程与期望中的相去甚远,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些情况在学习理论的成果中仅有极少量的涉及,但在本书的视角中,与那些通常被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更为成功的学习相比,它们的重要性是同等的。

  第四部分的中心内容探讨了影响学习的性质、过程以及结果的某些重要条件。第十章探讨的是学习者所具有的不同前提条件的类型,包括脾性(disposition)、能力和智力、学习风格、性别以及社会背景。第十一章探讨的是贯穿一生的学习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学习。第十二章中,我通过联系最重要的实践领域或学习空间来审视学习:日常学习、学校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学习、基于网络的学习以及在学习者爱好活动中的学习。第十三章的主题是学习与不同类型教育组织及政治条件的联系。最后,第十四章对所构建框架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列举了一些在讨论我的学习模型时提到的成果与理论的创立者。

  小结

  在这一导论性质的章节中,最重要的内容可以总结为下述观点:学习是非常复杂且具有多面性的,它包括“发生于生命有机体中的任何导向持久性能力改变的过程,而且,这些过程的发生并不单纯由生理性成熟或衰老机制导致”。这一定义意味着诸如社会化、素质提升、能力发展以及治疗等都被视作学习过程的某些特殊类型,或用以审视学习的某些特殊视角。该定义还意味着,那些可能约束所学之物的种种限定及其他事物,也将同样被看作个体学习到的内容。“发展”的概念被理解为学习与生理性成熟的涵盖性术语。

  此外,本章介绍了书中对学习这一课题进行探讨的结构。全书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其一,对学习基础的理解;其二,对学习结构的理解,包括对学习的三个维度以及四种基本学习类型的理解;其三,对可能导致所期望的学习未能发生的各种障碍的理解;其四,学习受个体的、人际的以及社会的特性等不同条件的影响。

  文章内容节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第2版)》一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有删减。

来源:教育科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